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生活日记)我讨厌的人五(1)班赵妍颜你要是问我:"你最烦谁?"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最烦我的奶奶。"奶奶很懒。有一次,我正在做作业,奶奶说:"快去喂鸡!"  相似文献   

2.
钱燕群 《阅读与鉴赏》2011,(7):26-26,58
镜头一:《童音》天地——学生习作 老师为我们创办了《童音》,谁的文章写得好,就能发到报纸上,老师会发"稿费",我们拿"稿费"买"商品"。爸爸为我准备了四本作文书,我每天读,就想提高写作水平。第二期班报也没有我的文章,我想: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不丧气。  相似文献   

3.
【真题在线】书香使我充实,书香让我陶醉,书香伴我成长……请以"书香做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  相似文献   

4.
作为语文教师,我一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真情实感,写出真实体验。我曾布置一篇作文,题为《一件有趣的事》,其中廖必顺同学的一篇作文题目吸引了我的眼球:一件有趣的事──青蛙"解剖"今天是周末,我和妈妈一起到菜市场买菜。  相似文献   

5.
一、真情命题,激发原始热情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是的,习作本身就应该是孩子们原始情感表达的载体,如果我们能给他们一个"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的机会,不愁孩子无话可说、无言可写。  相似文献   

6.
朱椅杰 《辅导员》2014,(9):39-39
五月的鲜花遍地开放,我陶醉其间,流连忘返。突然听到妈妈带着笑意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小杰,今年,你打算送妈啥礼物?"礼物?说真的,我压根没这概念。只有我们小孩子找大人要礼物的,哪有反过来大人找小孩子要礼物的?但是机灵的我是绝对不会拒绝妈妈,让妈妈不高兴的。我歪着头想了一下,然后认真回答妈妈:"我先考虑,等我放学回家告诉你。"考虑了一天,也没有考虑出个所以然来。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线教师,怎样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让他们适当地、快乐地练笔,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除以教材为依托,进行一些比较短小的续写、扩写、改写训练之外,我还尝试着进行专题习作训练。专题习作"我知道了你爱我至深"的想法,来源于我和学生在课堂活动用书中读到的一首诗歌:  相似文献   

8.
朱若琪 《考试周刊》2011,(49):78-79
身为一名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所遇到的最大困难莫过于学生兴趣不高,习作不具体。该怎么引导呢?有人曾带着同样的困惑向苏轼请教作文之道,苏轼回答:"无他术,唯勤奋读书而为之。"鲁迅说:"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我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多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从这些文坛名人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知道,读写结合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不少学生对习作是"谈作色变"。如何让学生在"苦中作乐"呢?我曾有幸教过小学一至六年级,觉得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学龄特点给予学生一些激励性的评价,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很有帮助。这里,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并借鉴同行们提供的一些经验,作一些罗列。一、"星星点灯"使低段学生说话、写话乐在其中《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是由教师选择好训练内容后,在作文课抛给学生一个题目,然后老师一厢情愿地侃侃而谈,学生则被动地端坐静听,形成了"一人陶醉,众人受罪"的尴尬局面。学生没有相关准备,没有写作欲望,没有灵感的激发,甚至到动笔时连写什么都模糊一片,这样的作文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相似文献   

11.
2011年版新课标是小学语文教师今后一段时期教学指导性文件,其中关于习作教学的修改,要求确立正确地习作教学观念,针对现今所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重视激发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言语之河从心灵流淌";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并且要注意有效指导和及时的修改、点评。  相似文献   

12.
徐丽萍 《成才之路》2012,(23):30-30
教材分析:纵观三到六年级的习作训练,发现从教材安排上看,"看图作文"这一形式在习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内容上看,呈现从"一幅图"至"多幅图"再至"一幅图"……螺旋上升的特点。而本篇习作训练在整个"看图作文"的序列中则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三年级上册中已有一篇"看单幅图"的作文训练,而在三年级下册的习作4中则也是"看多幅图"作文,训练的侧重点是"看懂图意发挥想象、写好对话"。通过以上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我确定了本次习作的教学重点是:看懂图意,学会把几幅图的意思连起来写  相似文献   

13.
"活的人才教育,而受教育者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其文化知识宝库的钥匙,尽我们所知道的交给学生。"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如何给学生一把金钥匙呢?我个人认为:需要在习作之前先"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永远比"拿"来得愉快。因此,学生在平常习作中,我分三个阶段"给",一步一步,循序渐进。不能让学生一口吃下一个胖子,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正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本领。  相似文献   

14.
偶然现之 苏教版语文三(上)《习作1》是一次"自由写作"练习.在批阅过的约八成习作中,有十多位学生写了"过生日",并且在写生日礼物和水果时,其语言表达都跟如下两句相似: A.爸爸送给我一顶帽子,妈妈送给我一个芭比娃娃,奶奶送给我一个音乐盒.(周子扬) B.妈妈还给我买了椰子和马奶子葡萄.(刘梓涵)  相似文献   

15.
上小学的时候,我对语文不感兴趣,作文一直不是很好。到了五年级,语文老师开学的第一节课就让我对作文仿佛有了好感。至今依然记得成老师跟我们说的一句话":我可是正规的师范毕业生,最拿手的就是教作文了。只要按照我的方法做,你们的作文一定能写好!"  相似文献   

16.
真题回放 书香使我充实,书香让我陶醉,书香伴我成长……请以“书香作伴”为题写一篇作文。(60分)要求:1.体裁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写作点拨其一,细心审题,理解"伴"字。命题者选用了虽短小却很有意蕴的提示语,用“充实”、“陶醉”、“成长”一组表意递深的动词来诠释“书香”,有助于考生打开思路,将写作与自己最熟悉的生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由此可见生活是习作的源泉。那么,我们如何从生活入手,指导学生作文呢?下面,我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捕捉点滴生活,积累生活素材1.教师进行即时性现场示范。  相似文献   

18.
(一)女儿上小学四年级时的一个镜头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脑海中:学了八册第六组"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后,要写一篇关于乡村田野生活的作文。缺少生活经验的她,是一边看着电脑一边写的,笔下满是优美绝伦的文字,但就是想不起、说不出是哪个地方、什么时候的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19.
一位教育家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你在教育时,学生感觉不到你是在教育。"我想这种理论在作文指导中也是适用的。巧妙的"导",不露痕迹的"导",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可以摧开学生写作的花苞,让他们抛开沉重的思想负担,填平不可逾越的鸿沟,走上快乐、轻松的写作大道。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说心理话、不说空话、套话。"那如何引领孩子们习作呢?我认为作文是培养学生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培养学生"以我手写我心,以我口写我心"的情感训练,我就激发学生兴趣,教会学生观察,加强评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