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目前高光谱图像半监督降维算法中基于流形学习的开放性选择近邻参数问题,以及利用传统算法不能有效地获取标签数据的局部信息,提出了一种无需考虑近邻参数的半监督局部稀疏嵌入(SELSE)算法.该算法基于稀疏表示理论,通过求解范数优化问题构建稀疏系数图,并且利用有限的标签数据最大化类间信息,提取高光谱图像的特征.在AVIRIS高光谱遥感图像的Indian Pine数据集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在分类精度和计算效率上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Gabor滤波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SAR图像目标识别方法。首先,在目标分割的基础上,利用Gabor滤波器对SAR目标图像在不同方向上进行滤波,增强目标的局部特征;然后,根据稀疏表示模型,以训练样本特征为原子构建字典,利用稀疏求解算法选择最优的原子集合来表示测试样本特征,进而计算表示系数中非负值的l1范数来判别测试样本。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与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传统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存在的影响推荐质量的数据稀疏性问题和实用准确性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页面的用户偏好协同过滤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在数据稀疏性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算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图像重建中采用稀疏正则化算法时,阈值收缩算子的阈值参数难以选取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自适应阈值收缩算子的稀疏正则化算法。该算法收缩算子的阈值参数在迭代求解过程中根据解的稀疏度进行更新;同时在该算子中引入权重系数,研究阈值算子的衰减特性对图像重建质量的影响;并将该算法应用于电学层析成像的仿真和实验图像重建。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稀疏正则化算法相比,使用具有衰减特性的阈值收缩算子的稀疏正则化算法重建图像的性能指标有所提高。当被测物场的内含物分布较为简单时,采用较大的权重系数;当被测物场的内含物分布相对复杂时,使用较小的权重系数,有利于提高重建图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提出的加速压力算法是对Boone压力算法在解的质量和收敛速度两方面的改进,通过一次移动天线阵,可以完全消除阵元数目个uv采样点处的残差,使得每次迭代的uv分布修正量最大,从而不仅达到减小计算量的目的,而且使优化结果更加逼近理想模型.通过ALMA阵结构的优化与原有算法做了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最后,给出了中国国家天文台正在建设的日像仪干涉阵结构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构造幻方的三种算法,並均有正确性证明。凭藉这三个算法,我们可以构造任意几阶幻阵。  相似文献   

7.
稀疏编码是一种模拟哺乳动物视觉系统主视皮层V1区简单细胞感受野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该方法具有空间的局部性、方向性和频域的带通性,是一种自适应的图像统计方法.主要从稀疏编码的研究意义、数学描述、研究历史、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应用领域等方面对稀疏编码算法进行概述,最后指出该算法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DCS)的重轨干涉SAR形变检测方法.DCS理论利用多次观测信号集的联合稀疏特性和相关性,对信号集进行联合重建.本文将DCS理论引入微波成像形变检测中,并对地基SAR复数据进行处理,利用相位数据检测场景形变,比较压缩感知(CS)算法和DCS算法在降采样条件下的重建结果.CS算法和DCS算法都具有保相性,在幅度和相位图像中可以很好地消除副瓣,成像效果比Omega-k算法好.基于DCS的稀疏微波联合观测系统可以利用多幅场景间回波数据的联合稀疏特性,进一步降低数据采集,实现准确重建和检测.  相似文献   

