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引 《培训与研究》2009,26(7):123-125
本文根据美学原理阐述了商标翻译的美学原则,并结合商标翻译的基本准则和实例分析了翻译商标时,如何使译名具有形美、音美、意美等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美学原理阐述了商标翻译的美学原则,并结合商标翻译的基本准则和实例分析了翻译商标时,如何使译名具有形美、音美、意美等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商标的基本功能是标识一种商品和吸引消费者。商标词的美可以通过商标词本身的词汇意义,词汇的拼写形式以及其具备的联想丈化等体现出来。所以,商标翻译中的美主要表现在音韵美、简朴美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4.
商标名的翻译是一种特殊翻译,商标既是专用名词,又是普通名词。同任何翻译一样,商标译名在语言上应该同源名一样,既要做到发音美、形式美、意义美,同时又要在文化上符合译入语国家的审美情趣和心理,以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文章通过对大量商标名的分析,论证了商标翻译中最重要的应该是美感的传译。  相似文献   

5.
诗歌是意蕴、声韵、形式三美的统一,翻译中国古典诗歌要体现“意美”“音美”“形美”。“意美”属于深层审美,传达诗歌的意韵之美就要深入挖掘原诗的意旨,这是翻译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实现“三美”的完美结合是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翻译的本质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诗歌作为文学作品中最为纯粹的艺术,是通过韵律语言来表达思想内容的,其翻译本事就是一种美的创造,是语言符号的艺术性再现。我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许渊冲先生经过长期的诗歌翻译实践,提出了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和标;住——“三美论”(意美、音美和形美)。旨在以其英译的“黛玉葬花辞”为对象.分析研究其诗歌翻译中“意美、音美和形美”的具体体现,为译者从事诗歌翻译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以《静夜思》的英译为例,分析研究许渊冲的“三美”——意美、音美和形美翻译理论在其诗词翻译中的具体表现.研究表明:许渊冲在翻译过程中借助“三化”——浅化、等化和深化的翻译策略,有效地再现了原诗的“三美”.通过研究许渊冲“三美”翻译理论在其译诗中的体现,以期能对中诗英译有一点启示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许渊冲的“意美、音美、形美”翻译思想对日本俳句翻译具有—定的指导意义.“形美”是俳句翻译的首要前提条件,音韵是体现俳句“音美”的必要因素,而揣摩诗歌的意境、达到传神效果是使俳句升华到“意美”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一般诗歌的翻译都被视为“难”,而有着中国千年文化底蕴的古诗词的英译可谓是“难上加难”。将古诗词译得通畅已属不易;更何况,要译出原诗词的美,真可谓是“难于上青天”。本文从意美、音美和形美这三个方面,来看古诗词的英译之美。  相似文献   

10.
诗歌是意蕴、声韵、形式三美的统一,翻译中国古典诗歌要体现“意美”“音美”“形美”。“意美”属于深层审美,传达诗歌的意韵之美就要深入挖掘原诗的意旨,这是翻译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实现“三美”的完美结合是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从人类社会开始出现翻译活动之时起,美学思想就一直介入其中。美是衡量译文优劣的一个重要参照,人们在翻译时往往要考虑美的因素。近代翻译史上,严复曾将“雅”作为翻译标准正式推出,“雅”属于美的范畴。到了现代,人们在翻译理论中明确提出了许多翻译审美标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翻译学的建立和发展,美学思想对翻译理论的介入将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2.
翻译整个过程都是与美学紧密相连的,感受美和理性美,语言美使翻译过程成为语言艺术的再创作。翻译工作者需要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广泛的阅读。加强语言功底,使翻译更准确,更符合美学标准,达到“化境”“传神”。  相似文献   

13.
翻译整个过程都是与美学紧密相连的,感受美和理性美,语言美使翻译过程成为语言艺术的再创作。翻译工作者需要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广泛的阅读,加强语言功底,使翻译更准确,更符合美学标准,达到“化境”“传神”。  相似文献   

14.
冯巧娥 《文教资料》2007,(2):190-191
翻译作为一门综合性、跨门类的学科,与美学有着不解之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美学对翻译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揭示“信、达、雅”“,神”与“形”“,神似”与“形似”和“化境”这三方面美学内涵,探讨了美学对中国翻译的特殊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谈许渊冲的“三化”对意美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渊冲教授的译诗方法论“三化”是经过其多年实践及总结前人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得出的适合中诗英译的文学翻译方法;“意美”在“三美”中居于首位,是许教授进行文学翻译的不懈追求。本文试通过对许教授几首唐诗英译本的分析来探讨“三化”是如何促进原诗“意美”表达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商标的翻译具有重要意义。包装上商标的设计以形象性、生动性体现出企业的理念和产品的质量,所以对外文商标的翻译在尊重消费者的心理及地方传统文化的同时,灵活地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体现商标的音律美、意义美以及形象的意蕴。本文结合商标翻译实例,介绍了商标翻译的常用方法、并提出了在商标翻译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7.
商标翻译是审美主体通过审美体验、移情和共鸣对审美客体即原商标进行再创造而产生新的审美客体即译名商标的复杂过程。在商标翻译的审美再创造过程中,音美再创造、意美再创造和音意合一再创造是三种主要的再创造手段。译者即审美主体要不断地增强自身的审美意识,洞析译语民族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洞察力和创造力,尽可能地使原商标与译语商标具有相同甚或更佳的审美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商标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历时研究以及中国翻译理论与西方译论的共时对比研究,发现翻译美学作为中国特色翻译理论,与中国传统译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回顾中国传统译论的发展,翻译美学的形成经历了“文译”“雅训”“达旨”和“美”四个标志性节点。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向来的研究,着重于关注其“俗”的审美特点,忽视了“雅”的因素,有欠全面与公允。印以以“帘子”意象为切入点,也可以看出《金瓶梅》所营造的意境美、韵律美、意旨美,在“俗”之外也展现出富有诗意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20.
黄银亚 《考试周刊》2009,(19):19-19
严复的“信、达、雅”一直被奉为中国翻译界的标准,尤其是“雅”的标准,百年来褒贬不一,翻译界各执一词。本文对“信、达、雅”进行重新解读,结合雅学以及对“雅”字翻译标准的评论,对严复求雅的翻译旨趣进行正面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