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有文化品位的音乐课堂应该充满音乐味我们的音乐教育必须以音乐为载体,突出音乐学科的属性,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掌握最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有文化品位的音乐课堂更应该"以音乐为本",始终充盈着浓浓的音乐味。在《阿喽喽》的教学中,我通过学唱彝族儿歌,让学生理解音乐,获得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
老舍先生非常注意推敲语言。有一回,日本朋友准备把他的《宝船》选进汉语课本,并请他作一些注解。日本朋友提出“开船喽!”这句话,问他为什么不用“啦”,而用“喽”。老舍把原句朗读了几遍,然后说:“用‘喽’是对大伙说的,喊‘开船喽’,表示招呼大  相似文献   

3.
过年喽     
一提到过年我就兴奋,因为过年可以吃年糕、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当然啦,最令我兴奋的还是放烟花。那震耳欲聋的“砰砰”声和那五彩缤纷的“流星雨”仿佛在向人们报喜:过年喽!过年喽!  相似文献   

4.
咣!咣!咣——各位小读者,《小学生之友》(阅读写作版)大征稿喽!只要你是3-6年级的小学生,就可以拿起手中的笔,大胆地、放心地投稿。编辑部的叔叔、阿姨很乐意和你们多联系、多交流,成为好朋友。  相似文献   

5.
下雪喽     
下雪喽!长颈鹿和小兔子都围上了厚厚的围巾,一起堆雪人。请你比一比,他们谁的围巾长,谁的围巾短呢?在长围巾旁边的"○"里涂上好看的颜色。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辅导》2011,(29):46-48
仿佛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幸福的假期生活就结束了。那种每天玩到深夜、把中午当早上,一觉睡到自然醒,醒来就吃和玩的日子过去啦。开学喽!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三篇中提到:"学校音乐教育要充分利用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资源,对学生进行本地区、本民族传统的、乡土的音乐教育。音乐教师要善于将本地区、本民族的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学校音乐教学之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感悟乡土文化的精神内涵,以至用乡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用乡土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用乡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标1!能够有目的地控制动作的方向表现横竖交叉的线条,体验活动的乐趣。2!了解同类色,感受同类色搭配的效果。活动准备《小鱼游》音乐;画有各色小鱼的大小宣纸;渔网一张;棉签;各色颜料。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体验快乐1!幼儿伴着音乐学小鱼游进活动室。2!音乐游戏“网鱼”。师:可爱的小鱼,在水里快乐地游来游去。可是捕鱼人来了,他有一张大渔网,当渔网撒来,鱼儿就要赶快游走,来不及游走的就会被网住,不能再动了。捕鱼人来喽!二、观察渔网的线条,学画渔网1!引导观察。师:刚才我网到了好几条鱼,那鱼儿为什么不能从网中逃出来呢?(提示:渔…  相似文献   

9.
咣!咣!咣——各位小读者,快来瞧一瞧啊!新鲜出炉的《小学生之友》(阅读写版作)大征稿喽!只要你是3-6年级的小学生,就可以拿起手中的笔,大胆地、放心地投稿(别害羞、别害怕,编辑部的那位叔叔是个小男生,你可以和他多联系、多交流,成为好朋友)!  相似文献   

10.
<正>音乐艺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审美偏好的外在表现,也能深刻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价值理念,为人们了解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提供了有效渠道。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标识,地域音乐文化将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民俗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赋予了音乐艺术以鲜明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点,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信息技术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地域音乐文化的受众范围逐渐缩小、受欢迎程度逐渐降低,同时受限于单一的传播路径与传承机制,地域音乐文化传承出现不同程度的危机。基于此,笔者参考《中国音乐》期刊中的《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理论》栏目,  相似文献   

