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课主题:我们的朋友:团团和圆圆课次:单元中的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后滚翻的学习,知道“蹲撑、团身、翻掌、贴肩”的体操术语;2.建立后滚翻的动作概念并加以体会,同时乐于向同伴展示学会的翻滚动作,并能展开想象进行创意活动,发展灵敏、协调、平衡能力。3.通过主题式教学,观察、引导和激励学生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愿望和行为。●学习内容后滚翻●教学过程一、导入主题,激发兴趣(预计时间:4’)教师活动教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两位新朋友:团团和圆圆。它们是两只可爱的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它们将要带…  相似文献   

2.
<正> 一、动作要领蹲撑开始,身体重心稍前移,臀部稍提起,身体后倒、低头、团身、向后滚动,当滚动至后脑着地时,两手迅速置于耳侧、并随身体向后滚动用力推撑成右腿跪撑、左腿后伸、坐右踵的半劈腿姿势,左臂前举,右臂上举(见图1)。二、教学难点后滚翻的速度不够,推撑力量不足。三、教学步骤与手段 1.蹲撑开始,快速后倒,两手置于两耳侧,团身低头向后滚动至两手撑垫后再还原成蹲撑。反复练习,逐步提高向后团身滚动的速度。 2.复习后滚翻练习。 3.后滚翻成跪撑。 4.跪撑,左腿后伸成坐右踵的半劈腿姿势,左臂前举,右臂上举。 5.做右腿在前、左腿在后的纵  相似文献   

3.
前滚翻与后滚翻的技巧动作,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发展灵敏、协调和定向能力,为今后学习器械体操打下良好的基础。技巧运动在中小学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可是在初中一年级技巧动作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有68%的同学在滚翻中易犯如下几种错误。一、对动作的概念不清楚,开始滚翻时,不知怎样用力,滚翻不成圆。针对这个问题,我结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在如何解决前、后滚翻的动力问题上,我让学生原地蹲撑感觉一下靠哪个部位发力。有的同学举手说:“靠双腿同时蹬地。”这样从概念上使同学们知道了做前,后滚翻时的必要动力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横箱屈腿腾越采用以下三种教法,就能使学生较快地学会和掌握动作。一、在垫子上练习兔跳(图一)。要求:向前跃起两手积极撑地顶肩推手,接着收腿成蹲立姿势。二、由三步慢跑上板跳起,两手撑低跳箱的近端用力顶肩推手蹲立在跳箱远端、接  相似文献   

5.
后滚翻在小学技巧教学中学生十分喜欢,但完成起来往往质量不高,这与学生初学后滚翻时掌握动作要领有较大的关系。实践中我对后滚翻教学进行了探索,摸索出了后滚翻教学四字要领。即:一压,二触,三撑,四挺。便于  相似文献   

6.
<正>《多种形式的滚翻活动方法》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水平二体操单元必学内容之一。它的表现标准为:能说出所学各种形式滚翻动作的名称;能在游戏中至少展示5种以上的滚翻动作,如,后滚翻成跪撑、后滚翻成蹲撑、连续后滚翻、前后滚翻过障碍、不同支撑面上的前后滚动、前后滚翻组合等,表现出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稳定性以及多样性;在练习中表现  相似文献   

7.
“后滚翻”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四年级的教学内容,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平衡能力、空间感和灵活性。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后滚翻”内容应该在4—6节课内完成。后滚翻教学的重点是后倒团身紧,难点是肩上推手及时有力。  相似文献   

8.
“后滚翻”是大、中、小学体操教材中最基本的动作。它不仅是向后滚翻类和向后翻腾类动作的基础,又是一些成套自由体操的连接动作之一。练习后滚翻既能提高人体的前庭分析器官机能(即对时间、空间感觉),又能培养人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这个动作时,经常出现以下错误: 1.向后滚动时仰头不圆滑,身体各部分未能依次着垫,形成齿轮滚动,不易翻转。 2.后倒移重心慢,臀部后坐远离脚跟。 3.身体松驰,抱腿无力,翻转撑手不及时,肘外张,手撑垫时向上伸腿,完不成动作。 4.两手推撑用力不均匀,造成身体歪  相似文献   

9.
直腿后滚翻是青少年最喜欢的技巧项目之一,它是在后滚翻的基础上将腿伸直完成滚翻动作的,其动作重点是直腿后倒与滚翻成屈体立撑的衔接。学生在初次学习时,容易受后滚翻动作的影响,造成“屈腿”和“摔臀”现象,甚至出现胆怯的心理,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我在教学实践中,根据直腿后滚翻的教材特  相似文献   

10.
<正>一、肩肘倒立单元计划肩肘倒立是小学五年级技巧单元的教学内容,4个课时的学习基本可以完成单元教学,笔者将4个课时安排如下。第1课时:学习肩肘倒立的动作,掌握动作顺序及用力方法,初步完成动作;第2课时:继续练习肩肘倒立的动作,重点解决"立得稳",强调夹肘内收;第3课时:完善肩肘倒立的动作,重点解决"立得直",强调展髋、挺腹;第4课时:考核肩肘倒立动作,建立体操表演意识,尝试创编肩肘倒立创新动作。二、辅教材搭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案例:一次体操横箱屈腿腾越课,笔者在巡回指导学生练习时,发现小光同学没有采用双手撑箱顶肩推手的动作,而是直接跳过了高约1.2m的跳箱,然后踉踉跄跄地跌落在垫子上。笔者急忙跑过去,并迅速召集大家,当众严厉地批评了他,并罚他做100次蹲起动作。听到笔者的批评,小光小声且委屈地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我是  相似文献   

