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找工作"拼爹"等现象,使人们对"教育改变命运"产生怀疑,并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学术界对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有不同看法,教育既可能促进低社会阶层向上流动,也可能与社会流动无关,还可能加固原有的社会阶层结构。观照我国现实,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地位获得过程中的代际传承、教育结构与社会结构的不对应等因素,都弱化了教育促进底层升迁性社会流动的功能。底层百姓面对困境而放弃教育的做法并不可取,但要改变现状,必须同时改变教育与社会。  相似文献   

2.
目前东莞的社会阶层结构中下层庞大,与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不相符合,因此需要加快社会流动,特别是下层向中间阶层的流动。作为促进社会流动的有效途径,东莞成人高等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如教育观念、受益对象、专业课程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问题。为推进东莞的社会流动,成人高等教育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办学类型,拓宽受益层面;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师资建设,构建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和管理团队。  相似文献   

3.
教育与社会阶层结构的互动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与社会阶层结构是一种非线性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教育对社会阶层结构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这不仅发生在教育的纵向差异对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影响上,而且也发生在教育的横向差异对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影响上,另一方面。社会阶层结构也同样影响着教育的公平和受教育者的入学机会、学业成就等。而教育与社会阶层结构的这种双向互动关系则充分体现在弱势群体的社会流动与教育这一关系范畴中。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研究较多,但教育对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尚未引起充分关注。本文介绍了我国社会阶层流动的现状,并通过对教育影响社会阶层流动历史的回顾,得出教育主要在三个方面影响社会阶层流动: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阶层合理流动、教育是最主要的社会流动机制、教育是促进个体向更高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手段。提出了应该从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加大教育投入、合理分配教育资源、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成人教育、建立教育终身化体系等方面来促进我国社会阶层流动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一项在中县的田野工作收集到的数据为基础,讨论了近年所提出的"读书无用"的概念,主张把握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宏观社会结构和教育机会分配格局的变化,并以此解读农村底层居民对于学校教育的认识.本文借助布迪厄的"生存心态"概念,将农村底层居民对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认识看作社会的结构性因素内化为个体倾向系统的结果,并尝试用"读书无望"这一概念概括农村底层居民对学校教育的认识.本文特别强调教育和社会流动机会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分配容易转变为各个阶层对教育的主观"期望"的分层——对将来教育成就和社会流动终点的阶层化判断,提出要关注转型期社会结构不断固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社会阶层结构向现代化发展;由经济发展、体制转型、教育发展等带来的社会流动促进了社会阶层结构的演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配套制度、政策的改革完善,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将朝着以中间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的合理结构演变。  相似文献   

7.
合理的阶层流动是社会公平、民主、自由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阶层流动和高等教育公平二者一致的价值诉求有其内在统一性。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阶层流动良性互动、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可行路径包括:树立平等观念,遵循"扶弱"原则,为低层代际向上流动提供机会;增加教育投入,合理配置资源,为社会弱势群体向上流动提供保障;强化和完善高等教育选择功能,促进社会阶层的竞争性流动;发挥高等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关注大学生就业,促进社会阶层的公平流动等。  相似文献   

