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有5层含义: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应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放在首位,可持续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在人力资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人口自身的发展、经济自身的发展和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可持续发展3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农民素质低严重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农村人口素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三个不适应:农民认知水平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不适应、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不适应、农民的行为习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不适应。人口低素质通过制约科学技术发展、造就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破坏者、造成人口膨胀和结构失调从而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提高农业人口素质,抓好教育和农业科技普及, 增强生态意识和环保法律意识,促进农村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改善生态环境,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而发展可持续农业,确立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重点和战略,则是推进新世纪我国现代农业与农村经济健康、快速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任务。目前我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重点是平衡的生态环境、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有效的农业制度安排,应选择技术变革与制度创新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农业大国。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相当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农村成人教育只有主动、直接、有效地为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服务,形成农村成人教育与农业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关于当前农村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云良 《福建教育》2005,(4A):12-1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村教育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的整体质量,决定着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1世纪,农村教育能不能有一个飞跃性的发展,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徐辉 《零陵学院学报》2004,25(2):138-140
改善生态环境,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而发展可持续农业,确立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重点和战略,则是推进新世纪我国现代农业与农村经济健康、快速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任务。目前我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重点是平衡的生态环境、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有效的农业制度安排,应选择技术变革与制度创新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正> 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提出“连续的和持续的发展”新概念以来,迄今为止,主要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5个领域。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条件,人口是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境是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8.
袁野 《华章》2013,(27)
农业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关键自然资源,其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早在七十余年前,我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董时进就已开始探讨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他从分析农业土地资源之特性入手,进一步阐述了民国时期我国在利用农业土地资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利用农业土地资源的措施与对策。这一思想对今天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为主地区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但劳动力素质较低,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当务之急.而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教育,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技术落后、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农业生态环境总体形势较为严峻和人口不断增长是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在总结美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应走可持续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并对现存问题给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农业是21世纪世界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剖析、以及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指出我国应选择集约、高效的现代可持续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并提出了三种具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即中国式生态农业模式、集约型可持续农业模式和高技术农业模式。这三种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日前举办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 会议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21世纪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相对紧缺,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技术基础相对薄弱;近年来,农业总体生产力虽然明显提高,但开发与治理不够协调,致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加重;人口仍然每年以1000多万增加,对农业的压力还在不断增大.这就要求中国农业发展必须走资源节约,生产集约高效,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要求全党全国各行各业重视农业、支援农业、发展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困难条件下,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出路,在于使农村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在广大农村,粮食进一步高产需要科学知识,乡镇企业的发展需要新技术,经验型的传统农业劳动者要逐步向技术型、经营型转变,农民迫切要求学习掌握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经营知识,所有这些的关键在于把农村教育搞好。  相似文献   

14.
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根据我国劳动者素质偏低、劳动技能较差的现实,要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发展职业教育是一条基本途径。从世界职教发展的经验看,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整体效益的根本措施;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应率先发展职业教育这一主题进行阐述,其目的是为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保证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实施可持续消费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可持续发展包括可持续生产与可持续消费两部分。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对中国实施可持续消费的认识,即可持续消费的内涵、中国实施可持续消费面临的问题及实施可持续消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淮阴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全市人口980万,其中农业人口占90.2%,经济上是江苏的“第三世界”。劳动者素质低、缺乏科学技术,是制约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农村经济的发展呼唤技术、呼唤人才,从业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是80年代中期出现的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受能力的条件下,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公众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不只是谋求近期经济的持续发展,即短期和中期保持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和宏观经济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增长,而且是谋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长期持续发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环境既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又是…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及可持续的问题.空间信息技术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它在自然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辅助科学决策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口多、劳动力素质低、人力资本匮乏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充分开发人力资本,全面提高劳动劳动者素质,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摇篮的师范教育必须深化内部改革才能承担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导我国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战略目标之一.教育对于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能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中等职业学校在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实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方面具有重要优势,同时,职业教育自身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