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设计背景以前 ,初中化学教材 (人教版 )中 ,对物质溶解过程出现的热效应 ,采用使水结成冰或使固态的石蜡熔化的现象进行定性地描述。 1 994年以后对这一现象的描述变得更简单 ,如对浓硫酸溶于水使溶液温度迅速升高的现象 ,只用手触摸一下烧杯外壁看是否发烫便可。实验教学中我发现 ,这些做法都无法定量地表示溶液温度的变化量 ;不能表示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过程和变化速度 ;这些描述性的做法效果很差 ,如一小部分硝酸铵溶于水使容器外的水凝结成冰的现象在南方就实现不了 ,只好用温度计测量 ,但温度计的可见度太低学生根本观察不…  相似文献   

2.
(1)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人教版(必修)高中化学第一册[实验2-6]用脱脂棉花包住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采用滴水的方法使温度降低,会导致实验成功率不高,石棉网易破损等不足。笔者在实践中对该实验进行了小改进,以供同行参考。图1①实验装置(如图1)②实验方法及现象。在250mL的烧  相似文献   

3.
由于实验能够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因而在教学中运用实验进行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塑料饮料瓶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很多实验。这样不仅变废为宝,而且也拉近了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更能增强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1)如图1a,此装置用于“气体热胀冷缩”实验。将饮料瓶盖扎一个小孔,插上玻璃导管,饮料瓶盖与玻璃接口处用密封胶密封,再把玻璃导管口系上小气球。实验时将饮料瓶放入热水中,可以看到气球鼓起来了,说明空气受热体积膨胀。接着再把饮料瓶放入冷水中,气球又瘪了,说明空气受冷体积收缩。(2)如图1b,此装…  相似文献   

4.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节中,教材通过两个演示实验,引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使学生了解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会伴随着能量变化,而这些变化通常又表现为热量变化。演示实验结果不可能让每个学生触摸到,普通的温度计也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看清楚。我设计制作的“热能变化显示仪”(如图1所示)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许多演示实验,只要不需指示具体温度而只需反应温度有变化量时,用此显示仪可增大灵敏度和可见度。  相似文献   

5.
教学中的许多实验可见度较差 ,在教室后排的学生很难观察清实验现象。为了使学生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品来间接完成 ,如利用气球、易拉罐等。下面举一些利用气球来增加可见度的演示实验 :1 金属活动性的演示实验仪器 :1 2 5mL三角瓶 3个、气球 3个。药品 :镁条、锌粒、铁屑、1∶5稀硫酸。操作 :( 1 )分别在三角瓶中放入 1∶5稀硫酸 2 0mL。( 2 )将镁条、锌粒、铁屑分别放入气球中并套在三角瓶口上 ,用线绳系紧 (如图 1所示 )。图 1( 3)将气球中的金属同时抖入三角瓶中。现象 :气球膨胀的快慢速度及程度不同 ;依次…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固体缩力演示器是由铸铁座架、试棒、生铁插销和紧固手柄构成的,演示时把试捧在炉火上饶热,一端插上生铁销,放在座架上,旋紧另一端手柄卡紧试棒,当试棒冷却收缩时,生铁销便被拉断,表现出物体冷缩时产生的力的破坏作用.这一实验虽然效果明显,但也有不足之处:在课前要准备炉火并搬入课堂;试棒烧热后,手柄要被烤热,拿取不便;生铁销被拉断时,断片可能弹出,不够安全;生铁销配备数量有限,被拉断后不能再用,取材困难.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我们设计了新型固体缩力演示器,其外形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 ,当温度不变时 ,一定量的气体的压强与其体积成反比。这种关系就是所谓的波意耳定律。在做“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实验时 ,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八章第一节是这样叙述的 :取一个上下粗细一样的硬塑料瓶 ,去掉上口和下底做成一个塑料管 ,再用棉絮和布头做成一个活塞 ,用一根筛子做活塞杆 ,把做好的活塞杆插入塑料管中 ,并在塑料管下端蒙上一层橡胶膜 (可用废气球 )。然后上下移动活塞 ,从而得出实验结论。如果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实验 ,就会发现该方法有以下几点不足 :(1 )实验材料硬塑料管的软硬程度、直径大小难以把握 ,使实验成…  相似文献   

