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判断介词的依据汉语的介词大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动词转变成介词有两种情况:一是词汇意义丧失只有语法意义,如“把”“被”指表示构成“被”字句和“把”字句。二是虽然虚化,仍保留了一些词汇意义,如“替、为”等。“给”就是这样一个处于后一种状态的半虚化介词。因此判断“给”是介词还是动词就有一定的难度。朱德熙认为“给”作为介词是“服务”义,作为动词“给予”义单从意义进行区分实在很难。判断是介词还是动词,应从形式入手,看其是否具备了动词或介词的语法特征。例如:①靠着墙吃饭。②拿了衣服走出来。③拿生命开玩笑。④靠死工资吃饭。①②“靠、拿”后有助词“着”“了”等助词,因此是动词。③④“拿”“靠”本身意义虽有改变,有“凭借”义,但更主要的是这时其后不能加“着、了”等助词。⑤给小李一杯水喝。⑥给小张买了本书。⑤“给”带双宾语,后边可加“了”“过”,所以是动词;⑥则不能加“了”“过”,指表明“为谁”“替谁”而买。  相似文献   

2.
副动词是动词的一种形式,兼具了动词和副词的主要特征,即动词的时、体范畴意义和副词的疏状意义。就副动词与句中谓语动词的相对时间关系、句法功能等问题进行阐示,说明副动词的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3.
张艳  于秀 《科教文汇》2009,(2):261-261
“语法化”问题是当今语法学界关注的焦点,不少知名学者对“浯法化”的特点、动因等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许多方面都还有待深入研究。“语法化”偏重于涪法范畴和语法成分的产生和形成,它带来的不单是语义上的虚化,还带来了浯音上的弱化、语法搭配上的泛化、语用上的淡化等。汉语中词根的词缀化就是这样的一种过程。作为词缀的那个语素最初都有实在的意义,是实词,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它们大都经历了“有意义-意义半虚化-意义完全虚化”的过程而虚化成为真正的词缀。现代汉语典型的词缀“老”就体现了这样一种由实到虚的过程,因此,它最能反映出汉语实词的语法化过程本论文主要从“老”的虚化入手来亏察语法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英语文献中数学公式的句法属性、功能与位置,认为数学公式的句法属性有三个层次:或相当于名词词组、或相当于名词性分句、或相当于句子。相当于名词词组的数学公式在功能上或者直接充当句子成分(充当宾语、补足语)、或者不直接充当句子成分(充当同位语);其位置一般在动词(包括谓语动词、动词不定式、ing分词、联系动词、动词被动态)之后、as/to be之后、先行语(以及引导词)之后。相当于名词性分句的数学公式在功能上构成that-分句、附属分句、并列分句;位置分别在引导词that、从属连词、并列连词之后。相当于句子的数学公式在功能上近似于句子,但仍需要由某些词引出;其位置多在句子副词、连接副词、关系副词、“介词+which”之后。另外,数学公式还常出现在as follows的后面。数学公式偶尔充当分句中的主语成分。  相似文献   

5.
概要本文就与冠词、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以及副词等词性相关的一些常见的误译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读者在翻译过程对此类问题引起重视,共同提高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6.
就英汉翻译技巧中的词类转换法做了较详细的介绍。作者分别对名词转译成动词、形容词转译成动词、副词转译成动词、介词转译成动词等技巧做了较充分的概述,并用大量的实例做了详尽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刘书龙 《知识窗》2008,(10):7-7
“鼻”字的本字为“自”字。东汉许慎《说文》一书中说:“自,鼻也,象鼻形。”也就是说,“自”是一个象形字,其本义就是指鼻子。由于人们在说到自己的时候经常会指着自己的鼻子,故“自”的字义后来逐渐演变为作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解,并进一步引申出介词“从”、“由”和副词“本来”、“当然”的意思,然后又引申出动词“始”的意思。如“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韩非子·心度》)句中的“自”字就是“开始”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英语频度副词,作为颇有特色的副词,其语义上的模糊性和句中位置的复杂性,往往给学习者带来困惑。本文作者从词语数量和是否明确频度时间对英语频度副词进行了分类。本文重点探讨的是英语不定期、独词项频度副词的时态特征、语义等级和结构关系。语义等级从四等分进行了更为细化的区分,而且把含有否定语义的频度副词纳入等级中。时态特征中重点探讨进行时态和频度副词搭配的特殊用法。频度副词在句中的结构关系主要围绕频度副词到底是修饰命题还是修饰动词展开。英语频度副词的探讨,有助于语言学习者的理解和应用,对教学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秀 《科教文汇》2008,(12):178-178
本文引用英语中将动词划分为延续性动词和终止性动词的观念,分析了动词“开始”后所带动词的特征;同时,引用沈家煊老师的关于“转喻的认知模型”,探讨了动词“开始”是怎样由动词变成名词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藏语副词的语法功能将它大体上可分为六类:程度、范围、时间、肯定、否定和情态。本文主要探讨了副词对藏语的词和短语的修饰方法,并按照修饰词和短语的结构,分别可以分为"d+v"、"d+a"两种词的形式和"d+v+p+n"、"d+n+p+v"、"d+n+v"、"d+v+v"、"d+a+v"等短语结构形式。大部分藏语副词能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它一般被置于动词和形容词之前,也有名词之前情况。有些副词具有名词的功能,如否定副词"?"。  相似文献   

