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金融化积累机制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范围内货币资本化和资本虚拟化进程,使得积累得以在不同资本形式上进行,从而形成与金融化相适应的积累机制。在金融化积累机制的作用下,社会积累过程伴随着社会范围内的货币资本和虚拟资本的积累。金融化积累机制包含深刻矛盾,具有内在不稳定性,这不仅会造成积累的障碍,而且会引起经济金融的波动和危机。  相似文献   

2.
基于数字技术的平台经济高速发展,与金融资本主导的资本循环形成竞争与融合,数字平台的核心是流量,金融活动的核心是信用和预期,资本驱动下的数字平台扩张和金融化基于流量、信用和预期展开;金融化中的信用机制促成流量变现,借助平台杠杆效应提高估值预期,高估值通过信用扩张得以变现,进一步吸引用户注意力扩大流量,形成“流量—信用—预期”的螺旋式上升。数字平台扩张和金融化的竞争融合具有多种形式:借助货币化和资本化,金融化实现对数字平台流量的估值与变现;借助内部流量微型循环,数字平台将信用拓展至整个社会网络,对金融化进行完善;最后,数字平台扩张和金融化之间就流量、信用和预期展开全方位竞争。  相似文献   

3.
现代“金融资本”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资本产生了新的特点,可称之为现代金融资本。现代金融资本概念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在资本形态上采取货币资本和虚拟资本两种形式,其资本积累方式是资本家单纯凭借对金融资本的所有权的控制获取一部分剩余价值。现代金融资本的扩张即金融化过程使其在企业内部和宏观经济中占据控制地位,形成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现代金融资本的产生、发展和不断膨胀为金融危机形式的经济危机频繁爆发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4.
国外马克思主义视角中的美国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本次危机的观点的综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在分析美国金融危机问题上的主要差别在于:第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将危机的根源归结为持续性的生产过剩;第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资本主义克服自身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的矛盾出发,讨论金融化的趋势和危机传导机制;第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金融危机具有全球视野,并以此分析金融危机通过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对全球资本积累体系造成的影响;第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通过金融危机批判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分析新自由主义否定自身的趋势.总之,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在金融危机问题上完整和充分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优势.  相似文献   

5.
新帝国主义是全球化金融化条件下垄断资本主义的特殊发展形态.从时间跨度看,新帝国主义孕育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90年代初初步成型,世纪之交达到巅峰,2008年后开始走向衰落.新帝国主义既是全球性垄断、高度金融化虚拟化、新自由主义主导的资本主义,也是“一超独霸、多强拱卫”的美国帝国主义.新帝国主义的资本积累和经济循环建立在高负债、虚拟经济和透支消费的基础上,而这些又高度依赖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金融体系,因而维系其资本循环的纽带,必定会随着美国综合实力的衰退及其国家信用的过度损耗而变得异常脆弱.2020年新冠肺炎的全球蔓延,再次暴露了资本主义治理体系的系统性缺陷,疫情过后人们必定会对新自由主义和现行全球治理秩序进行更加全面深刻的反思.随着美国霸权秩序的加速衰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大,百年大变局的历史进程将会加快.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解决“滞胀”危机,美英等国家放弃福特主义资本积累方式,转向新自由主义全球资本积累方式.这种新的资本积累方式是在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主导下构建的以经济金融化、金融虚拟化和泡沫化、金融资本流动以及金融运作自由化为基本特征的财富再分配和财产转移机制.它激化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了2008年以来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从而宣告新自由主义神话的破产.  相似文献   

7.
金融支持内蒙古能源产业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近年来,能源产业发展迅速,金融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着融资渠道不畅、资本市场规模小等制约因素。分析了金融支持内蒙古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能源产业的特点,提出了创新金融市场,推动内蒙古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中美国霸权的存在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危害,金融危机爆发后改革的呼声持续高涨。在此背景下,美国通过发展经济、主导改革、推出TTIP、TPP协议等途径来维护其霸权地位;但是TTIP、TPP相关协议的推进困难重重,而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加紧金融和贸易相关合作,试图影响全球经济规则制定并摆脱美国霸权控制。在分析美国维护霸权的努力以及遭遇的挑战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短期内美国霸权的维持取决于欧盟的态度和意愿,长期则取决于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发展和合作情况。  相似文献   

