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论"观"——佛教美学札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观,作为佛教美学的重要范畴,无论是从观照对象还是从观照本心两个层面来看,都是一种佛教智慧的观照作用(一种意蕴深厚的审美观照),乃是一种冥想,亦即一种直观,一种直觉思维方式。它是以一种主动积极的态度去观照对象,以对事物的真谛实相的直觉为其心理特征;用积淀着深厚理性内容的佛教审美智慧观照世界,使心灵直接契入所观之对象,并与之冥合为一,在刹那间领悟到心理的愉悦。佛教美学把“观道”、“妙观”、“游观”等运用于文艺鉴赏和自然审美领域,表现出浓郁的审美情趣。所有大乘宗派都强调“观心”,在观心上建构学说,完善理论,他们都视“心”为审美之本源,把“观”作为通入涅榘悟境的根本大法,重视通过“观心”以了悟真心,以达于人生的最高境界(佛陀境界——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2.
审美观是人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审美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美、审美和美的创造发展等问题所持有的基本观点,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观作为审美意识,其核心是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问题。进步的、健康的、科学的审美观,能指导人们正确地发现并深刻地感受美,并按照美的规律改造自身和世界。审美观的形成和确立,要受时代、民族、阶级的社会生活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条件、政治哲学和伦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以及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山水诗在审美方式上用"以物观物"、万物同情的方式观照自然山水;在表现内容上注重生命意识的表达,以个体生命、生机盎然的事物为主要审美对象,以宁静、自由、和谐、永恒之美为主要审美特征;在审美理想上则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物我冥合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审美,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精神活动,是欣赏者对美进行感受、体验、领悟进而获得审美体验的一种活动。审美教育,是人类完善自身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其作用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现实世界的感知、鉴赏、创造的能力;营造、提升审美境界;不断完善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诗歌中流淌出无限的神韵美,这种审美源于作家审美观照中的物我契合,从而形成静穆悠远的意境,它把人的生命意状、人生情致和山水自然之美融为一体,是人类生命中修炼境界的极致;它能通达一种"无我"的人格境界和艺术精神,是人类生命韵致的审美绽放。  相似文献   

6.
音乐欣赏教学是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的美感诱发,既要在审美观照中进行,又要在实践操作中实现。学生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的训练与培养,离不开审美观照与实践操作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渗透。 教学中的审美观照,大致可分为“循文、析象、悟理”这样三个程序,即分为感知表象、再现形象、理解本质三个阶段。 感知表象阶段开始于对教材中语言文字表象的感知。教师要引导学生认其阅读教材和有关背景材料,排除阅读障碍,以达到对教材文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刘勰受儒佛道诸家治心为本思想影响,在《文心雕龙》中第一次从创作主体角度明确提出了“虚静”理论。“虚静”之要意在于“卫神养气”,创作主体灌入以“志气”创作时才能文思泉涌;主体“虚静”,则必须去“物我”,在超越了物、我心智之后,才可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万物,在创作中才能更好地进行自由的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9.
"观",这一中国美学史上的范畴,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闪现出不同的美学光彩。从艺术哲学维度看,它强调对审美主体的观照,要求人们清除内心的各种杂念和成见,凭借"仰观俯察"的观物方式,实现"观"在艺术创作上的美学解读。从文艺美学维度看,"观"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之"观",是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融入感性认识,将审美情趣寄寓于审美客体之中,从而获得一种更高级的精神愉悦。从宗教美学维度看,佛教典籍中的"观",注重用理性的佛教智慧观照世界,在心与物交合的瞬间,体味精神上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杨舒 《华章》2012,(11)
音乐欣赏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活动.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通过这种对音乐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相似文献   

11.
庄子对游赏与山水审美有开启风气之功。他的天人合一的哲学和游心于道的主张,形成了魏晋时在游赏中观照自然之理的审美基调。他用游赏感受阐释哲理的方法,对东晋之后山水、田园诗以景明理的方式有直接的启迪作用。他建立的虚静审美心胸的理论、超越功利的游赏目的,以及主客合一的审美境界对后世的山水文学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审美教育即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与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挖掘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感受美;结合课文学习,指导学生鉴赏美;分析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创造美。审美教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品格完善,心胸开阔,思路明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作为教学目的之一,足见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气的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气又是具有审美意义的,这种建构在对生命的感悟基础上的审美理论,以一种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来实现着具有东方独特的审美情趣的“求意“的审美观照,对后世美学及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人最高的艺术境界和人生理想中无不包含着气的观念,即一种趋于形而上的中国式的审美观照--灵性之气.它融人在人与自然的生存关系之中,凝聚着古人的无穷智慧.  相似文献   

14.
刘莹莹 《新课程研究》2010,(4):116-116,118
语文是最富有情感的学科,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审美教育,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欣赏、判断美,从而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获得无穷的美感享受,而且还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帮助他们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其审美素质。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而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作为理学之集大成者的朱熹,对自然山水有着传统文人特有的喜好。以理学家的思维来观照客观世界,体现的是一个理学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思考。朱熹武夷讲学期间创作出的武夷棹歌,以景喻理,浓缩了自己的理学思想和审美元素。诗歌中对自然生命哲学的诗意表现和山水审美境界的生态启示包含了朱熹对自然世界的理性思考,是上升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境界的理学家独特的山水审美观。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审美体验的激发不仅需要提供审美客体,也需要审美主体具有与之相契合的心理结构———美感。审美体验教学需要形成自身的特殊原则,而这种原则又必须建立在美感的本质规定之上。一、美感的本质规定不同于一般的主客对立的认识活动,审美体验是主客之间无障碍的交流和融合。“在对美的对象进行审美的观照之中,我感到精力旺盛,活泼,轻松自由或自豪。但我感到这些,并不是面对着对象或和对象对立,而是自己就在对象里面”。①“于是我的生命和物的生命往复交流,在无意之中我以我的性格灌输到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②主客合一、…  相似文献   

17.
散文的意境,就是散文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客观物境、生活图景相交融而熔铸在作品中的能够把读者引入充分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即内情与外物、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的辩证统一。意境是散文美的灵魂,在各类文学样式中,散文最长于自如地抒写作者在观照生活时产生的各种感受和情思,并以抒情的笔触将这种体验、感受中的生活情境写入作品,使其在作品中获得再现,这就形成了散文创作中的艺术境界。作为主观思想情感与客观物境及生活图景相融会的意境,其主要审美功能是引发人们产生艺术想象或联想,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受到感染…  相似文献   

18.
在音乐课程中,音乐欣赏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是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学生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对音乐的聆听,从而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相似文献   

19.
刘秉忠学术多承邵雍之学,其受邵氏哲学思想影响之处,主要在于其认识论。可以说,刘秉忠于文学审美理想与审美观照上及至在具体文学创作中,都可见邵雍观物思想于其文学创作的决定性影响,这正是探讨刘秉忠的文学,而又必须于其学术进行观照的一个原因。另外,邵雍之学中体现的文学价值观亦影响了刘秉忠于文学价值的认识。总之,刘秉忠的学术于其文学观的重要方面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导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维摩诘所说经》中阐明的佛教观如来的认识论,它强调应将认识对象置诸其内在的运动、发展过程中去认识,强调认识主体应避免自身的种种局限,强调认识结果只能以一种感受形式存在,由于其充满辩证色彩,它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典美学,并因此形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基本特色。但在另一方面,本文又以为,佛教观如来的认识论,事实上只能是一种理想的审美观照的认识论。因在现实生活中,审美主体要臻完全清静无我的境地,实近乎不可能。从此意义上说,以佛教观如来的认识论作为审美观照的基础,又有其明显的先天欠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