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小学德育缺乏实效性最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具体表现为:在德育目标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发展水平;在德育内容上,忽视学生的主体道德需求;在德育方法上,忽视学生的主体德育功能;在德育途径上,忽视学生的主体道德实践;在德育评价上,忽视学生的主体道德人格。提高中小学德育主体性的应对策略主要有:更新德育理念,体现主体性;调整德育目标,体现层次性;充实德育内容,体现生活性;创新德育方法,体现自主性;拓宽德育途径,体现开放性:完善德育评价,体现过程性。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过于偏重道德知识的系统传授,而忽视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事实上,受教育者从接受道德知识到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内化的过程,必须经历道德思维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以及道德修养的不断深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包括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因此,必须看到主体性德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道德认知能力是个体形成道德概念、应用已有知识进行道德分析与判断的基础 ,是个体品德行为的先导。当代各国学校德育普遍重视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 ,而我国学校德育却存在着对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忽视。加强对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当前学校德育的基点。教师的德育能力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 ,高师院校在教育改革中应注重对师范生进行现代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教育 ,使之具备初步的德育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论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诸多问题: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德育功能认识片面。本文认为,对确定性知识的执迷,对学生主体性的“藐视”,重道德认识,轻道德需要与道德实践是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文章就此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向我们展示了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要使人在压力与机遇并存的环境中学会生存,须先使人学会学习的显明真理。由此,如何更好体现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各种教育研究,呈现出空前活跃的状态。“道德自律”,历来是古今中外道德教育家追求的最佳德育境界。从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和效果看,学生的主动参与又是个体品德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当前在我国学校德育实践中,却不同程度存在主体性失落的误区。其一,忽视学生的心理状态,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德育…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一些学校德育工作低效,出现了教学和德育脱节、学习与行为不一致的状况。究其原因,在于在德育这个最需要唤醒主体自觉的领域里,却无视学生的主体自觉,从而导致对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体验的轻视,导致德育目标和要求与学生品德心理实际的背离,加剧了学生对德育的顽强的疏远性。不研究学生品德的内化规律,不注重发扬学生的内省精神,学生的精神动力系统因此而沉睡,是造成学校德育工作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培养需要有能承担责任的德育。然而,由于当前学校德育受传统身份意识和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功利化价值取向的影响,学校德育的责任存在缺损。学校要承担德育责任,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就应通过制度变革,发挥德育主体的主体性,并赋予德育主体正当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多是知识性的教育,仅把学生当做吸收道德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的主体性及其原有的"道德框架",使得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作者以人学观为指导,分析得知传统德育模式造成学生主体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在于现在道德教育中"人"的严重缺失,因此从人对人的理解和实践本质的角度提倡对话式德育模式的运用,从而实现"人"的回归,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9.
吴美华 《广西教育》2007,(11B):8-8,13
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由于受传统的教育影响,对学生主体性的“藐视”出现了以下误区:一是把德育目标当做德育起点。起点设置不当,脱离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和社会阅历水平,采用高调宣讲、单向灌输的手法,无法有效地为学生所认同。二是忽视学生对道德要求的吸收同化过程,将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地等同于思想道德课堂教学中的说理、讲解,  相似文献   

10.
我国学校德育因忽视学生主体性,而呈现灌输式,规范式德育模式,导致学校德育步及困境。强调学生道德学习活动,赋予德育活动以高尚品味,建立“爱”的德育模式,将帮助学校德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文晓 《教育探索》2003,42(6):96-98
我国学校德育因忽视学生主体性而呈现灌输式、规范式德育模式,灌输式、规范式德育模式导致学校德育步入困境。强调学生道德学习活动,赋予德育活动以高尚品位,建立“爱”的德育模式、将帮助学校德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哲学在谈论"道义"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贬抑身体,压抑人的主体性的反身倾向。受此影响,在德育的实践中存在着割裂道德与身体的联系,压抑作为感性主体的人,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的倾向,导致了德育在如何看待其目的、功能、方法以及主体等方面陷入了误区。表现为:德育立足于社会本位,强调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忽视个体自身对道德的需要;把德育的过程理解为"转化"或者"内化",忽视主体对道德的自主建构,忽视个体接受道德的心理机制;强调施教者的权威,忽视接受者对道德的思考和批判。  相似文献   

13.
宋晶  周同 《现代教育》2012,(1):27-30
社会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遭遇了主体性的挑战,现代学校德育必须对此作出回应。主体性道德人格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克服传统德育被动灌输、追求道德乌托邦、泛道德主义弊端、实现道德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情感因素,提升学生的道德需要层次,进而形成可普遍化的道德基石。  相似文献   

14.
学校德育误区追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育诸误区的存在使学校德育功效低下,难于实现学生由德育客体向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主动创造新道德风尚的主体转化。囿于知识论哲学框架,执迷于确定性知识追求、忽略意义的思考是德育步入误区的根本原因所在;进而陷于知识世界,不考虑学生在道德规范接受活动中预存的主体前提,使学校德育成了“无人的德育”;重道德认识、轻道德需要与道德实践,则是步入误区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5.
德育实效性差是不争的事实,造成德育实效性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教育过程分析,有两个问题不容忽视:一是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性,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过程,用无条件服从取代自由选择的欲望。二是轻视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体验,德育目标和要求与学生品德心理实际严重脱节。在教育中,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传统德育模式存在的弊端,主要在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提出构建主体德育模式势在必行,并指出具体的实施方法:唤起学生的心理需要,实现情理交融;开展讨论对话,引导学生自主判断选择;优化德育环境,发挥隐性课程作用;丰富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能力。  相似文献   

17.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传统的德育在方法上忽视了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忽视了学生潜在的能动作用;德育活动有鲜明特征实践性,主体性,经验的活动性;在新的课程计划中,德育活动过程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传统的德育在方法上忽视了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忽视了学生潜在的能动作用;德育活动有鲜明特征:实践性,主体性,经验的活动性;在新的课程计划中,德育活动过程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片面强调服从”是学校德育的误区,理论和实践中都有所反映。学界对它进行深刻反思,得出了道德规范与人际关系的全新理解,我们提出以道德选择为前提,提升学生在道德接受中的主体性:注重道德内化,促进社会道德要求向个体道德需要转化。试图把这种新理解贯彻于实践,最终实现道德生活主体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德育一直将德育的价值取向与德育过程混为一谈。总以为只要教师把道德观念和价值概念讲给学生,学生就能获得相应的品德。实际上,受教育者从接受道德观念到形成道德行为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必须伴随着道德思维水平的提高和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