11.
张颖 《科教文汇》2009,(24):253-253,257
相对程度副词是通过对客观同性质事物进行比较来表示不同的量的程度,都能进入不同形式的比较句武,与形容词或心理动词组合后要有比较对象语义才完整。每一个相对程度副词,在和其他词语进行组合的时候都各具特点。本文总结了四个级别相对程度副词的具体用法,希望能够对对外汉语教学和留学生学习相对程度副词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樊晓萍 《内江科技》2010,31(10):27-28
日语中存在着许多跟物体的变形相关的动词,即“变形动词”。这类动词由于数量众多,关系复杂,要一一加以研究十分困难,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与之相关的词汇体系。本文以变形动词(主要是他动词、单动词)为研究对象,结合森田良行关于词的“概念性意义”以及“识别性特征”等理论,对变形动词的词汇体系进行试构,并同时考察各变形动词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陈琍  郭平 《内江科技》2009,30(1):64-64
形容词加后缀-ly构成的副词做状语时在句中的位置与意义是2008年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语法新考点。这种-ly副词做状语时位置很灵活,表达的意义一般与谓语动词相关,说明动作是怎样进行的。然而,有些位置上的-ly副词,与句子主语直接相关,说明主语在事情发生时的状态,或是说明整个句子,表达说话人对所说的内容、所描述的事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黄健斌 《学会》2001,(6):35-38
时态是一种动词的形式.不同的时态用来表示不同的时间和方式.在汉语,一个动作的时间概念,只需加上时间副词,如:过去、已经、现在、即将、将来等,就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在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世界语,动作的时间和方式,不是以时间副词来表示,而是以动词形式的变化来表达.一般来说,动词可分为陈述式、命令式、虚拟式、条件式、不定式、分词式等.陈述式是用来表示确定的、实在的动作或情况.现将上述5种外语的陈述式时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姜抗 《科教文汇》2008,(31):250-250
以往学者们一致认为“和”类虚词来源于表偕同义的动词,只是对于其演变过程有较大分歧。本文描写了常德话中“两个”的使用情况,提出常德话中的“两个”也是汉语“和”类虚词的成员之一;并通过考察其发展演变,一方面说明了动词并非“和”类虚词的唯一来源,数量词组也是其来源之一,另一方面也总结了它在演变过程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杨青 《科教文汇》2008,(33):248-248
现代汉语中的因果连词“因而”由上古的跨层非短语结构逐渐发展凝固成因果连词。其发展经历了两个过程:一是“因”的虚化,二是“因而”的连用并凝固成词。“因而”词汇化的主要原因是受语境影响及汉语词汇复音化趋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4,(8):55-56
大家都知道“马上”这个词是一个时间副词,表示立刻、讫即的意思,可这个词的来历就没多少人知道了。“马上”,原意就是马背上,作为时间副词应该出现得很晚。史书上表示时间用“须臾、  相似文献   

18.
黄字红 《科教文汇》2008,(14):175-176
“对于”句指的是用介词“对于”将动作对象或与动作有关的人或事物介引到谓语动词前的一种句式,在语义上主要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间的判断、评价和对待关系。本文首先从“对于”句的语义角度对“对于”句中的谓语动词进行分类.将其中的核心成员大致分为三类。在分清“对于”句中动词的核心成员以后,本文进一步考察动词与“对于”所带宾语的语义关系以及“对于”句中谓语动词的时态和动作性。最后,本文简单比较一下“对于”句和“把”字句。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属于表达性语言技能或语言输出型技能,并体现综合掌握英语的熟练程度。同学们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常出现如下的错误: 一、词汇:表现在词汇量单调贫乏,用词不多或用词不当,常用词组也错误百出,特别是介词、物主代词、冠词、形容词和副词的错误,就连常用动词的不规则变化有时也不熟练。如:  相似文献   

20.
王玉丽 《科教文汇》2007,(12S):182-182,184
鹿邑方言中有几个常用的特殊程度副词,如“生、死、飞、稀、翻”,特别是在口语中,如果表示程度极量时,一般不用“很、非常”等,而是用上述几个程度副词。本文选取“生”这一副词其语义视角、感情色彩、句法义及其组合能力等作四个方面的个体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