9.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是稀疏求解中常用的方法,用于噪声影响下的高光谱数据稀疏解混时,其解混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全约束DOMP算法.通过引入广义Dice系数代替内积作为匹配度量准则,更充分地利用了光谱信息,提高了算法的抗噪能力.同时,为了满足丰度的"非负"及"和为1"的性质,对丰度系数进行了全约束,进一步改善了解混效果.模拟及真实数据仿真结果显示,改进算法明显提高了解混精确度,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GMRES方法比较多的运用于求解大型稀疏非对称线性方程组。本文研究具有自适应重新开始参数的简单GMRES算法,该算法具有储存量少,收敛速度快的特征。文章给出了数值试验和数值比较,以表明新算法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DCS)的重轨干涉SAR形变检测方法.DCS理论利用多次观测信号集的联合稀疏特性和相关性,对信号集进行联合重建.本文将DCS理论引入微波成像形变检测中,并对地基SAR复数据进行处理,利用相位数据检测场景形变,比较压缩感知(CS)算法和DCS算法在降采样条件下的重建结果.CS算法和DCS算法都具有保相性,在幅度和相位图像中可以很好地消除副瓣,成像效果比Omega-k算法好.基于DCS的稀疏微波联合观测系统可以利用多幅场景间回波数据的联合稀疏特性,进一步降低数据采集,实现准确重建和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语:本人应邀为《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科技重大项目栏的主持人,希望借助该平台,向学术同仁介绍本人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期让研究者了解本项目进展及研究的意义.2009年,以本人为项目负责人,以苏品刚副教授和周昌雄教授为主要课题成员,与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组建了科研团队,成功申报了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非负稀疏编码算法及其在毫米波焦平面成像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No.60970058)”,这一项目主要在毫米波(MMW)焦平面成像系统成像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软件方法对MMW成像数据进行后续处理,从而得到更高分辨率的MMW图像.主要在基于人眼初级视觉系统主视皮层V1区神经元的非负稀疏编码(NNSC)模型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已成熟的图像处理方法,提出了基于稀疏特征的毫米波图像处理方法.该项目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毫米波成像系统中关键硬件-毫米波成像接收机混频器及成像天线的研制;②建模了一类具有视觉反馈机制的NNSC神经网络模型并实现了该模型的稀疏优化学习;③基于量子信息理论、Retinex理论以及二维经验模式分解、偏微分方程、凸集投影、神经网络非线性滤波特性等算法,提出了一些适用于MMW图像的处理算法;④利用NNSC特征基和最大似然估计法,提出了基于NNSC收缩技术的毫米波图像消噪和恢复方法;⑤结合NNSC算法、图像稀疏表示及超分辨率图像恢复等算法,提出了一类基于组合变换的MMW图像级联消噪和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射频链路开销的同时满足系统高容量需求,提出使用有限射频链路的毫米波混合数模预编码,以实现硬件成本和系统性能的折中。在多用户毫米波MIMO系统下,首次提出基于射频链路选择的高能效混合预编码算法。首先利用预设的模拟预编码码本将原三元耦合变量联合优化问题转变为稀疏数字预编码优化问题。由于问题非凸非线性,接着利用顺序凸近似与分数规划理论,设计一种迭代求解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能效上十分逼近于穷举法并显著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14.
仿效人类的视觉认知过程,提出面向目标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只需从一幅车牌图像就可以恢复目标的细节信息.该算法使用先检测、后重建的思路,通过联合稀疏编码建立目标高低分辨率图像片之间的关系,以目标可以稀疏表示为先验,检测到目标区域后,通过压缩感知重建图像.实验表明,重建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较传统方法约有2dB的改善.此外,还验证了超分辨率重建改善了车牌识别结果,可以消除20%的错误识别字符.  相似文献   

15.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算法:对某个闭合图形区域填充.目前一般商业软件中都是使用了保留版权的工具或者函数库的函数,比如在TC有floodfill(int x,int y,int border),在VC的CDC中有FloodFill(int x,int y,COLORREF crColor),但这些工具或函数仅仅向用户提供了一个接口调用方式,具体实现方法却未曾透露,在网上查找相关文库后也是语焉不详,实际使用时其实用性不好.比如需要渐变填充时,这种函数的用处就几乎不存在.实际上,这个问题涉及到01稀疏矩阵的相关算法.本文拟揭示其实现过程.文章处理过程中以字节表示01稀疏矩阵,填充闭合区域的具体实现过程中分为两步:(1)边界的表示算法(拟以向量法或者双向链表),边界是否闭合的判别;(2)区域内外点的判别算法,主要提供了两种算法:射线法及渗水法;(3)区域填充算法.  相似文献   

16.
准确的流量分类是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的有效保障。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流量分类备受关注,特征选择对于机器学习的分类效果有重要影响。但使整体分类性能达到最优的特征选择子集,并不一定使特定类别的分类性能达到最佳,这降低了分类性能可达到的上限,对此提出基于改进的一对一算法的流量分类模型。首先采用一对一的思想将流量多分类任务拆解为多个相互独立的二分类子任务,分别对任意两类流量进行特征选择和流量分类。所有子任务的分类结果采用Stacking策略结合。实验表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与特征选择算法应用于该模型的准确度较经典模型均有提升。  相似文献   

17.
把通常用于图像处理的CLEAN算法引入到SAR成像处理中,提出一种基于CLEAN的SAR图像旁瓣抑制方法.分析算法流程,比较点目标仿真结果和RADARSAT-1海洋稀疏目标场景成像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成像分辨率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抑制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旁瓣.  相似文献   

18.
在波阵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有限元静力求解的并行算法。该法并行效率高,并能节省大量贮存空间。文章还对算法原理和波阵迭加与消元顺序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对圣维南差分方程组的求解和水闸闸流公式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水闸虚拟河段的算法。首先把整个带有水闸的河网分为两类河段:一类为用圣维南差分方程组求解的实河段;另一类为水闸的虚拟河段。然后对这两类河段分别求出其首末断面水位的线性表示式,再用连接条件得出节点水位方程组。对于节点水位方程组的求解,考虑刭方程组具有高阶和稀疏的特性,因此采用了索引存贮的稀疏技术与稀疏高斯消去法解方程组。从而,为在中小型计算机上求解更大型的河网方程组开辟了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20.
首先定义基于模型的单视图情况下的单应性矩阵、外极线约束和基础矩阵,然后通过对基础矩阵的SVD分析,证明使用经其左奇异变换阵变换过的数据集合可最优地估计一个能解析地确定单应性矩阵的四维参数,并进而计算摄像机内参数阵、三维运动参数和目标三维结构,从而开发了一个基于目标模型的从单视图特征点集进行摄像机自标定和三维重建的线性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