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说认为罗马法的物权(所有权)具有绝对性的特征,但实际上罗马法的物权(所有权)的所谓绝对性仅仅是权利的基本属性一排他性的一种体现而已。通说所认为的罗马法物权(所有权)的绝对性是中世纪注释法学家为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对罗马法所做的有目的曲解而已。罗马法对所有权做了广泛的严格的限制,这种限制表明罗马法的物权(所有权)具有相对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从占海特约辩在沪中考权事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教育公平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特征。事实上,教育公平的基本问题即是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即基于教育公平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教育公平观念包含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两个方面,要兼顾这两个方面,需要遵循合乎其内在规律的分配原则,合理分配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3.
收入分配的公平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主要在初次分配领域,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是初次分配。厘清初次分配不公的表现,找到导致初次分配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制定实现初次分配公平的对策,对于从总体上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是多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政府经济决策行为不规范、经济政策和分配政策不合理、管理职能和行为偏差、分配和调节行为不力等,是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诱因。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科学规范政府行为,拓展宏观调控范围和收入分配制度与机制创新,对收入分配全过程实施有效调节等,可以缓解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浅谈绝对和相对的内涵及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绝对与相对的内涵有五种:(1)相对性指有特殊性,绝对性指普遍性;(2)相对性指有条件性,绝对性指无条件性;(3)相对性指暂时可变性,绝对性指永恒不变性;(4)相对性指具体性,绝对性指抽象性。(5)相对性指有限性,绝对性指无限性。它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对于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学说的认识需要深化。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的认识值得反思。实践表明,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都既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是与矛盾普遍性的绝对性和矛盾特殊性的相对性直接相联系的。我们必须完整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对立统一学说的论述,深化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和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绝对与相对的内涵至少有五种(1)相对性指有条件性,绝对性指无条件性;(2)相对性指暂存流动性,绝对性指永久不变性;(3)相对性指有尺度选择性,绝对性指无尺度选择性;(4)相对性指有比较选择性,绝对性指无比较选择性;(5)相对性指具体性,绝对性指抽象性.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绝对与相对的区别也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一些不公平的因素,贫富差距扩大已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问题及形成原因,探讨改革分配制度、实行公平分配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矛盾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对立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本质属性。只有弄清这两重属性及其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矛盾范畴。对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目前理论界的流行说法是相对和绝对的关系。其理由是:第一、同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同静止的相对性和运动的绝对性相一致。承认了静止的相对性和运动的绝对性就必然要承认同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  相似文献   

10.
在真理的定义和真理的辩证法问题上,传统观点存在两个误区:一是真理定义的主观假设性,传统观点认为,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这样定义,由于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实践来谈什么是真理,实际上并没有告诉人们究竟什么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认识,即什么是真理;二是传统观点在解释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时,认为真理的绝对性存在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任何真理的相对性都包含真理的绝对性的颗粒,真理的绝对性是通过真理的相对性表现出来的,无数个真理的相对性就构成了真理的绝对性是令人费解的,带有明显的机械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贫富差距现象。我国目前存在的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收入差距主要指社会成员之间的年收入对比;财富差距主要指社会成员之间的物质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对比。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我国社会进行了较彻底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在此期间,我国社会基本不存在贫富差距现象。我国当前的贫富差距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和由收入差距的积累而形成的财富差距的总和。因此,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归根表现在收入差距上。在我们社…  相似文献   

12.
自由在其动态发展过程中,既有具体性、有条件性、有限性和相对性,又有抽象性、无条件性、无限性和绝对性,是这些主要属性的辩证统一。把握自由的动态属性,对于认识自由和实现自由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相对真理、绝对真理与真理的相对性、绝对性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概念。一方面,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相对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两种不同的真理。另一方面,相对真理包含着真理的相对性,绝对真理包含着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地位的相互转化推动着相对真理永无止境地向绝对真理转化。因此,我们不能把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等同于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这既有利于彻底坚持世界的可知性,又有利于辨证地理解真理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 ,存在一些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看法是正常的 ,也是必然的。但是 ,并不能因此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统一本质。在解释学循环中 ,相对性和绝对性是客观存在的 ,因而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中 ,也必然存在着差异性、相对性和统一性、绝对性两个方面。应当辩证地看待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 ,防止和克服理解中的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5.
以物权分析为切入口.可确认物权效率与物权公平的静态统一向动态冲突发展,依靠物权社会化的限制,使冲突转化为效率和公平的高层统一。物权制度的两个统一能够代表初次分配中的对立统一。初次分配中社会效率与社会公平的高层面统一.是市场失灵时政府干预的结果.政府限制权利滥用使权利社会化而导致收入分配均衡。效率优先论是“权利本位”的价值理念.关键在于追求什么目标的效率.以牺牲资源环境、他人公平为代价的净货币收入的效率优先不可取;占有规律决定了私人高效率不可能分给穷人“蛋糕”。准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两个统一可明晰政府与市场分工。维护社会公平是政府的“良心”。  相似文献   

16.
收入分配是一个十分敏感的社会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全社会要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背景下,贫富差距的扩大无疑是制约和谐的不利因素,研究收入分配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出来。通过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形势的思考探讨了收入分配改革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收入分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经济利益,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然而,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种种缺陷和不足,这导致了我国贫富差距拉大。因此,改革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现状及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提出若干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乔磊 《留学生》2011,(10):39-39
哪一个国家都有富人穷人,人有穷富并不可怕,怕的是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平、不合理。如果对比观察中美两国的财富分配状况,倒有一个有趣现象,近年来美国富有人群数量在上升,而中国则是富豪级人数在猛增。美国5%的人口掌握了全国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人口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按照基尼系数衡量(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正> 有人认为认识的模糊性是绝对的,精确性才是相对的。笔者认为模糊性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并且认为模糊性的相对性更富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着重就认识的模糊性及其相对性谈些粗浅看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绝对与相对是统一不可分割的,绝对与相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不能  相似文献   

20.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面对现阶段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我们必须准确、全面把握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调整分配政策,改革分配制度,更加注重弱势群体收入增长,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