12.
学生能乐于学习和向同伴展示学会的后滚翻动作;叁本掌握动作要领,做出简单的组合动作,提高滚翻质全;发展平街、 协调能力;在练习时与同伴友好的合作。 课时目标 初步学习后滚翻动作,体脸正确的 姿势.发展协调、平街能力。 要求做到后倒、翻替、推手劝作连贯,初 步建立完整动作意识,在活动中与同伴互相 帮助,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重点和难点 重点:后例、 手括肩下。 难.点:翻 臂、推手动 作协调连 贯。 教学内容和措施 一、教学内客: 1.垫上连续做向后滚动的练习;2.背向垫子禅立,双手放在肩上.掌根向 前、掌心向上,做向后滚动、提晋、肩…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技巧:前滚翻,后滚翻。让学生蹲立,低头,用布带从头后绕至双膝后,与另一端结好(布带长约1米,宽约10厘米,钉上粘扣使用更方便),即把头和双膝连结在一起,形成较固定的蹲立“团身”姿式。如图1。其作用: 1.有助于完成“团身”动作。在“后滚翻”中,可避免“头后仰”“直背后倒”等错误动作。 2.可把双手从“抱小腿”动作中解放出来,专心做“推手”动作,解决了双手顾此失彼的问题。用法提示:根据学生掌握动作的进程,逐渐放松绑带,直至完成不用。二、单杠:支撑后回环。方法(一):让练习者在低单杠上做好支撑,然后将跳绳(或其它较牢固的绳子)中段放于练习者腰  相似文献   

14.
技巧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运动项目,它对促进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到了五、六年级,技巧单元内容中出现了联合动作,学生在练习中往往容易出现增、漏动作;成套动作完成有停顿、节奏感不好;姿态不好,缺乏稳定性等现象,从而影响到学生的练习兴趣和对技术动作的正常学习。在此,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以"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后滚翻-挺身跳"为例,对联合动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一、《肩肘倒立经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跪撑平衡》现场课介绍《肩肘倒立经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跪撑平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体操的锻炼价值,使80%的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肩肘倒立经单肩后滚翻成单膝跪撑平衡的技巧组合动作(知识与技能目标);发展腰腹肌力量、提高柔韧性、协调性和身体的平衡、控制能力,并能合理地进行技巧动作组合,掌握自我锻炼身体的方法(能力与方法目标);体验参与运动所带来的快乐,提高合作与探究意识,培养克服困难、树立信心的优良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是肩肘倒立动作的举腿与翻臀、单肩后滚翻的头侧屈与迅速推手;教学难点(女生)是头、手、腰、腿的协调配合。本次课教学流程的设计为:体委集队并清点人数→师生问好  相似文献   

16.
<正>一、背景分析四年级学生具有较好的合作意识,善于模仿,且他们在以往的学习中接触过前滚翻,初步掌握了团身滚动的方法。完整动作教学时,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教学理念,将动作教学与"挑战冲关"的游戏相结合,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增强后滚翻教学的趣味性,鼓励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尝试性学习,逐步领会动作要领、掌握动作及方法,营造互助、互评的合作学习氛围,提高动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直腿后滚翻是人教版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技巧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直腿后滚翻的教学重点是“直腿举腿翻臀”,教学难点是“推手及时有力”。为了能更好地解决直腿后滚翻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对直腿后滚翻的教法进行了探究和创新,通过教学实践检验,我发现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我们对高中生进行直腿后滚翻教学:  相似文献   

18.
<正>不久前,笔者分别参加了宁德市首届体育优质课的评选和体育年会的优质课展示,在指导教师福建省名师阮光清和教研团队的鼓励与帮助下,笔者分别执教了水平三五年级第一课时"山羊分腿腾越"和水平二四年级第一课时"跳上成蹲撑起立转身跳下"两节支撑跳跃课,前者获得了市特等奖。在展示活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高一年级男生的垫上运动“直腿后滚翻”教材一直是个“老大难”,究其因主要是该运动技术难度较大,学生对关键技术“折体”动作不能很好掌握,以至产生畏惧情绪;另外,教学大纲对该教材的规定时数只有五课时(一课时要完成两个教学内容),许多教师深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于是不得不采用“走过场”的教学方式。近年来,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些学校的教师运用“踏跳板”作为辅助器材进行教学,但教学效果不显著。为此,笔者对“踏跳板”进行改革,设计出“两头跷板”的教具,以此作为“直腿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低年级后滚翻教学中,我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双手动作错误是造成完成后滚翻动作质量不高,甚至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使学生尽快学习掌握后滚翻的动作,现在我将后滚翻教学中常见的几种双手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纠正方法作总结,并与同仁共同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