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诵输入是英语写作学习的重要策略。从二语习得理论的角度探讨背诵式语言输入对克服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影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降低英语写作焦虑、加强语言使用流利度和准确性方面所起的作用,强调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该灵活运用这种传统有效的语言输入形式,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背诵和英语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着汉语负迁移现象,如:语法、词汇、英语写作及口语表达等方面受到了汉语的干扰,严重地妨碍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究其根源,是由于学生的语言输入不足.文章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角度探讨了英语背诵输入的意义和提高背诵输入的有效等略.  相似文献   

3.
综合英语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普遍存在着汉语负迁移的现象,语法,词汇及其表达处处留下受汉语干扰的痕迹,这严重妨碍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究其根源,还在于学生的语言输入不足,本文针对这一现状,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角度探讨了背诵输入对排除母语干扰,克服英语学习中汉语的负迁移所起的重要作用,强调背诵输入在大学综合英语课教学中应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我国学生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着汉语负迁移严重的现象,语法、词汇及表达处处留有汉语干扰的痕迹, 这严重妨碍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其根源在于学生的语言输入不足。本文试从语言输入论的角度,探讨背诵输入在英语学习中对排除母语干扰、克服母语负迁移所起的重要作用,阐述背诵输入在当前英语教学中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文章试图从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的角度探讨背诵输入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认为:背诵输入可降低学习者的焦虑感、转化显性知识为隐性知识、监控并减少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促进语言输出和提高学习者文化意识,并以此提出背诵输入的优化策略,从而有效地达到语言内化的目的,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孙丽华 《考试周刊》2008,(4):113-114
我国学生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着汉语负迁移严重的现象,语法、词汇及表达处处留有汉语干扰的痕迹,这严重妨碍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其根源在于学生的语言输入不足.本文试从语言输入论的角度,探讨背诵输入在英语学习中的实际意义,和教学中背诵的实施办法,阐述背诵输入在当前英语教学中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重视背诵输入 克服英语口语表达中的负迁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往往摆脱不了汉语思维的影响 ,母语在口语表达中产生的负迁移随处可见。究其根源 ,还在于学生的语言输入不足。在此 ,试图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角度探讨背诵输入对克服英语口语表达中的负迁移所起的重要作用 ,强调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给予背诵输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调查研究背诵式语言输入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背诵式语言输入明显有助于大学生增加英语写作词汇和语块的输入,减少写作中母语的负迁移;减少学生写作学习和输出时的情感焦虑;学生的背诵水平与英语写作水平显著相关,能促进学生写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浅论背诵输入对英语写作的优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结合中国英语写作水平普遍偏低的现状.探讨了背诵输入是提高英语写作的优秀传统方法之一.并且指出了背诵输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然后具体论述了背诵输入对英语写作的四大优化作用.即语言输入的强化,母语负迁移的弱化,语感的培养和英语写作的动机的激发。最后,根据四大优化作用探讨了背诵输入对英语写作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普遍受到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在词汇标点、句法及语篇层面都存在汉语干扰的痕迹。该文分析了汉语负迁移在英语写作中的表现及影响,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提出应当增加语言输入,引入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英语思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普遍受到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在词汇标点、句法及语篇层面都存在汉语干扰的痕迹。该文分析了汉语负迁移在英语写作中的表现及影响,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提出应当增加语言输入,引入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英语思维。  相似文献   

12.
张婷  孙宁 《考试周刊》2012,(57):69-70
英语写作素来是中国学生的弱项,对于大部分英语基础薄弱,又要通过英语级别考试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更是棘手。篇章背诵,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是最行之有效的提高英语写作的方法,不仅可以减少母语负迁移,排除汉语对目标语的干扰,还可以强化语言输入,储备词汇、句型及固定表达。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迁移是由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中式英语大都源于汉语的负迁移作用。其原因包括:学生的语言知识不完善,不了解英汉语在词汇和句法方面存在的不对应现象。直接在写作中套用汉语的用法,从而导致负迁移;学生不了解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别,受汉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影响,产生篇章结构上的负迁移。因此,外语教学中应加强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系统和思维差异的对比分析,减少和排除母语干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生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母语负迁移的现象,选词、造句乃至布局谋篇都留下母语干扰的痕迹,这严重妨碍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解决这一现象的根本对策就是加大语言输入,即加强背诵输入,扩大词汇运用和加大语篇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语言学习中存在着母语对英语的负迁移。汉语负迁移对英语专业的学生的写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义、语法、语篇、语用等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策略,以提高英语写作教学和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模因论揭示了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它认为语言的习得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同时肯定了背诵,模仿等教学方法在优化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模因论为理论切入点,探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可理解性输入”,并指出通过强化语言输入,可以弱化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培养语感;激发学习的动机。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日两国语言、文化以及思维模式的差异,母语迁移现象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日语专业学生日语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更是大学日语写作教学中的难题。从词汇层面分析了大学日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造成的各种影响,尝试着提出了解决母语负迁移的策略,以期帮助学生提高对错误的监控能力,避免汉语负迁移的影响,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刘禹 《海外英语》2014,(3):41-42
写作作为语言教学中基本技能、思维训练,是国内学生学习难度和重点,尽管英语写作相关教学改革和研究探索不断深化、细化,但是学生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训练中,写作仍旧无法克服输入和输出环节的瓶颈。语篇背诵作为英语写作学习的有效输入途径,在强化语感,弱化母语负迁移和提升学习者自信、减少焦虑等方面发挥了促进作用。该文以二语习得理论中假说理论为基础,分析语篇背诵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及影响,最后就如何培养语篇背诵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崔冬梅 《考试周刊》2012,(45):79-80
高职学生对目标语输入不足及母语的负迁移造成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普遍较弱。本文针对这一现状.试图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角度分析背诵输入对排除母语干扰、克服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唐静 《海外英语》2012,(19):31-33
语言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输入与输出的过程。写作,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是语言输出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当代英语教学里所要培养的四种交际技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写作,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培养和锻炼语言技能。对教师而言,他们可以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增进对学生英语水平和知识能力的了解。从而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写作对英语的教与学都有很大的意义。然而,写作又是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学生想写好英语作文,但新的语言知识又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在写作过程中难免用汉语进行思维,结果造成母语迁移的现象(尤指负迁移)。该文通过分析母语负迁移的表现,旨在采取相应的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对错误的自我监控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