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针对番禺大石特有的灯芯草艺术文化进行研 究,发现灯芯草之美,对灯芯草艺术形式进行深度开挖和利用,让本土艺术文化走入美术课堂,提高灯芯草文化的影响力度和 广度,更进一步地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本文从灯芯草的历史 文化之美、手艺之美、传承之美、创新之美等方面发现灯芯草的 美,从而更好地把本土文化融入我们的美术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2.
论设计美学中的"三美"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设计美学涉及功能之美、科学之美与技术之美。功能不仅是实用功能,亦包括人们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因此功能美的因素,一方面与材料本身特性的发挥联系着,另一方面标志着感性形式本身符合美的形式规律;科学与艺术是密切相联系的,科学家亦在探求美;技术美界于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它通过工艺材料、形式和功能三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语文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语文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语文不仅是一个学科,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缩影。语文教育要让学生从枯燥的文段训练中解放出来,用语文的眼光感悟文本,品味语文之美。语言之美,美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4.
诗歌是意蕴、声韵、形式三美的统一,翻译中国古典诗歌要体现“意美”“音美”“形美”。“意美”属于深层审美,传达诗歌的意韵之美就要深入挖掘原诗的意旨,这是翻译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实现“三美”的完美结合是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以美学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对林黛玉“情情”之美加以阐释,即“情情”的自然之美、极致之美和悲剧之美。“情情”的自然之美,阐释了林黛玉“情情”具有禀赋的特质,是“情中之情”;“情情”的极致之美是“情情”在与现实发生冲突时,表现出至真至诚的深情之美,是“情外之情”}在“情情”的悲剧之美中,借助西方的悲剧理论展现出“情情”的升华和超越现实的崇高生命力,是“情上之情”。  相似文献   

6.
说起美,大家自然而然会想到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你可能不会想到,数学之中也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美,正如人们常说的“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相似文献   

7.
孙晶  阮智 《教育与职业》2004,(21):75-76
蒙古族民歌流行非常广泛、音乐丰富、内容体裁多样,是被人们所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它的那种朴实的美、生活的美、生动的美是可以视为艺术之美的最高境界了。  相似文献   

8.
在王国维心目中 ,“古雅”之美就是指“时空之美”。艺术的“时间之美”有两层含义 ,一方面是指艺术作品中的节奏、韵律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家个体生命的存在感 ;另一方面 ,则是这个作品产生的历史感、年龄感。艺术的“空间之美”也有两层含义 ,一方面是指从作品中所体现的“神”“气”的氛围氤氲的“虚无飘渺之域”的审美境界 ,另一方面是指艺术家的修养、风格的高远。前者是生命的存在 ,后者是生命的自由。在艺术中 ,时、空之美的关系是统一而相互转化的。这就是“古雅”的本质 ,也是艺术美、形式美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从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和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三个方面来探寻大学生对于"美丽中国"的践行度。践行情况表现出性别和年级差异,女生和高年级同学的践行度高于其他。因此,建议通过学校教育宣传、管理监督,学生自主认知、学习、实践等方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美丽中国"践行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从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和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三个方面来探寻大学生对于"美丽中国"的践行度。践行情况表现出性别和年级差异,女生和高年级同学的践行度高于其他。因此,建议通过学校教育宣传、管理监督,学生自主认知、学习、实践等方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美丽中国"践行度。  相似文献   

11.
在美术教学中。审美化教学是指达到审美水平的教学。是在达到目的型、伦理型教学意义以后的又一新的理想追求。本从美术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互动结成的“关系”三个要素来分析,进一步阐明教的典型形式——表演,学的典型形式——自由游戏。教学互动之美——对话。这三种典型形式。对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美是人类最原始的渴求,即便是学科教学中,教师也在潜意识里对美之艺术的渗透进行追求,这些都通过教学的内容、结构、方法、情感、节奏、语言等诸多方面体现出来.可以说,美只是知识表达的一个艺术化的形式,提高了知识的可观度,也吊起了学生学习的“胃口”,在学中赏,在赏中趣味地学.当然,以美的艺术形式表现知识的方法不是人文艺术等学科的专利,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教师亦可以以这种美的形式传道、授业、解惑.  相似文献   

13.
"生生之美"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源和中国艺术的核心。坚守传统的汪曾祺在小说创作中,独抒性灵,化生意境,文行水流,放荡不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努力实现"生生之美"的美学追求,小说激荡出生气流衍、包容和合、自由通达的生生之美。  相似文献   

14.
在艺术教育上,丰子恺以艺术普及作为“入门之道”,以“纯正之学”作为艺术教育的核心,二者共同引导大众走向审美的人生,首先迭致“器”的层面的生活美化即生活艺术化,进而实现“道”的层面的精神提升即人生艺术化。  相似文献   

15.
“尚中”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哲学内涵,具有方法论意义。在书法艺术中,“尚中”思想的运用主要表现在讲究中锋用笔、中宫的灵活运用、中和之美的推崇等方面,从而使书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是各级电视媒体的骨干节目。从美学角度审视电视新闻应加强对自然之美、形象之美、逻辑之美、形式之美的追求,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把电视新闻做得更好看,以吸引更多的受众,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常青 《文教资料》2011,(4):99-100
中国戏曲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为世界艺术增添了新的光彩和血液,尤其是其流露的中和之美,更是华夏民族美学意识的独特体现。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渗透的结果,也是中国人在情感节制基础上对内在和谐追求的表现,更是华夏文明中对母性情结依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8.
三尺讲坛是广大人民教师辛勤耕耘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教师如同燃烧的红烛,奉献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同时也为教育事业创造出无限的教学艺术之美。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之中,尽管有声教学语言占有着主导地位,但只有与无声教学语言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此所谓"无声胜有声"。本文从无声教学语言的教态美和板书美两大方面赞颂教学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最为珍贵的瑰宝之一,其深刻的思想主题正是借助其完美的文学语言来表现的。《红楼梦》的语言具有修辞之美、纯真之美和个性之美,已达到了我国古代白话小说语言艺术的顶峰。  相似文献   

20.
数学之美是隐蔽的、深邃的美,是感性与理性交融的美,看似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枯燥乏味的公式图表,其实都蕴含着美,即本真美、诗词美和绘画美。王元教授(华罗庚的学生)也曾说过:"数学的评价标准和艺术一样,主要是美学标准。"本文以此为经络,结合数学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法阐述数学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