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小学生数学的探究性学习,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性精神和探究能力呢?一、教师必须是教育智者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首先教师要认识到探究性学习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懂得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  相似文献   

2.
对探究性学习认识偏差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教育理论界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存在着种种偏差:(1)探究性学习概念认识的偏差;(2)极端地理解探究性学习的“重过程”;(3)极端地理解探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关系;(4)极端地理解探究性学习中的“以学生为中心”。纠正探究性学习中的认识偏差,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3.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地探究问题的学习模式。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脑、动手,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逐步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能力。本文阐述了开展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意义重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开展探究性学习,从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组建科学有效的学习小组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三个方面对生物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谌登玉 《贵州教育》2010,(10):36-36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理念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引导、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很多问题:有“经验”的教师会把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分类,适时引导学生开展几次探究活动,搞几个专题训练,结果探究问题成了“探究题海”;或仅限于探究性学习的“一招一式”,其操作流于形式;另外,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结果性知识的获得,而忽略了探究的过程,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无从谈起。笔者以为,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应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6.
王军 《考试周刊》2008,(4):57-58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笔者对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开展好探究性学习进行了探究,与同仁共享.  相似文献   

7.
阳平芬 《新疆教育》2013,(10):81-82
本文主要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问题进行了探索,首先阐述了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可行性和必要行;其次,联系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实际。从思维探究和模拟探究两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8.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并要求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从生物学角度,结合教学实践,从给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巧设探究问题或情境来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探究式学习的实施策略三方面,谈谈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9.
一、探究性学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数学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主要阵地.那么开展探究性学习究竟对初中数学教学有哪些意义和作用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1.让学生切实接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内心的探索欲望探究性学习可以给学习提供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切实地体验到探究活动的每一个步骤.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内心的探索欲望,让他们真真正正地体会到探究和思考的乐趣,并逐渐养成善于质疑、乐于  相似文献   

10.
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探究学习以养成学生探究性学习习惯、学会探究性思维方法为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探索现象、发现规律从而提升学习能力。结合数学课程内容中重要的概念、原理、公式、法则开展经常性的探究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设置悬念、创造愉快的学习情境、联系生活的实践、利用成功五个方面来论述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自主探索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参与多种形式的开放性探究式学习活动,启发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创新实践活动和创新课堂教学,是促进中学生创新心理发展的两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自主研制的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是模块化开放式综合实验系列中的一个系统,系统具备开放性、补充性和兼容性。对开发背景、实验平台配置、实验内容安排诸方面加以总结。该系统模块化的结构便于自主、开放地设计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四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研高职院校学生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水平及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现状,旨在研究学生元认知学习策略对自主学习效果的影响,希望可以为探索高效教学、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目标提供有益的尝试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实施新课程标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究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合理地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为语文教学探索更新、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预设提问是数学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是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关键,教师预设提问的策略主要有:(1)明确提问的目的;(2)摸清学生的知识储备;(3)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4)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5)寻找数学知识的生长点;(6)关注数学思想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345名高中学生的情绪调节困难、学校幸福感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考察了情绪调节困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学校幸福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情绪调节困难对心理健康有直接的负向预测作用;(2)学校幸福感在情绪调节困难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在校情感体验的中介作用大于学校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词汇习得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中心任务。词汇学习需要策略,本文调查研究了如下几个问题:学生使用的基本词汇学习策略及最受欢迎的词汇学习策略;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和词汇量的关系;不同的词汇学习策略使用和学生的英语能力的关系,哪些策略更有效;好学生和差学生的词汇策略使用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otential of enhancing students' learning of difficult science concepts by 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four different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 and students' four different learning preference styles. Students' immediate performance and their retention for learning of buoyancy concepts serve to examine the effects, using the concept of “buoyancy,” which has been classified as a difficult concept because it is at a higher hierarchical level and involves the understanding of both matter and process.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udents' post-test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both the types of instruction and students' learning preference styles; while students' retention test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types of instructions. Moreover, this study does not support that matching teaching style with students' learning preference would make students' learning more effective. Nevertheless, because procedural learning preference styles (QB-learning preference) students performed better on the retention test than other learning preference styles students, it indicates the possibility that procedural learners are more efficient than others for learning such higher hierarchical and difficult concepts, regardless of the types of instruction students rece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