8.
高一化学教材“碱金属”一章中有两个重要的对比实验,一是钾、钠与水反应的对比实验;二是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设计对比性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物质的性质和便于辨别该物质。这两个对比实验的共同点都是其一反应比另一反应更剧烈,那么这两个“剧烈反应”的本质和现象各有什么不同呢?对辨别该物质有何帮助呢?(1)钾、钠与水反应的对比实验将绿豆粒大小的钾、钠分别投入两个盛水(事先滴有酚酞)的烧杯里,只见它们都浮在水面上,证明钾、钠密度比水小;反应放出的热使它们熔成小球;反应产生的氢气驱使小球四处游动,并发出…  相似文献   

9.
一、气体热胀冷缩实验 《热胀冷缩》一课教学中,在设计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时,笔者增设了一个对比实验:把两个塑料小瓶同时按入热水中,其中的一个盖着盖子并拧紧,另一个不盖盖,过一会儿将没盖盖的瓶子也盖盖并拧紧,然后取出观察有何不同的变化。学生会发现,事先拧紧盖的塑料小瓶比没有拧盖的瓶子鼓胀得多,这是空气受热膨胀的缘故。再做证明空气受冷体积缩小的实验;把两个都不拧盖的塑料小瓶按入热水中,过一会儿,把其中的一个瓶子拧紧盖子,然后同时取出,置于冷水中,冷却后再取出,  相似文献   

10.
正1原实验存在的不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将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至燃烧,再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燃烧的钠上面。教学中笔者发现其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对钠加热时间长,则消耗钠的量多,与氯气反应的量就减少;对钠加热的时间短,则可能观察不到钠与氯气反应的现象;对钠加热时会生成氧化钠,将钠与氯气隔开,反应可能无法继续进行;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集气瓶倒扣时,容易造成氯气泄露而污染空气,危害  相似文献   

11.
徐杰 《阅读》2024,(22):10-11
<正>隔空就能将气球捏扁,这是怎么做到的呢?让我们一起玩一玩这个有趣的小实验,揭开其中的奥秘吧!实验材料塑料瓶、气球、小刀。实验步骤1.用小刀在塑料瓶的底部戳一个小洞。2.将气球塞进塑料瓶,把气球口套在瓶口上。3.把气球吹大,之后,用手指堵住塑料瓶的底部的小洞。4.松开手指,气球变小了一些。  相似文献   

12.
降低温度为什么会导致酒精火焰熄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刊2007年第10期第17页刊登的王金权老师等的《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二则》一文中,设计了通过冰水来降低铝盒内燃烧的酒精的温度,从而导致火焰熄灭的实验。文章中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冰水使温度降低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导致燃烧终止。笔者读后认为该设计本身是可行的,能说明很多与燃烧相关的问题,现象也很明显。但是通过降低温度使酒精燃烧熄灭这个过程用“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来解释,其科学性有所欠缺。以下是我查阅有关资料后得出的对此实验现象的解释和相关燃烧的一些知识拓展。  相似文献   

13.
现行初中物理中固体压强跟支承面之间的关系这一实验,是用一只小木桌压在沙上来演示的,当小木桌四条腿立在沙上时,小木桌下陷,当小木桌的桌面放在沙上时,小木桌不下陷。我们认为这实验演示时现象不明显,教学效果不理想。其一是,当小木桌四条腿立在沙上时,压在小木桌上的压力与小木桌下陷程度不成比例关系,桌面也不稳,上面的重物很容易掉下来;其二是,当小木桌桌面放在沙上时,不管上面加多少重物,桌面几乎不下陷。为此,我们制作了下面的实验演示器,使用时效果较佳。一、实验仪器制作做一只底面12cmx20cm,高25cm的玻璃水槽。再做三块重量和形状…  相似文献   

