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53):3-4
<正>一、选择题高考物理一共7个选择题,物理选择题时间安排在17~22分钟为宜,在7个选择题中,时间不能平均分配,一般情况下,选择题的难度会逐渐增加,难度大的题目大约需要3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而难度较小的选择题一般1分钟就能够解决了。按照2:5:1的关系,一般有2个简单题目,3个中档题目和2个难度较大的题目(第5题和第7题)。一般来讲,在前面五个单选题中,有两道题是涉及计算的,另三题都是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这些知  相似文献   

2.
刘海英  邓革周 《初中生》2015,(18):41-44
一、合理分配时间 中考数学试卷,满分一般为120分,时量为120分钟,题量在24~28道之间.一般来说,填空题、选择题平均每题花1分多钟,利用25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最后两道综合题用35分钟时间解答,其他中等难度的解答题,利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这样共花时间100分钟左右,余下的20分钟用来检查. 二、答题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由易到难作答 中考题一般是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因此,一般按题号顺序进行解答,当遇到思维障碍的题,思考一两分钟还没有思路时,放一放,先做后面的题,把会做的题做完后,再回过头来分析有思维障碍的题,后面的题可能激发做该题的灵感.  相似文献   

3.
骆平  张近四  丁玲 《高中生之友》2012,(Z3):47-54,91,92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示意图,AB、CD均为支流的一段且长度相等。读图完成1~3题。  相似文献   

4.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题题,共140分)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相似文献   

5.
第一步 审题 解答历史选择题的一个关键是要放慢解题速度,做好时间保证,原则上一题1分钟。也许考生会问,这么长的时间干什么?这1分钟主要用于审题,理解题目要求。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一、命题预测1.2020年高考全国卷理综中物理选择题将保持题型固定,包含8道选择题,其中1道原子物理题,4道力学题,3道电学题,14〜18题为单选,19〜21题为多选,且21题是难度较大的综合题。物理选择题平均每道题的解答时间应控制在2分钟以内。选择题要想做得既快又对,除掌握直接判断和定量计算等常规方法外,还要学会一些非常规的“巧解”方法。  相似文献   

7.
邓革周 《初中生》2011,(24):36-39
一、合理分配作答时间中考数学试卷,满分一般为120分,时量为120分钟,题量在23~26道之间,其中填空、选择题约15~16题,解答题约8~10题.一般来说,填空、选择题平均每题花1分多钟,利用25分钟左右的时  相似文献   

8.
一、试卷基本情况和特点1.题型稳定,题量适中。本次中考历史试卷分为两种基本题型: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各一道题),每年都比较稳定。全卷满分60分,全卷33道题,选择题、非选择题各占50%,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相似文献   

9.
一、保持良好的应试心理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因为第一次参加高考,受心理、环境、考场气氛的影响,难免心情会紧张,所以进入考场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调整心态,坐在座位上全身放松,深呼吸几次,或面对窗外,眺望远处的景物,排除杂念,要充满信心,学会自我安慰,只有这样才会很快稳定情绪,进入角色。二、合理分配时间几乎所有的考生都感觉答理综时间不够,后面的计算题往往来不及看,这主要是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的结果。理综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不再进行复杂的计算,所以平均每道题大约2分钟时间,简答题不足半分钟可答出,难题也不应超过4分钟,主观题共10道,每道题约10分钟时间。所以,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可大胆放弃,将时间用于中档题上,因为高考理综卷易、中、难比例为3:5:2,能答好80%(240分)的基础题和中档题,已经是很可观的成绩了,20%的难题优等生也应慎重对待,应保证对基础有充分的时间去答。三、把握答题的总原则对理科综合试题,答题顺序原则上应按题号顺序答题,要注意先易后难,如果遇到一时无从下手的题目,一定要先放手、继续向后答题,全卷答完,再回头答这些题目,要细心、冷静地对待每一道题,这样才能力争基础题不失分...  相似文献   

