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巧木匠     
从前,有一位木匠,非常骄傲,自称是天下第一流的巧木匠。巧木匠为了显示自己手艺高超,经常向人吹嘘(xū):“我是天下第一流的巧木匠,如果哪位不服气,就请来比试比试!”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很快就传了出去。四面八方的木匠,都纷纷赶到这里,准备和巧木匠比个高低。比试结果,巧木匠果真名不虚传,总是占上风。一天,有个过路的行人,也来找巧木匠比试。巧木匠满不在乎地说:“你输了,我可以分文不要;我输了,可以把全部财产送给你。”巧木匠和过路人比试场地在村中一个大广场上。看热闹的人,把场子围了个水泄不通。木匠和过路人带着工具站在场子中…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但需要具备良好的个人品格,还需具有一定的教育技巧。引用柯宁的话:技巧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必备的工具。有了技巧,做事效率就高,少了它如同是遇到障碍,寸步难行。班级管理除了爱心、耐心,还需用巧,本文就巧管班级略说一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3.
~~巧主意(看图说话)@朱宝  相似文献   

4.
~~巧主意(看图说话)@孙虹 @朱宝~~  相似文献   

5.
吃巧果     
我的爷爷奶奶家在安化农村。每次过年回家,爷爷奶奶都要给我吃一种奇怪的食品,它外圈呈圆形,表面弯弯曲曲、五颜六色,吃起来香脆可口。有一次过年,我好奇地问奶奶:这是什么呀?奶奶说:这是巧果。晚上,一家人围坐火盆看电视,奶奶给我讲了巧果的来  相似文献   

6.
在阅读教学中,借助省略号不仅可以指导学生朗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巧借省略号,练习说话;巧借省略号,展开想象;巧借省略号,进行练笔。这样就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材课文后的"气泡图"传递着教材编者们的编写意图,承载着不同的导学任务。通过"气泡图"巧抓字词理解,巧抓说话练习,巧抓随文小练笔,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8.
《红领巾》2005,(4)
亲爱的阳光姐姐:我心里一直有个疑惑解不开,你能帮助我吗?我是个很外向、很直爽的女孩,说话、做事都是风风火火的,大人们常说我说话像竹筒倒豆子。因为我个性很好,又能想出很多玩  相似文献   

9.
七巧的难题     
一 午后,门开了,妈妈领回来一名陌生小男孩。 "这是君君,妈妈同事许阿姨的儿子。"妈妈笑容可掬地介绍完,便吩咐七巧陪小男孩玩。可七巧不喜欢与陌生人说话,与人交往对她来说是一道难题。于是她将小男孩晾在一边,自顾自地把玩手中的玩偶。  相似文献   

10.
小萱姐姐:我是一名初二女生,做事风风火火,说话大大咧咧,乐于助人。同学们说我是"假小子",不像女生。父母也认为我嘻嘻哈哈的,不像个女孩。我想重塑自己,把自己打造成"淑女"。说话有意轻声细语,  相似文献   

11.
巧移萝卜     
刁创月污.月护J‘、毖: 贵刊今年第四期游艺会栏中“巧移萝卜”一图,我发现还有一种答案,见右图。 江苏凉于阳县盘 湾乡中心幼儿园 徐亚萍巧移萝卜@徐亚萍$江苏射阳县盘湾乡中心幼儿园~~  相似文献   

12.
记得1988年6月30日《中国教育报》第三版刊登了《提倡巧练》一文,确实提倡得好,虽隔三年,但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也来谈谈巧练中的“巧”。何谓巧呢?备人的理解不同:有的教师认为数量少就是巧;有的教师认为形式多样为巧;也有的教师认为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练习为巧……笔者认为,虽然不同学科、不同课型有不同的练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分寸,是指做事说话的适当限度。咱们作文,同样得讲究“分寸”。房瑞(小学生):我知道!当我对大人讲了不礼貌的话,爷爷总会生气地说:“这孩子,说话好没分寸!”作文里的分寸,不就是写对话要注意礼貌吗?  相似文献   

14.
七巧的难题     
一 午后,门开了,妈妈领回来一名陌生小男孩. “这是君君,妈妈同事许阿姨的儿子.”妈妈笑容可掬地介绍完,便吩咐七巧陪小男孩玩.可七巧不喜欢与陌生人说话,与人交往对她来说是一道难题.于是她将小男孩晾在一边,自顾自地把玩手中的玩偶. 七巧有很多玩具,有毛绒绒的洋娃娃、开发智力的乐高积木、酷酷的小车模型,种类繁多.每每拿到新玩具,七巧都会美滋滋地将它们摆放起来,特别珍惜.虽然玩具多,但七巧不喜欢别人乱动她的东西.若是妈妈要将她的玩具送人,她更生气,她认为所有玩具都属于自己,只有自己才有支配权.  相似文献   

15.
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然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学生对教师所提的问题迷惘,不知从何着手,又或者不着边际,泛泛而谈。因此,我强调,教师的提问要"巧",才能优化教学,作为政治老师,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巧设问题,要注意实现教学目标比如在《政治与生活》中当我讲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我就设计了两个问题:1.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会涌现出许多的英模人物,能全心全  相似文献   

16.
观察记趣     
我从小就不太喜欢说话,但我喜欢看别人说话、做事,抑或是观察一些动植物。这些事看起来乏 味、单调,但在我,却有一番乐趣, 还常常使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7.
心理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智慧与其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立身行事,还是说话作文,思维是始终贯穿于其中的。就运用语言来说,词语的排列组合、语序的正逆选用、语意的前因后果,无不受着不同思维的支配和制约。下面试辑录几则因“巧调语序”,而使“语意隽永”的趣事,以飨同学们。精彩的“演讲辞”在悼念鲁迅先生的大会上,人们请著名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邹韬奋先生演讲。邹韬奋先生健步来到台前,他从容地环顾一下会场,然后说:“今天天色不早了,我只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不料此语一出,台下便报以…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之友》2008,(2):46-46
卓玛:我是一个不爱说话,而且也不善于表达的男孩子,对家人或者朋友、同学都很少说话,孤独的性格让我很自卑,不管什么话都放在心里,从不表达。有同学说我,你下课不和同学说话或者聊天会很闷的,于是我装出豪爽的样子、什么事也无所谓的样子。但我做事很稳重,父亲也经常夸我,我就是不喜欢说话。我常常问自己,怕什么呀,勇敢表现自己。看同学个个笑哈哈的,我感到自己好难过、自卑,如果长大了怎么办?孤单男孩  相似文献   

19.
巧读法     
巧读法是要求教师打破常规 ,不囿于经验 ,用超常规的角度或思路巧读课文的方法。巧读法的核心体现在一个“巧”字。如鲁迅先生的《祝福》 ,对雪景进行了多处描写 ,其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下面从“巧品”、“巧悟”、“巧疑”、“巧联”等方面就其作用试作分析。巧品 ,即在阅读的过程中 ,要求细嚼慢咽 ,思考理解 ,仔细品味。《祝福》的开头在描写鲁镇“年终大典”之后 ,便是一段雪景描写 :“天色愈阴暗了 ,下午竟下起雪来 ,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 ,满天飞舞 ,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 ,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读到这里 ,就可打住…  相似文献   

20.
低年级是儿童训练说话的黄金时期,站在培养儿童语文素养的立场,笔者以指导阅读《秋秋找妈妈》为例,谈谈如何巧借绘本阅读指导一年级学生练习说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