11.
一.论题研究背景 《阿QiX传》承继我国小说的民族传统,以“传”的叙事形式,运用喜剧手法叙述阿Q短暂而悲剧的一生,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既有生动鲜明的个性,又蕴含深广的社会文化内涵的艺术形象。阿Q成为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典型。对阿Q性格特征的解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深化。阿Q形象的丰富文化内涵,对学者来说,似乎仍是一个未解之迷。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解读产生阿Q性格的文化基因及其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2.
寒假到喽     
寒假到喽!请拿起笔来写日记吧!观看张灯结彩。例如挂灯笼、贴春联、打年糕、杀猪宰羊、放鞭炮、观花灯、吃年夜饭等,这些都是写日记的好素材。选择最难忘的一件事来写,  相似文献   

13.
《魔力软件》指路牌放假喽!自由喽!嘟嘟和编辑部的众小编们可没这等好事,羡慕……假期中,和心爱的电脑有了更多亲密接触的时间。除了玩游戏、看新闻、聊天……还能用电脑做什么呢?仔细想想,对!电脑还可以用来听音乐。但是你有没想过用电脑来学唱歌呢?本期《魔力软件》的主题就是“快乐暑假,音乐相伴”,有《把好听的歌曲录下来》、《眯眯虾的歌星之路》、  相似文献   

14.
刘三姐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品牌,从彩调《刘三姐》、电影《刘三姐》、《印象.刘三姐》到正在开拍的音乐电视剧《刘三姐》,它正借助大众文化的羽翼发展壮大。以刘三姐文化的发展变迁为例,阐释了大众文化全球化传播视域中中国民族文化走向大众文化发展的必然之路,分析了民族文化如何借助大众文化发展壮大,并探讨了当前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那一天,晴空万里,微风轻轻地吹拂着,鸟儿欢乐地唱着春之歌,我奔跑在田间小路上,呼吸着春天带来的气息。一会儿,便来到了奶奶家。"爷爷,奶奶,小公主今日驾到喽!"我高声叫着。奶奶面带微  相似文献   

16.
马长芹 《儿童音乐》2014,(10):64-67
正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说:"学校的音乐教育应牢固地建立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音乐课程标准》也这样要求:"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要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世界的音乐文化就是世界上各民族音乐的总和,没有各民族各具  相似文献   

17.
当代音乐教育呼唤文化自觉,乡土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自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乡土音乐教学不能局限于单纯西方音乐体系下的乡土音乐欣赏,而应充分挖掘其文化价值:通过乡土音乐表演、中西音乐比较以及乡土音乐民族志研究三个手段,培养学生多元音乐文化观念和民族身份认同意识,从而弥补单纯西方音乐体系教学所带来的民族与文化意识的缺失,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文化寻根的角度,探索《阿Q正传》的文化反思意识,进而宏观鲁迅小说的美学形象体系特征。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阿Q正传》所概括的社会人生内容及其历史时代特征。文章指出,鲁迅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农村现实人生和阶级关系的其实描写,反映了那一特定时期中国社会政治斗争和文化思想冲突的某些本质内容,成为我们民族苦难历程和悲剧历史的一面镜子。鲁迅对“国民性”这个多维文化结构复合体的探索,为我们开拓了一条中国社会和人生的反省之路。文章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阿Q精神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土壤。文章指出,对中国农村社会阴暗面和农民国民性病态精神的现实主义暴露,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的历史主义批判,构成了《阿Q正传》文化思想内容的两个层面。作为被压迫者的阿Q,虽然不是阿Q精神的始作俑者,但统治阶级思想渗透于包括劳动群众在内的全社会成员,则又是必然的。唯其如此,作品的文化批判意识才格外沉痛深刻。文章第三部分分析了鲁迅通过“文化寻根”这个独特的艺术视角,探索了传统文化的心理结构,探索了民族集体无意识层,概括出精神胜利法这种具有某种共同性的国民性病态。从而启迪人们为认识自身,重塑灵魂,改良社会而去追求奋争。  相似文献   

19.
本主要探讨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所设立的专业基础课程《音乐基础理论》课的综合性质,使用范围,教学内容及国内和我区民族教学中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0.
通过比较《阿Q正传》和《棋王》表明:作者处于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状态下对传统文化认识和所持的态度各不相同,对传统文化的取舍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异,但相同的是都表迭出对传统文化塑造民族性格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