10.
2003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有选择题22道,非选择题12道,全卷共34道.新、旧教材卷总题量相同,两份试卷中同一学科的题量不尽相同.旧教材卷化学选择题9道,非选择题5道;新教材卷化学选择题8道,非选择题5道;两卷中化学选择题完全相同的题目有6道,5道非选择题中有3道完全相同,另外两道非选择题,题干相同,设问上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纵观96年高考上海数学试卷,具有以下五方面的特点: 一、减少题量,便于学生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解答每一道题目。 96年的试卷的总题量由95年试题25道减为24道,其中选择题都是8道,填空题由原来的12道减为10道,解答题由原来的5道改为6道,由于96年试题中解答题19至22题的各题难度  相似文献   

12.
2003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有选择题22道,非选择题12道,全卷共34道。新、旧教材卷总题量相同,两份试卷中同一学科的题量不尽相同。旧教材卷化学选择题9道,非选择题5道;新教材卷化学选择题8道,非选择题5道;两卷中化学选择题完全相同的题目有6道,5道非选择题中有3道完全相同,另外两道非选择题,题干相同,设问上略有差异。一、选择题题型传统,考查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旧教材卷9道选择题分别考查了原子结构、物质的量、常见气体物质的化学性质、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化学平衡与勒夏特列原理、物质的溶解与析出、中和反应与酸…  相似文献   

13.
2003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共拟选择题22道,其中化学选择题有9道(第6题~14题)。本文就这9道题目做出解析,然后分析其特点并作以点评。  相似文献   

14.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36分) 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12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相似文献   

15.
解答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准确、迅速.准确是解答选择题的先决条件,选择题不设中间分,一步失误,造成错选,全题无分,所以应仔细审题、深入分析、正确推演、谨防疏漏,确保无误;迅速是赢得时间获取高分的必要条件,对于选择题的答题时间,应该控制在40分钟内,速度越快越好,高考要求每道选择题在1~3分钟内解完,要避免“超时失分”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生物     
一、时间与答题顺序的安排 不同的考生有不同的答题习惯,不可整齐划一。但无非是以下两种: 1.按试题编排顺序。一般原则:选择题21个,约占45分钟,但不是平均2分钟,生物试题相对简单,可以抢得一些时间。非选择题10个,约105分钟,最后两个生物题要留20分钟左右。遇到难题应该绕过,不要纠缠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17.
陶泳  尚洁  刘燕鸣 《高中生之友》2012,(Z3):55-62,92,93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及图中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图1)和"甲城某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图2),完成1~3题。  相似文献   

18.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第(1)-(10)题每小题4分,第(11)-(15)题每小题5分,共6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相似文献   

19.
分析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发现每年的高考题一般都有意控制计算量(以便能有效增加题量),特别是选择题、填空题,要求充分利用题目的特征,并辅以技巧,争取在一、二分钟内迅速作答。高考本身有速度要求,因此,答题要有速度意识,不仅解答题书写要快,而且选择题、填空题更不能耽误时间。为了给解答题(特别是中、高档题)留下充裕的思考时间,每道选择题、每道填空题应在一、二分钟内解决,因为选择题、填空题占用时间太长是“潜在失分”或“隐含失分”。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选择题、填空题的特点运用解题技巧,防止“小题大做”。下面我们以几道高考题为例,体会一下选择题、填空题的特殊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为了发现并培养数学早慧少年,我们尝试做了以下工作。一、使用SAT—M测验发现数学早慧少年 SAT(Scholastic Aptitude Test)测验是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为高中毕业生设计编制的标准化能力测验,由语言(V)和数学(M)两部分组成。SAT—M测验共有60道试题,第一部分35题30分钟完成,第二部分25题也是30分钟完成。所有题目均为选择题,满分为800分。自1972年以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学早慧少年研究会”运用这一测验寻找有特别数学才能的少年,并帮助他们接受特殊教育,取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