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呢?和谐的课堂,必然是气氛热烈伴随着较高的教学效率;和谐的课堂,是师生互相尊重、平等交流的场所;和谐的课堂应该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应该具有人文精神。和谐的课堂一定还是快乐的课堂,师生都在享受着教学的过程。我一直在英语课堂上不断努力实践着"和谐"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喻峰 《考试周刊》2009,(18):115-116
体育课堂的和谐在于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关系的和谐,目标的一致,师生须共同努力、各负其责。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和谐,建立和谐的体育课堂环境是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任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3.
正高效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而和谐的课堂是"静"与"动"辩证统一的。所谓"静",指的是倾听,包括师生间的相互倾听、学生间的相互倾听;所谓"动",指的是善于表达,包括教师的精确表达和学生的积极表达。传统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养成的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的陋习一时还难以根除,笔者认为这主要由于我们课堂教学中对倾听、表达、质疑的处理还不合理。前不久,笔者担任县初中历史优课评比活动的评委,听了几位教师的比赛课,课题为人教版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师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确有了许多新变化,课堂焕发了生机。但在师生互动的方式上,仍然存在不和谐的因素——不能正确处理四种关系,导致"此"与"彼"不合,"动"与"静"不适,"质"与"量"不分,  相似文献   

5.
<正>"高效课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就要求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传输和交融的课堂,师生间融洽的情感会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还应该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师生共同探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以融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教育改革日新月异,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6.
笔者经常听到一些初中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相处,出现师生关系不和谐的情况.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师生交往顺畅,则师生关系和谐;反之,师生交往堵塞,则师生关系紧张.为了师生关系和谐,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师生交往.师生交往在教育教学上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诚如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的许许多多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  相似文献   

7.
于梅芳 《教育探索》2021,(10):20-23
中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边缘人"出现在自主学习中、师生互动中以及小组活动中."边缘人"的产生是由于师生位势差存在、学生理解力不同、课堂氛围不积极造成的.为促进这类群体主动参与课堂、积极转化,需将课堂教学中的外生力、内生力和黏合力这三大内驱力相结合,构建中小学数学课堂中"边缘人"的转化路径.从外生力上看,要分层组织教学内容,交叉运用教学方法,反馈教学评价过程;从内生力上看,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效率;从黏合力上看,要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社会需要和谐,体育课堂同样需要和谐。但当前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和谐,如传统的"指挥式"、戴着"自主"帽子的全面"自由"的放羊式体育教学模式,师生关系紧张,教学评价单一,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合理等,正是这诸多的课堂不和谐因素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构建和谐的体育课堂,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成为体育教师的首要责任。  相似文献   

9.
正曾经的校园,总回荡着师生对双方的抱怨。学生说:"上学好累,上课好辛苦,我喜欢课间十分钟……"老师却说:"孩子们心不在焉,课堂知识难以当堂消化,课堂氛围压抑……"而今的校园里,却见学生热爱课堂;我们当教师的走进学生中,也能感受到一种和谐的现代化课堂模式的生成,这就是课改的魅力。在2009~2013年这段时间里,我不断地追逐改进课堂的构思和想法,并不断让学生能够理解这种全新的学习方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上师生的交流活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最新的课改提出了"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课堂概念,这一概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和鼓励学生,注重锻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求学生对教师做出积极回应,主动参与到课堂交流活动中来,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课堂教学达到其应有的效果。然而,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上,交流活动仍然存在一些误区,降低了课堂交流的效率,未发挥出课堂交流活动应有的效用。因而需要教师采取提升学生参与度、提高教师提问有效性、构建交流氛围、控制好交流过程等策略,有效走出相应误区。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的大多数课堂教学中,“无效倾听”现象比比皆是:学生不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教师不耐心倾听学生的回应;学生不屑于倾听其他同学的解释;师生更不注意倾听文本的内容.整个课堂就在这样的一个怪圈中进行,你不听我,我不听你.师生和谐的关系被打破,那种动态的、生成的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奢望,师生间的对话交流和思维碰撞形成的教学资源流失殆尽.因此,提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有效倾听策略,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平等地位以及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学为中心"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优化策略有:以经典内容为主题,展开师生课堂互动;灵活设计导学问题,激发学生互动兴趣;营造和谐互动氛围,推动师生深度互动;优化互动过程评价,提升师生互动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而产生的一种动态关系,强调的是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但是据调查表明,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存在着"病态对话",是一种非正常的师生互动关系,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本文扼要分析了小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的"病态对话"现象及其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并提出了消解策略,以期纠正不正当的师生互动,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引言一直以来,很多英语阅读课就是学生在教师要求下被动地做练习,如回答问题、判断正误等,其主观能动性受到了限制。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间缺乏交流互动,相当多的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对英语阅读课逐渐失去兴趣,从而导致乏味低效的课。"和谐互助"作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在部分学校开展,是一种由学生和谐参与、互帮互助的  相似文献   

15.
一、营造和谐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九年级学生由于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压力,导致他们思想负担过重,上课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影响了他们上课的效率。所以,我在进行复习的过程中积极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被重视,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第二,充分利用体态语对学生进行鼓励、赞许,并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让学生目标明确、充满自信;第三,课下要多与交流,了解学生内心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消除心理上对中考的“恐惧感”。这样不仅增进了师生感情而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已逐渐走进课堂。生生、师生之间交流增多,距离拉近,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这是非常可喜的。但稍作注意我们也会发现合作学习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废话连篇,离题万里”“争执  相似文献   

17.
从学生生命的本真存在这一视域出发,建构课堂审美文化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理想追求。美,以和谐的感性形式肯定和确证人的自由精神从而引起人的情感愉悦,美即自由和谐。课堂审美文化中的自由与和谐分为三种:一是学生的主体自由,集中表现为"智慧";二是师生主体间性的互动自由,其核心在于"对话";三是学生的个性自由,是学生返观自身时与自我镜像之间的和谐,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愉悦"。由此就演绎出了课堂审美文化内涵的三个维度和要义:智慧、对话、愉悦。  相似文献   

18.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互动活动,无论是课堂上,还是日常生活中,师生之间是否有高质量的沟通,直接决定了教师言传身教的效果和课堂教学的质量。这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师生之间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导致的。简单分析了当前中学语文课堂师生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实施有效师生沟通的策略,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2019年11月,在区音乐研训一体化项目的培训活动中,我有幸观摩了来自义乌的省教坛新秀付菲菲老师执教的欣赏课《波斯市场》。课堂中流畅的教学环节、和谐的师生互动、巧妙的道具运用、创意的师生表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背景下,我认为应该着力打造以学生音乐素养发展为目标导向的生本课堂。而付菲菲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正是充分体现"儿童为尊"、"音乐为本"教学理念的优秀课例。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整合。和谐物理课堂营造宽松、民主、合作的课堂环境。和谐物理课堂建立了师生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和谐关系,增强了学生与学生合作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