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专利行政诉讼案件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其一定法院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的有关专利申请的审查决定和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有关复审和无效审查决定的司法审查案件;其二是法院对各地方知识产权局关于专利/专利申请权属纠纷和专利侵权纠纷调处决定的司法审查案件。本文旨在对前者有关专利性司法审查的专利行政诉讼作一疏理:通过回顾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被控专利侵权的一方可以在案件审理的同时向专利局提出专利无效宣告请求。在日前一场侵权纠纷中,日本知识产权高级法院与日本专利局作出了相反的判定,前者先判决专利无效,后者认定修改后的专利有效。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2006年12月20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北京二中院)针对日本三共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三共株式会社)诉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万生公司)"奥美沙坦酯片"药品专利侵权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万生公司为了获得临床实验用药而使用三共株式会社的专利方法生产药品,以及使用这些药品进行临床实验和相关申报注册活动的行为,不构成专利侵权。该判决因当事人未提出上诉,现已生效,并被评为北京市2006年度十大知识产权案件之一。这是中国第一例作出不侵  相似文献   

4.
在对供应链企业专利联合开发中专利权属纠纷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供应链企业专利联合开发中专利权属纠纷产生的客观性根源、法制性根源、机制性根源和运作性根源,并从事先与事后两个方面提出了供应链企业专利联合开发中专利权属纠纷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专利法》实施20周年。为了鼓励发明创造,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湖南省知识产权局日前启动了首届“湖南省优秀专利发明人”和“湖南省专利奖”评选活动。凡在湖南省境内实施的有效中国专利,申报时无权属纠纷,且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者开始实施并且具有较大的潜在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均可上报“湖南省专利奖”。凡在10项专利(其中5项以上是发明专利)中作为主要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且专利实施后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申报时不存在发明人或是设计人纠纷的可上报“湖南省优秀专利发明人”奖。申报“专利奖”…  相似文献   

6.
对于专利权来说,如果未经许可将他人的技术成果用来申请专利,就可能出现专利权属纠纷。但专利权属纠纷的法律性质是什么,其诉讼时效如何确定,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业内对此问题认识不一,常见的观点是依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的规定,适用二年的诉讼时效。近来,学者与司法界对此不断反思,陆续出现不少判例不认同专利权属纠纷也适用二年的诉讼时效,但系统地阐明个中法理的分析文章还很少。本文旨在对此作出较为细致的法律分析,抛砖引玉,希望引起业内同行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2007年5月30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针对法国阿文-蒂斯药物股份有限公司(AVENTIS PHARMAS.A.,以下简称阿文-蒂斯公司)诉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瑞公司)专利侵权、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作出终审判决。该案不仅集中反映出当前药品生产方法专利侵权诉讼中普遍出现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并且,两审法院对其中一些关键问题所持立场和观点迥异,导致一审、二审法院在恒瑞公司是否构成专利侵权问题上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判决。作为恒瑞公司一方二审诉讼代理人之一的蒋洪义律师,提及此案也感慨万分,慷慨撰文万余字,归纳出该类诉讼中频频出现的诸多代表性问题以及自己在代理过程中的研究感悟,力求推动业界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研究。鉴于篇幅所限,本刊将分上下两期刊登蒋律师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2006年6月2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备受各界瞩目的“万艾可”专利无效案-辉瑞爱尔兰药品公司诉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一案作出判决,辉瑞公司一审胜诉。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在该专利的申请、无效宣告以及行政诉讼的整个过程中代表辉瑞公司全面参与了此案。  相似文献   

9.
所谓专利权属纠纷是指一项发明创造被依法授予专利权后,当事人之间就谁应该是此项专利权的真正权利人而发生的一种民事法律纠纷。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1.职务与非职务专利权属纠纷。它包括:(1)职务发明创造被个人申请了非职务专利并获得了专利权而引起的纠纷;(2)非职务  相似文献   

