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鲁迅先生散文名篇《藤野先生》中“‘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一语的解释,人教社初中语文的各个版本都有各自的表述,现摘抄三则如下:1、指当时新到日本,先在东京弘文书院速成班学习日语的中国留学生。当时还是清朝,称“清国留学生”。(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1995年4月第1版)2、指当时新到日本,先在东京弘文书院速成班学习日语的中国留学生。当时还是清朝,称“清国留学生”。(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2002年12月第1版)3、指清末到日本留学,先在东京弘文书院速成班学习日语的中国学生…  相似文献   

2.
李白的《望天门山》,有关书籍(包括教材)在阐释此诗时都指出了该诗绘景雄奇,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热爱之情的这一点。如“它描绘了望中所见天门山夹江对峙,楚江千回百折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江山的感情”(人教社《初中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三册,以下简称《教参》);九年制义务教材的参考书释此诗时也持此说。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二册《奕喻》(钱大昕)一文有“曾观奕者之不若已”句。对句中“曾”,教材第287页和人教社编第二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第235页的注均为zēng,乃,竟。”笔者认为这个注音值得商榷。“曾”确有两种读音。查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  相似文献   

4.
人教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三册教学参考书对《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相似文献   

5.
《祖冲之》是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根据人教社中语室的“教材说明”,第三单元“是同第六单元相配合的”,“主要让学生学习概括叙述的方法,结合典型  相似文献   

6.
《庄子·逍遥游》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经典篇目,一直颇受读者的青睐。高中语文课标教材第五册(人教社2004年版)节选了该文,教材编者对其中词语注释大多精确,但是在个别词语的注释上似乎还有待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空气》是“九义”教材人教社版第四册课文.其内容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找空气;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是什么样的物体.我们对本课的愉快教学过程尝试如下: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第四册《井冈翠竹》课后练习第三题,是一道关于修辞方法的习题。其中第2小题是:“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第四册《教学参考书》(人教社版)和《新编初中语文思考练习指导》(同济大学出版社)对此句中的“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的解答都是“顶真”。笔者以为此处所用的修辞格应是“回环”,而不是“顶真”。  相似文献   

9.
叙事作品以倒叙开头,是为作家常用手法。鲁迅小说《祝福》(人教社普高版第四册/人教社标高版第三册),也是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写了祥林嫂的死,为情节的开展设置悬念,这似乎没有什么争议,但《祝福》采用倒叙手法,它不仅是设置悬念这么简单,从中还可读出另外一番别样用意。《祝福》倒叙部分,将近占了全文篇幅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0.
释“一苇”     
徐迟的《黄山记》(普高语文第二册,人教社,1991年4月第1版)中有这样一句:“一苇可航,我到了海心的飞来峰上。”这“一苇可航”是什么意思?教材及教参均未作解释。苏轼的《赤壁赋》(职高语文第四册,人教社,1993年6月第1版)中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  相似文献   

11.
林嗣环的《口技》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古代散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现又被选入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见人教社中学语文一室编著的初中语文第三册,第72页)。然而,课文中对一些词语的注释,仍似有不妥之处。现择五条,略陈浅见,以就教于注家与同行。  相似文献   

12.
《桃花源记》是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此文已成为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现入选于人教社初中语文第二册)。要  相似文献   

13.
《花市》(初中语文补充教材第一册,作者贾大山)与《卖蟹》(初中语文第六册,作者王润滋)这两篇小说,人物设计与艺术构思都很相近,但人物个性却都很鲜明,情节也都曲折生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小说创作的画廊里可谓珠联壁合。这两篇小说的主要人物都是三个。主人公都是一个姑娘。所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案头有两种《文言读本》,一种是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三先生合编的高中教材《开明文言读本》的改编本《文言读本》(简称朱叶吕读本),一种是人教社中语室编写的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语文实验教材《文言读本》(简称人教社读本)。两种读本都是以高中学生为读者对象的。笔者是人  相似文献   

15.
丁全 《语文知识》2002,(2):41-42
初中语文第二册(人教社,1993年版)《小麻雀》之后附了屠格涅夫的散文《麻雀》,这篇散文寓意深刻,形象生动,但从词语运用的角度看,这篇译文却有些不足之处。一、介词误用为着——因为它为救护而来,用它自己的身体庇护自己的小雀儿……但它整个的小身体为着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使用教材:人教社2007年2月第3版)学生在必修《化学2》(人教社2007年3月第3版)中学习了由锌片、铜片和稀硫酸溶液组成的简单原电池,初步了解了原电池原理。本节内容以必修《化学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为基础,通过学习  相似文献   

17.
本课(“九义”教材人教社版第十册第十三课)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了解花的雄蕊和雌蕊;通过学生已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传粉;通过解剖和投影片特写镜头的观察认识受精;认识传粉和受精是两个有序的过程,这样才能完整地了解果实、种子形成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人教社2003年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第21页说:“1929年10月29日,纽约股票交易所里突然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而人教社1994年版《世界历史》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13页却说:“1929年10月29日,‘星期二早晨10点钟,股票交易所大  相似文献   

19.
人教社 2 0 0 0年 6月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的课后练习第一题第 2小题为 :第二段中的两个“对于” ,是从  和  两个方面说明马克思逝世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两个“对于”提示了全文的论述中心。文章旨在论述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 ,表达作者深切悼念之情 ,而这主要是通过马克思作为  和  的双重身份来论述的。对此题中的四个空 ,人教社 2 0 0 0年 7月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第 18页 )认为 :前两空分别应填“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 ,后两空分别应填“思想家”和“…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写道:“……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促进象征主义,此后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是显出一点进步了。”这段文字拿名人梅兰芳说事,不论是教参还是教师都讳莫如深。《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社2003年第1版,第53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