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百年高考作文”的对话》,对近百年高考作文三个阶段的划分与评述,可以帮助读者鉴往知来,站高而望远。  相似文献   

2.
李我们曾经谈到百年高考作文“昨天”和“今天”的阶段划分,还对不同时期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和风格,进行了简单的述评。王我觉得,无论是从内容的层面,还是从形式的角度来考察和思考百年作文的得失,上世纪末话题作文的出现,都是百年作文高考史上一次重要的飞跃。李是的。然而在最近的思考中,我忽然隐隐觉得,仅从内容或者形式的两个方面来评判一个历史时期高考作文的优劣,严格意义上,不够实事求是,甚至是不科学的。王当然。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不能完全立足于今天的高地作俯视,否则偏颇是必然的。所谓不苛求于古人,讲的是同样的道理。李其实,…  相似文献   

3.
2006年高考过后,我即时对全国高考作文作了一个评述《高考作文应指向考生的心灵》,阐释了我的“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高考作文观。检视2007年高考作文,恰如毕淑敏在央视“连线”所说,今年高考作文,除却人人所言异彩纷呈以外,更有“八面来风”之感。援旧例,一如去年我对全国高考作文的评述,  相似文献   

4.
2006年.高考过后,我即时对全国高考作文作了一个评述,《高考作文应指向考生的心灵》,阐释了我的高考作文也应该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作文观。检视2007年高考作文。恰如毕淑敏在央视“连线”所说.2007年高考作文。除却人人所言异彩纷呈以外,更有“八面来风”之感。援旧例。一如去年我对全国高考作文的评述.对2007年全国高考作文,这里也同样来一个有分有合的评点。仍然分“简说”与“评述”两部分,  相似文献   

5.
高考作文与高中写作教学杨一经一“3+2”高考作文命题设计并没有离开我国高考作文命题设计的历史发展轨迹。几十年来,我国高考作文都是考能力,考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而从不考“名词术语”,不考写作知识,这跟古代考“帖经”、“墨义”,考八股文,有天壤之别。这是...  相似文献   

6.
我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对文体作适当的限制。这句话,主要是针对高考作文“不限文体”而言。 强调高考作文要“淡化”文体,大概十来年了,真正对文体实行“大开放”,应该从1999年算起,自那年采用话题作文形式以来,高考作文对文体几乎再没作什么限制了,各种体裁都可用,“淡化文体”可谓得到最为彻底的落实。  相似文献   

7.
《学语文》2005,(1):104-108
虽然高考作文试题年年出新,但考场评卷要求却相对稳定。《考试说明》明确规定,高考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基础等级”有六大要求:“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相似文献   

8.
美国高考作文既有SAT—I的作文类型,又有AP考试中的“文学与作文”和“语文与作文”类型,还有一些大学自行出题的开卷作文类型等。所以,美国高考作文类型多样。  相似文献   

9.
一、从1999年起,高考作文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话题作文”也变成了一个广泛的话题,您如何看待这种作文形式?答:“话题作文”的出现,是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改革之必然。20多年来,高考作文以材料作文为主,以考查议论文体为主,对考生的束缚较大,不利于考生的自由发挥和才华的展示。“话题作文”给每个考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他们张扬个性、一展才华创设了自由飞翔的空间,因而受到师生的欢迎。二、“话题作文”之所以成为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式,并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固定下来,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答:高考作文命题的生命线,在于…  相似文献   

10.
“年年考作文,岁岁题不同。”尽管高考作文的命题很难猜中,但只要吃透《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精神,探寻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和规律,2004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还是可以预测和把握的。  相似文献   

11.
高考作文的好坏,在语文高考成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颇受社会的关注。2002年高考作文有哪些特点?人们关注的热点是什么?根据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的评点和有关媒体的披露,笔者作了一次粗略的扫描。社会关注高考作文高考作文是所有高考试题中得分最高的一道试题,满分为60分。加之它是地道的主观性试题,评分带有较大的“弹性”,所以,几乎全社会都在关注一年一度的高考作文。高考越严酷,越难绷住那股劲。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实话实说”编导请了魏明伦、何祚麻、聂卫平来做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广州的《南方周末》也在拿这…  相似文献   

12.
全国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越来越倾向于文章的哲理性、思辨性,如江苏高考作文《忧与爱》就必然要考虑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拒绝平庸》也需要考虑“平庸”与“不平庸”的区别,而2013年高考“探险者与蝴蝶”的新材料作文更需要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审题,辩证地看待双方才能独辟蹊径,在立意上胜人一筹。上海高考作文也是如此,如2013年作文题“重要的事和更重要的事”,2011年作文题“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  相似文献   

13.
有几位高中学生写信问我:你欣赏哪样的高考作文?我的回答是:我不喜欢那种开口闭口就拿“三皇”、“五帝”、“老子”、“孔子”说事的高考作文,我欣赏那种写身边事、说平常理的高考作文。我一直认为,文章是作者生命的表达,真正够格鸟瞰天下纵论古今的人,一定是生活阅历非常丰富的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高考作文的失语问题,文章把它放在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中来考察。指出改变课程文化濡化与涵化过程中的错误倾向,改变校园管理文化的“鲧法”为“禹法”.保持教育生态系统的本体功能,改革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是矫治高考作文失语症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章把高考作文中运用相似的语言、相似的材料,采用相似的行文方式,表现相似的主旨,透露出相似的情感基调,在横向上表现出“千人一面”,在纵向上无限复制的作文现象,称之为“模板化”现象。该文通过对大量的高考作文文本及评析类文章的分析、整理,提出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三大模板化”现象,并辨本溯源,分析其显在形态和隐性特征,以期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写作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16.
王虎森 《学语文》2005,(3):53-54
高考作文,不管怎样文体不限、自选角度,都离不了要说理。有的是用逻辑推出“理”来,有的是用故事述出“理”来……这“理”一要正确深刻,二要说得巧妙,方能在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7.
高考作文命题的“三性”及对策□兰州市六中张世裕历年来的高考作文试题尽管变幻莫测,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命题的思维导向不外以下三种:即哲理性、现实性和可塑性。因此,高考作文的训练指导应紧紧围绕这“三性”去开展。一、题目的哲理性如1986年的《树木·森林·气...  相似文献   

18.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规定了四个方面,“有文采”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苏轼也说过:“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在注重文章立意和内容的同时,要做到文采为立意服务,为内容增色。  相似文献   

19.
“有文采”是高考作文的一个评分要求。写出富有文采的文章一直是考生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在高考作文中,我们发现较多的为“有文采”而“文采”的文章,得分并不高。例如:  相似文献   

20.
从恢复高考到2005年,高考作文经历了“三部曲”: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开始几年,高考作文主要是命题作文。近几年来,在我国普通高考的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显著的趋向。例如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诚信”、2002年“心灵的选择”皆为话题作文。诚然,话题作文是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发展的一种必然,它克服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弊端,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形式与写作理念。正因为这种灵活性,话题作文使高考作文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写作风貌也有了极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