14.
正1设计思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中,设计了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教材是这样设计的: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你看到什么现象?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钠与水反应非常剧烈,实验持续时间短,常伴有轻微的爆炸,不够安全,更没有设计气体产物的检验,存在一些缺陷。2创新之处1仪器创新:本实验采用了微型实验装置,使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高一化学教材第32页[实验2~7]是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课本是采用在试管口套气球的方法进行操作的。按此方法实验时,首先试管口径与气球口径有时不相配,常需用线扎紧才能保证不漏气;为了把试管放置稳固,需要另外增加夹持装置。其次两手拿气球往试管里倾倒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时,其操作也不太规范,  相似文献   

16.
15 干冰在常温常压下会出现什么现象 实验材料 天平、干冰、滤纸、米尺、绝热防护手套。 实验步骤 实验时应注意,当你要用手拿干冰时,应戴上绝热防护手套,以免手被冷冻伤。 1.以厘米为单位,测量并记录一块干冰的长、宽、高。 2.把干冰垫以滤纸放在天平盘上,测量它的质量。 3.5分钟以后,再次测量并记录这块干冰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一、气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可通过易拉罐饮料筒的鼓、瘪现象,清晰、直观地显示出气体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的现象。有利于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本实验装置是利用废易拉罐饮料筒加工自制的。在常温下稍被压瘪的密封饮料筒内,装有空气,当把饮料筒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时,筒内空气被烧热,体积膨胀,筒壁被压瘪的部位被膨胀的空气顶起来,使饮料筒恢复圆筒状。当把胀圆的饮料筒放入冷水中时,筒内空气受冷收缩,筒内压力变小,在筒外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筒壁又被向内压瘪。  相似文献   

18.
任何圆锥体积都是圆柱体积的1/3吗?在对这个问题进行判断时,经常有部分学生会作出肯定的回答。他们对此问题判断错误的原因,是由于对“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积的比较”这一大前提模糊不清而造成的。为了使学生对上述问题(包括一些变式题)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我在教学中加强圆柱体与圆锥体相互关系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突出“等底等高”这一关键特征,使学生切实掌握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V=(1/3)sh。在新授课时,我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组都给定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圆柱、圆锥和砂子,然后提出问题:“把圆锥里装满砂往圆柱里装,直至装满为止,你们能发现什么?”同学们边  相似文献   

19.
1 “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的演示实验初中化学教材有关硫酸溶解放出大量的热的演示实验中 ,要求“用手接触烧杯外壁 ,注意溶液温度有什么变化” ,这一做法存在两个缺点 :(1)只能让少数学生接触烧杯外壁 ,不能向全班展示实验现象 ,直观性差。(2 )烧杯外壁温度很高 ,接触时烫手 ,不安全。我在教学时将这个实验作如下改进 (装置见图 1)。图 1取一支细长的试管 ,注入5mL无水乙醇 ,用试管夹夹住浸入刚被稀释的硫酸烧杯中 ,由于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从而试管中的无水乙醇立即沸腾(无水乙醇沸点 78 3 2℃ ) ,用烧着的火柴杆靠近试管口…  相似文献   

20.
1 苯的溴代反应实验演示仪苯的溴代反应实验是中等化学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演示实验。现行中等化学教材中虽有介绍 ,但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 ,按教材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存在着以下不足 :①溴蒸汽容易干扰生成物溴物氢的检验 ;②外逸的溴蒸汽及溴化氢气体污染室内空气 ,影响师生健康 ;③药品用量大 ,不利于勤俭节约。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和设计 ,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现介绍如下。1 1 实验用品分液漏斗 1个 ;吸滤瓶 1只 ;具支试管 1支 ;干燥管 1支 ;90°弯管 3支 ;玻璃管 1根 ;橡胶塞 3个 ;气球 1个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