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闻链接”原本是网络新闻使用的编辑方式,纸质媒体——报纸将这种编辑方式“为我所用”后.使厚报时代的报纸在新闻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新闻链接”使知识资讯具有了新闻效应,同时使“旧闻”具有了当下时效性,更是新闻受众对一个新闻事件的评论见解获得了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生活热点纷呈,社会新闻不断涌现的情况下,作为新闻传媒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要真正做出受众欢迎,并符合党的方针政策要求的社会新闻,就必须把握其本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报道社会新闻的“度”上把好关,达到宏扬社会主旋律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石悦 《池州师专学报》2008,22(1):101-102
消费时代的电视传媒版的民生新闻和娱乐新闻,因贴近生活、贴近民众,满足了受众的需求而异军突起,但这只是新经济社会时代媒体“喉舌”功能表现的一种新的形态和方式,这决不意味着电视媒体“喉舌”功能的丧失或过时。新闻媒体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不能弱化或丧失其原本的“喉舌”功能,切实负起“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传者本位”和“受众本位”是媒介新闻传播中的两种理念,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对峙、抗衡和渗透的张力,造成了新闻传播现实语境中各方力量的此消彼长。而在“传者本位”和“受众本位”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不但可以开阔新闻传播的视角和思路,丰富新闻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实现传媒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一、新闻语言主要受新闻事实和受众的制约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想的直接实现,所谓“言为心声”。然而作为新闻语言所承载的传播者的“思维”并不可凭空想象,而要受到新闻事实和受众的制约。从新闻传播的整个过程来分析,就是:事实-〉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接收者。  相似文献   

6.
从受众心理看新闻报道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体面临着空前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在新闻传播的两极,“受众”与“传者”的关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研究“受众”心理,总结归纳他们的新要求、新愿望,有的放矢提高新闻报道水平成为各媒体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环境是一种基于"关系"的新型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需要与之适应的新闻编辑理念。为确保新闻的高质量传播以及新闻媒体的不断优质发展,新媒体新闻编辑应结合实际对自我进行重新定位,直面来自传者与受众、受众与新闻之间关系变革的挑战,应从传受关系理念、市场关系理念等多方面进行理念重构,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使新闻传播效果更进一步,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实现媒体形象的提升和经济收益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8.
时政新闻是媒体重要的新闻资源,特别是党报和电视等媒体,天天都要采集和发布。然而,多年来形成的一些模式,严重地影响了时政新闻的有用性,更多的时政新闻变成了“流水账”、“记事簿”,离读者和受众渐行渐远。因此,时政新闻的创新是一个急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媒体灾难新闻存在的审美误区表现在:忽视新闻的“主题美”;压制新闻的“真实美”;破坏新闻的“善”之美;曲解新闻的“接近美”。对于灾难新闻进行审美引导,既是维护政治稳定的需要,也是满足受众需求的需要。受众获取信息,既出于知识需求和服务需求,也出于新闻审美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宣传”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命题,但一直以来,学界、业界和管理层似乎未能说到一块。地道的新闻宣传是由新闻事实所内含、通过新闻报道所达成的媒体宣传,限于新闻传播范畴,属于致效传播。新闻宣传有新闻信息和新闻价值两个基座、新闻舆论和公共关系两种诉求。必须区别“媒体宣传”与“新闻宣传”,坚持用事实说话。  相似文献   

11.
徐震  李英 《华章》2013,(17)
近年来,民生新闻在呈现出长足发展的同时,一些如内容低俗、肤浅、只重视反面题材等问题也暴露出来。民生新闻该怎么发展,笔者认为,除了树立“民生内容、平民视角、民本取向”以外,对照“受众本位”的要求,电视媒体应在研究受众、了解受众上多下工夫,并以此作为办节目的依据和标准,培养受众,提高受众对节目的忠实度,以此促进节目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衡量新闻报道价值的重要标志就是“新”。注重把握好新闻采写中的角度、体裁、采访技巧等各个方面,在“新”上下工夫使新闻报道达到活灵活现、风格独特,受众欢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受众本位论”强调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对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校报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受众本位论”视野下推动高校校报建设的有效途径包括:坚持党报定位、关注受众需求;扩大传播范围、实现报网联动;加强新闻策划、打响品牌战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媒介素质.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速读”时代已悄然到来。为了赢得生存空间,各大报纸在扩大信息量的同时,纷纷在版面设计方面求新求变。文章通过简析媒体环境、受众需求等变化带来的革新动因,陈述“速读”时代,报纸版面设计所呈现的风格特色,并提倡在坚持新闻本位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媒体的改革进程中,"说新闻"逐渐代替了播报新闻,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说新闻"的播报方式生活化、自然化,如同生活中的朋友向你叙说各种事情,极大地缩短了传受双方的距离。这是观众对媒体的需求,同时也是媒体最大程度吸引受众的要求。本文就从"说新闻"的几个基本要素来进一步探讨这种新兴的节目类型。  相似文献   

16.
从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到时政新闻民生化,中国电视新闻传播观念在不断更新。这一嬗变过程的重要意义在于激发了业界、学界的探索力,促使人们认真审视新闻的本质、媒体的角色、媒体与受众及政府之间的关系,这对于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居民社区化的发展 ,使得新闻传媒中一个新家族“社区新闻”应运而生 ,本文论述当前在我国城市媒体中开发“社区新闻”的必然性、重要性 ,同时阐明报道“社区新闻”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简论新闻线人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闻媒体不断增加和扩容,竞争日益激烈,使得原本有限的新闻资源变得更加有限。怎样吸引受众,怎样在传媒市场上立足,成为了众多媒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闻报道作为媒体竞争的重头戏,其地位举足轻重。如果每家媒体所报道的新闻内容大致相同,就不能体现出媒体的特色,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和竞争力。这就促使各家媒体使出浑身解数开辟新闻源,获得独家新闻,增强新闻的时效性和贴近性,以吸引受众眼球,赢得市场。早在五六年前广东的《羊城晚报》等媒体就采用了悬赏“猛料”和开通“报料热线”的方法来扩大新闻来源,以获得更多的新闻线索。如今,报纸和电视新闻节目中随处可见“新闻热线”、“新闻报料奖”的踪迹。很多普通群众都有过拿起电话,给报社、电视台提供线索的经历,在不知不觉中充当了新闻线人。随着媒体竞争的白热化,线人队伍不断扩大,各媒体都越来越看重这种“信手拈来”的新闻“情报”,千方百计物色线人,精心布设线人网络,想方设法提高其报料的采用率;对线人的争夺也日趋激烈,征集线人和报料的手段五花八门,悬赏也越抬越高。新闻线人的产生和日益流行开始受到我们的关注,新闻线人现象值得大家共同探讨。一新闻线人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角色有人把“新闻线人”定义为那些...  相似文献   

19.
从电视媒体多年来“新闻立台”或“娱乐立台”的媒体实践看,两者皆持之有据,“娱乐立台”功不可没,不宜把“新闻立台”视为整个电视业及其主流传媒的规定动作。电视界和电视业以“文化立台”具有多重现实意义,其关键在于持有文化本色、文化“三量”和文化个性。  相似文献   

20.
在媒体轰炸的时代,新闻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修辞篇章(rhetorical discourse)具有五个特点:计划性、适切受众、动机性、反应性和适切形势。新闻报道符合修辞篇章的特点。新闻篇章的特点是“自我韬晦”、适切受众、反应性和追求说服受众。在全球化的今天把握新闻篇章的特点,有助于提升中国对外报道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