9.
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国际资本的高度流动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的钉住汇率制度提出了挑战。在资本市场日益开放的条件下,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不利于维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会降低国内企业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不利于保障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钉住汇率制度是导致东南亚国家近年爆发货币与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国应对现行的钉住汇率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形成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为保障我国的金融安全提供适宜的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10.
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技术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在全球价值链中,发达国家的企业处于价值链的高端,控制着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并实行全球采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接收简单的包装、组装,或低水平的来料加工,来样加工。其利润的主要部分流向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却只能从中获得瘠薄的利润。尽管这是一种极不合理的现象,但发展中国家愿意参与其中,通过全球价值链,学习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管理,全球价值链也为其提供了提升生产经营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通道。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企业在资本、技术、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与跨国公司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加入WTO及全球价值链对我国企业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国企业只有在全球价值链中学习、创新,才能跻身于全球价值链的高端。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观的转变,"华盛顿共识"逐步演变为"后华盛顿共识"."后华盛顿共识"强调金融领域甚至是经济领域以外的因素.从一个国家自身的利益出发,金融市场是否具有效率优势,最终的评判标准是能否动员国内储蓄并促进国内的资本形成.开放经济中,这种效率优势应该是在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中所体现出来的优势.这不是传统理论中的政府与市场机制效率的比较,而是一国内部市场因素与非市场因素结合以后,与其他国家所进行的效率比较.由此,在金融发展战略中强调市场与政府的互补关系,就是很自然的事.  相似文献   

12.
“金融泡沫”的实质是融资过程中存在的生息资本积累超过现实资本积累部分而出现的虚假资本成份;“金融泡沫”的表现形式是金融工具超物质基础发行和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历史的来看,“金融泡沫”的膨胀、收缩以至破灭是与信用、金融资产交易、生产流通活动的扩张与收缩的循环联系在一起的,并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向,有其一定的规律性;现实的来看,它的变化随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又呈现出新的特征。在改革开放中控制“金融泡沫”,保持“金融泡沫”适度,应从金融工具创造和金融资产交易两个方面入手,控制生息资本积累和金融资产价格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13.
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大力推进金融深化发展战略,其目标要点是上海金融业的超越式发展和深层次推进;具体内容为加速发展和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开拓和培育金融市场体系,开发和改善金融产品系列;具体操作思路为以金融市场建设深化为先导,以资本市场建设深入为重点。在实施这一战略的过程中,应注重金融深化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多样化、金融政策调整以及金融改革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二元经济转换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实行政府主导的工业化赶超战略来加快资本积累、吸纳剩余劳动力、促进经济的全面增长与发展。然而实行这种资本短缺下的非资源禀赋性的发展战略,势必导致政府对于要素资源配置的干预与主导,衍生出政府对市场的替代、企业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等经济现象,形成不能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非市场化的资源配置,进而形成中国的资源浪费。因而,中国经济的资源节约,需要更深入的市场化来解决。  相似文献   

15.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全球化带给中国的不仅有机遇,更多的是挑战。探讨金融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述我国金融业如何通过加强金融市场监督,稳定地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同时又保障金融稳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美经济失衡具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即账户失衡的同时国际资本大规模地流动。在贸易自由化与金融自由化共同作用下,各国之间的物质循环与资金循环更加规模化,全球金融结构和生产结构的不对称性也更为明显。美国逐步形成金融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而中国则逐渐形成出口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此背景下,美国与中国之间金融—贸易循环机制使得双方经济依赖程度加强。  相似文献   

17.
金融垄断资本为控制全球化生产链而推动跨境资本流动,导致国际金融体系呈现出中心-边缘的结构特征。银行业作为跨境资本流动的重要载体,对其国际业务的集中度和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分布的分析验证了中心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的支配性作用。支撑此结构的关键在于不同地位国家资产组合的配置差异。美国基于其货币的特殊地位提供安全资产并持有非中心国家的风险资产,得以在经济增长时期享受风险资产的超额收益。美国金融霸权主导下体系的不对称性难以提供高效公平的跨境资本流动争端调节和监管机制。为了摆脱现有不平等的国际金融体系并捍卫金融安全,非中心国家首先需要进行金融体系改革,破除对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的迷信并重拾金融主权,其次需要强化金融监管。中国需要在国际合作中发挥领导作用,推动新型国际金融体系的建设,同时在国内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遵循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金融安全治理水平,从而统筹国内外金融安全治理,保障国家金融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一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明确指出了货币资本的重要作用,马克思说:“无论是社会地考察还是个别地考察,——要求货币形式的资本或货币资本作为每一个新开办的企业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推动力。”无论是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还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货币资本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启动器。货币资本充足,经济发展迅速;货币资本缺乏,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发展中国家在半个世纪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就是由于资本形成不足引起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8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金融市场遭遇重挫,彼时刚出海的QDII即遭受重挫;三年后,在全球政府难以刺激本国经济、保持良好财政状况下,由政府牵头主导的债务危机再次让全球资本市场陷入了一场股灾之中,这让2010年重拾信心的中国QDII产品再次陷入了黑色领域。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货币视角论证了在资本主义货币供应的无限性与货币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有限性矛盾下自然资本必须向货币资本持续转化这一核心观点,揭示了资本主义货币资本耗费和破坏自然资本的内在动因,并从货币核算规则、货币无限发行、债务货币三方面具体论述了自然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批判了货币资本主导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而且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