8.
浅论公平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资源的均等享有是影响社会流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均等公共教育投资的占有,努力实现公平教育,给更多的底层阶级创造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促进底层阶层的上升流动,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从公平教育有利于社会阶层的优化来探讨公平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流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阶层结构是社会结构的核心内容,而要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就需要保证畅通的社会阶层流动,这就要求建立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化社会阶层流动机制。我国当前社会流动机制已具有现代流动机制的雏形,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从深化体制改革,调整公共资源配置,建立严格的教育筛选制度三方面入手,对我国社会阶层流动机制进行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10.
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在动态中保持平衡的,社会阶层间可以实现垂直流动。促进社会阶层间的合理流动是教育非常重要的功能之一,通过接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实现阶层间的向上流动,这是广大民众尤其是寒门弟子的现实诉求。然而近几年来,"读书无用论"在社会上尤其是社会低阶层民众中再次兴起,本文通过对此观点的剖析,解读教育在社会分层中如何发挥作用,进而探讨当今教育社会分层功能失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优质的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流动尤其是上行社会流动,优化社会分层。然而,我国当下学校教育存在的弊病制约着教育对社会流动正向作用的发挥。比如,教育内容城市化倾向造成知识与权力的"共谋";文体特长的"僭位"导致社会阶层内部的再生产;"择校"现象容易扩大社会阶层差距。为了实现教育对社会流动的正向作用,需要改进教材编写,关注弱势群体学生;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加强薄弱学校建设,规范重点学校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于珍 《教育教学论坛》2012,(18):203-204
向上的社会流动能使社会成员从低的社会阶层上升到高的社会阶层,这意味着经济资源、权力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些社会稀有资源的获得与拥有。教育或文化资本的取得是农民实现社会流动的主要依赖路径。学校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吸引农村学生投入教育的最为主要的诱因。未来农村教育的发展应该具有底层的眼光,应该重视农民受教育者的真实需求,通过教育给农村受教育者创造更多向上流动的条件,实现他们向上流动的理想,这是农村教育政策影响农村学生和农村教育最为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阶层关系是社会结构的核心和基础,是决定该社会和谐的内在要素.而社会运动则是社会和谐的最重要的外在袁征,它折射、冲击、调整社会阶层关系.转型期我国阶层及其关系发生巨大变化,以阶层为基础的社会运动逐步凸显.面对当前各阶层社会距离日渐分离并拉大趋势,要建构一个健康的和谐社会,则要更加关注底层社会民生的改善,更要维护底层阶层的政治、法律等权利,促进社会流动,增加中产阶层,推进社会阶层结构的转型,为社会运动的良性化运行创造社会结构条件.同时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对待各种社会运动并以一种开放的态度与开拓的勇气兼收并蓄,吸纳各种社会运动的合理诉求,排除其不良成分,以一种制度化的手段逐步积累其进步成果则是促进社会阶层关系和谐的关键,进而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进入2l世纪,阶层分化的速度明显放缓.开始呈现固化趋势。社会阶层结构固化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以身份制度为主导划分社会阶层的阶段,以身份制度为主导向以市场为主导划分社会阶层的过渡阶段以及社会阶层结构与阶层位序的定型化。不合理的二元体制、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和改革开放以来允许收入差距扩大的政策是造成社会阶层趋固化的原因。打破阶层固化、建立公平合理的阶层流动机制,需要制衡权力、驾驭资本,化解阶层矛盾,顺畅各阶层表达意见的渠道,构建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底层阶层提供向上流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流动日益加快,教育何以助推合理的社会流动备受各界关注,基础教育促进个体向上社会流动作用的发挥更是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知识与权力的"共谋"导致教育内容城市化倾向;文体特长的"越位"导致社会阶层内部的"复制";"择校"现象突出导致教育成就差距扩大等问题日益突出,使基础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呈现弱化现象。因此,需要正视城乡教育差距,转变教材编写的价值取向;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阶层的顺利流动。高校通过选拔机制、分类发展、专业教育和教育环境的营造催化了社会阶层的分化。高校通过人才的“迎来送往”促进社会阶层的水平流动和通过社会服务,提供文化资本促进社会阶层垂直流动,发挥着和谐社会的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村教育促进学生社会流动限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阶层良性流动的作用。然而,处于困境中的农村教育促进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功能是存在限度的。本文从农村学生社会流动基础、流动方向、流动性质和流动阶段等不同维度对农村学生社会流动中面临的二难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同时也对西方的教育社会分层理论作了中国语境下的扩展性解释。  相似文献   

18.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阶层结构、社会流动机制正在重构,教育及因教育所获得的技能对现代社会流动有着重要影响.社会分层也影响着教育机会的公平.而就中等职业教育来说,它与社会分层互动作用的变迁是一个动态过程,其特点是既有融合,又有冲突.要缓解并解决现实冲突,必须转移公共政策,大力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的中等职业教育,促进弱势阶层向上流动.  相似文献   

19.
布迪厄的再生产理论与伯恩斯坦的语言编码理论等研究成果显示,教育并未起到促进社会流动的作用,相反,恰恰是被看作提升社会阶层的教育自身使社会现有阶层间的差别得以复制并合理化。人们要通过教育提升社会阶层,而教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私有化和市场化加剧了社会资源与教育机会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的分配不均。跨境高等教育具有双重属性,既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本,又是社会分层与流动的工具。本文以到港澳特别行政区追求高等教育的大陆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考察学生的社会经济背景与境外高等教育机会之间的相关性。根据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四所高校的调查发现,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大陆学生,选择了不同的高等教育机构。其中两种教育经费机制,即奖学金与自费,对学生的社会分层与流动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奖学金的学生来自各个社会阶层,而自费学生主要来自富裕家庭。奖学金有利于促进社会阶层流动,而自费则加剧社会分层。港澳高等教育机会,让一部分学生获得社会流动,对另一部分学生则形成分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