10.
2019年5月21日,美国加州北部地区法院对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诉高通公司垄断案作出初审判决,确认高通公司实施的"无许可、无芯片"商业模式、拒绝许可、不公平高价许可和排他性交易等滥用行为违法。本案初审判决一出,国内外反垄断理论与实务界对本案的判决结果和案件走向议论纷纷。通过冷静思考本案中相关滥用行为事实与法律问题,可以较为清楚地了解目前标准必要专利权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常见类型,并预测未来标准必要专利专利人实施滥用行为的趋势,这对我国运用反垄断法规制标准必要专利滥用行为具有良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8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对其提审的曾引起很大争议的舒学章诉专列复审委员会案(简称舒学章案)作出最终判决,撤销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原终审判决,维持了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和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审查决定。在该判决中,最高人民法院就备受争议和关注的涉及重复授权的两个主要问题作出回应,由此也再次引发了对於重复授权问题的讨论热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当前我国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三个层级法院,分别针对一件"防盗门锁"外观设计专利行政纠纷案作出的两审判决以及一个裁定的核心内容。文章进一步结合外观设计法的立法目的、宗旨及保护客体,提炼出判定功能性设计对产品外观设计整体视觉效果影响的标准,有助于在外观设计专利的确权审查和侵权判定实践中,准确把握和考量功能性设计对产品外观设计整体视觉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余涛 《世界发明》2003,26(1):45-45
“我们的官司赢了,但是磁棒截流式除铁器专利却灭失了!”这是广州高磁公司总经理在一专利权属纠纷胜诉后的痛苦感慨。  相似文献   

14.
正一粒小小的珠子玩具,引发了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两家企业来中国打专利官司。近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针对日本永福有限公司(下称"永福公司")起诉驼鹿玩具有限公司(下称"驼鹿公司")、上海慕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慕莎公司")、杨某君、皮某伟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驼鹿公司和慕莎公司立即停止专利侵权行为,驼鹿公司赔偿永福公司经济损失和合理开支80万元。目前,该判决已生效。该案判决后,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案原告和被告分别为注册在日本、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的是原告单位的一批技术人员跳槽后成立了新的公司,生产与原单位同类的冷加工机械产品,并在离职后一年内将其在原单位的职务发明申请专利,其中部分专利与发明人在原单位完成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另有部分技术方案作了改进。经过审理,法院认定其中基本相同的技术方案属于职务发明,而对作了改进的技术方案则以"部件、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均不相同,不能……认定两者体现的技术方案有关"为由认定为非职务发明。本文中笔者比较详细地叙述了该专利权属纠纷的代理思路、诉讼策略及判决结果。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针对一起涉及"电子自动收费车载单元的太阳能供电电路"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010105622.2)的无效行政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驳回起诉,维持原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审查决定,即宣告涉案专利权全部无效。这起索赔1亿元的ETC发明专利侵权纠纷案曾因高额索赔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杭州中院")对三替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三替公司")与杭州市下城区方圆搬家服务部(下称"方圆服务部")侵犯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方圆服务部立刻停止相关侵权行为,赔偿三替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60万元等。目前,该判决已生效。该案主审法官李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替案件是一起非常典型的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件。该案判决表明,假冒他人驰名商标,靠搭名牌顺风车,靠走"山寨"之路、恶意傍大牌的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18.
刘鑫  余翔 《科研管理》2016,37(11):150-158
本文在梳理概括了国内外专利文本挖掘技术研究进展基础上,探索建立一种基于对专利文本中特定动宾(AO)结构进行挖掘分析的专利功能分析方法,并通过专利功能的定义、提取和分析将专利技术与相关产业进行对接,实现了从专利文本中识别产业化的潜在领域。更为重要的是,本文提出了描述专利技术功能效用的S曲线和S指数,完善和改进了专利技术产业化适用性量化评价模型,并定义了该模型中的S指数、专利功能的绝对重要性指数(AI)和专利功能的相对重要性指数(RI)三个评价指标。最后,以具备"reduce PM2.5"功能的专利为例,验证了基于功能分析的专利技术产业化适用性评价模型的可行性,为中国专利技术产业化路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辛华 《金秋科苑》2011,(4):115-116
福建省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2010年4月8日对"3·23"恶性杀人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郑民生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是意料之中的判决:向13名无辜学生挥刀时,郑民生就已经宣判了自己人性之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专利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来,专利纠纷案件的数量不断增长。在司法实践中,有的当事人聘请普通律师,有的当事人干脆自己出庭应诉。然而,专利纠纷往往涉及比较专门的法律问题。例如,在专利权属纠纷中,要回答谁对专利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的问题;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要回答是否构成等同侵权的问题;在专利行政诉讼中往往要回答是否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需要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规定,而且需要有丰富的专利申请、审查等方面的经验。普通律师虽然可能对一般的法律问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经验,但是在面对上述比较专门的专利法律问题时却很难切中要害。专利代理人则能够满足这两方面的需要。专利纠纷还往往涉及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而技术问题又往往同法律问题交织在一起。专利代理人都具备系统的技术背影,在专利代理工作实践中能够及时补充相关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