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要上好课必须要先备好课,在备课中我们常会对课堂进行预设,并且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我们的课堂预设会越来越贴近课堂实际.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可能有哪些解法,经常都是教师可以事先准确预设出来的,因此也就提高了课堂的可控性.但如果教师的预设失败了,结果会如何呢?其实,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如果预设失败,有时候不但不会对数学课堂造...  相似文献   

2.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研究并实践着的课题。它应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完整实现教学目标,动态生成师生教与学的智慧,关注师生双方生命的健康发展。要做到这四点,功夫不仅在课堂,更在课前的备课。为此,笔者对有效教学中的备课提出如下几点思考。一、教师眼中不能没有学生——备学生备课要备教材.这一点大多数教  相似文献   

3.
教师备课,一般包括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学法,特别是备教师自己。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而言,除了备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课堂实验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生探究学习预设到课堂中来。  相似文献   

4.
张丽华 《学周刊C版》2010,(10):181-182
备课是教学全过程的基础.它是教师职业中最习以为常的,然而又是最为重要的工作.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的对象千变万化.要把教材中的知识变为学生的财富.使学生喜欢你讲的课,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做认真的准备——即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备课要认真做到“八备”,即备教学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备教学手段、备课堂提问、备板书设计。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果说上课是关键,那么备课是基础。怎样备好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现象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不符。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预设,而由于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开放性较强,在长时间的新课程理念浸润下,学生的学习更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个性,学生在课堂上所体现出来的思维经常出人意表,超出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预设,那么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出现这样的情况正常吗?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教师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呢?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堂预设与生成作出一些追问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现象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不符。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预设,而由于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开放性较强,在长时间的新课程理念浸润下,学生的学习更具有自丰性、独立性和个性,学生在课堂上所体现出来的思维经常出人意表,超出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预设,那么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出现这样的情况正常吗?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教师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呢?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堂预设与生成作出一些追问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初三化学授课时间短,教学任务紧,学生的时间、精力有限,提高课堂的时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结构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一、做好"三个转变"1.备课的角度要变,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备课中要正确处理好备课中的"备教材"、"备学生"、"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三者的关系,我觉得相对于"备教材"而言,"备学生"、  相似文献   

8.
刘云 《学周刊C版》2011,(12):104-105
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客观地评价了对于教师在课堂细节处理时要让肢体语言为教学内容服务,让多媒体更多地为教学内容服务,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教师自身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提高。只有我们在备课中注重了这些细节的思考,在课堂上面对学生时才能真正地让他们享受45分钟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初中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趣味性很强的科目,具有很鲜明的学科特点。这就要我们教师自己预设充分、目标掌握明确,在备课时必须多下功夫。精心备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做好课堂预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就像一个"磁场",它吸引着学生进入一个充满问题、充满思考的环境,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历史。  相似文献   

10.
教学同工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需要依仗两个积极性,做到教学同工。研究语文教学,应同时注意教学双方的作用和需要。一、备课应注意学生的需要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为了搞好教学,教师课前需要熟悉教材做好备课,包括明确教学任务,规划时间安排,准备教具器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教师做这些工作的意义,应该说并不在于满足教师本身的需要,而主要是为了照顾学生的学习需求。就这个意义说,教师的备课不仅要考虑教学任务和课堂组织,也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的思想基础和学习发展潜能。备学生,主要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注意发现他们学习新…  相似文献   

11.
预设与生成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有充分的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常常会得到一些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或提问,也会出现无法预料的结果,让教师措手不及。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前瞻性的准备——预设。而生成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习、碰撞后的新火花。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巧妙地预设,促进课堂动态生成,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作为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要做的首要大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让学生真正有所获,就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有时间、有动力去学习、去思考.至于如何操作,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备课备出差异,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带着兴趣来上课,这主要还是看教师在备课时的功夫.备课太简单,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就会出现上课无聊、不起劲的现象;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就根本听不懂,跟不上.这就要求备课备出差异,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浅显到深刻.只有认真备课,深钻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3.
优化课堂结构、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智能发展,是每位老师经常思考的问题,在此,我简述提高课堂效率的两点做法. 一、教师的"有效"引领 1.精心备课,做好课的预设,设计好教学流程 课前备课,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和已有经验,巧妙设计问题,引领学生自学教材,找出知识的增长点,寻求课本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点,适时引导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体会化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师要注意知识的相关点,广泛涉猎资料,精心备课,做好课的预设,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还有如重难点怎么突破,利用什么教法,使用哪些教学辅助手段等.都要考虑到位,做到胸有成竹.  相似文献   

14.
现在很多老师为了上一节精彩的课会花去很多时间备课,磨课。但是再怎么雕琢过的课往往还是因为听课学生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效果,甚至跟上课老师的预设有很大的差距。这是因为我们在备课时只是关注于这节课的内容,而没有很好的把学生的因素考虑进去。换句话也就是没有备学生。而学生的各种因素往往会影响课堂生成。因此我们在备课前应该先备学生。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各环节连续活动的整体,师生课堂上的活动只有依照精心设计的教案的思路进行,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否则,容易引起教学上的随意性,出现思路混乱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做到课前既备大纲、教材,又备学生,精心设计、认真编写教案,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是应该首先肯定的。当然也有少数教师因没有认真备课,草率走进教室而陷于窘境,这里且不谈这类问题,就是认真备课的教师课堂上也会经常遇到“冷不丁”的问题而感到棘手。特别是在外出听评课中,也常遇到这种情况,弄得上课教师大不自在,影响讲课效果。要解决此类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备课时要有进行课堂“随机教学”的准备,并且善于“随机处理”。这与我们所倡导的认真备课,认真编写教案并不矛盾。  相似文献   

16.
正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是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一个中心。在高效课堂的实施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谋求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效课堂的本质要求。一、从教学设计入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在备课中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备学生。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点",还要关注学生的"特殊性"。在教学方案设计中,我们要努力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充分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据此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思维的差异性,使教师的教学适应学生的学习,做到了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特别注意目标的分层。在充  相似文献   

17.
精心的教学设计,并不一定有顺畅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是教师在备课时预料和设想不到的,这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可能会使课堂教学陷入尴尬的局面,也可能使课堂教学升入高潮,教师要稳妥的处理课堂中突发事件,才能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的开展。那么我们只有化险为夷,才能让意料之外的生成比预设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充分把握教学文本的内容。也要充分考虑到课堂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备课文和备学生。然而,语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很多时候,课堂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要想让遗憾少一些,就需要语文教师具有深厚的语文功底与应变的机智。  相似文献   

19.
穆晓炯 《现代教学》2006,(12):17-18
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有的是教学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所引起的,更多的是学生活跃的思维常常会超出教师备课预设的范围。在遇到这种突发情况时,教师及时地作出反应,很好地应对处理这些突发事件,无疑是教学的基本功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在课堂中,教师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随时出现不在教师预设之内的问题和答案,不断生成教师所不知道的领域和知识。学生会唤醒教师的思维盲区,涉及教师备课时没有想到的问题,对教师不感兴趣的内容却超级热情,常常出其不意地引导教师重新思考,不得不听取他们的意见,改变预设环节,跟着他们的思路去教。学生的反馈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思考新的教法,这些也扩展了教师的思维和视野,不断逼着教师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和处理突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