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数学复习课“难上”是公认的。对教师来说,要在有限的40分钟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还要进行相关的基础和拓展训练,点多量大;对学生而言,所复习的知识已没有新鲜感,再加上需要完成各类巩固练习,题多新意少。传统复习课中常常看到教师不厌其烦地将例题教学时的重点再次一一强调,基础题、巩固题连着拓展题,题题扣着“重点”,教师讲得辛苦,  相似文献   

2.
<正>传统高三地理复习课存在着教师讲得多,学生动得少,课堂效率不高的缺点,容易使学生陷入"题海战"之中。笔者在近年的高三地理复习课中尝试"一题复习法",效果较好。"一题复习法"是指在高三地理复习课上,对于某一主题内容、某一章或某一节内容,围绕复习目标,创设一个情景,通过对情景素材的不断挖掘,从而设置一组问题,让学生在对一个个问题的思考和问答中不断复习知  相似文献   

3.
许多教师很想做到高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复习.所有的教师都知道,怎样复习一堂课,成败在于教师上课开始10分钟的教学情况,因为这10分钟直接制约着整个一堂复习课教学.我在上数学复习课时,往往采用的上课时开始10分钟先用基础题来引导,从解简单基础题入手进行复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之前学过基础题,从而收到了不错的复习效果.现将这种方法介绍如下:一、当前的教学中用基础题引导是很有必要的当前,对于一堂复习课前10分钟的教学,很多数学教师一直的做法往往是提问现成的概念、定理或用图表来概  相似文献   

4.
一堂科学合理的复习课,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增强学生求知的主动性。下面介绍的是我一堂复习课的做法,供大家参考。教学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一册第97~98页复习第1~5题。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复习课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如果复习足够充分,学生可能会终身记住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在复习课中,我们应该讲究策略,使课堂充满智慧.本文从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出发,谈谈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小策略.一、"题组反思"法典型题组是复习课的教学重点,难度与综合性都略高于前面的新授课.题组设置得好,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自然提高了学生对复习的期望值.以"题组"情境的方式呈  相似文献   

6.
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归纳和综合应用的能力。然而,很多传统的初三化学复习课的做法是先系统复习知识点,然后做题、考试、讲题,学生往往成为做题机器,从而导致复习效率低下。本文试从把握好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引导学生在复习课中构建知识网络、运用思维导图发散迁移知识体系和重视实验在复习课中的地位等方面对初中化学复习课进行探讨,以期和同和行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7.
复习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第44—49题。复习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会解答求平均数的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过程:1.找一找下面各题的数和相对应的份数。  相似文献   

8.
复习课练习设计刍议刘宜春复习课的练习设计,应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即从纵向去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从横向去沟通相关知识的联系,达到培养学生整体思维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的目的.一、基本训练题必须具有概括性基本训练题是指复习每章节(或单元)概念的习题....  相似文献   

9.
郑心合 《教育文汇》2013,(20):44-44
初中生物复习课怎么上才好?长期以来,我基本是采用自己归纳整理或让学生背书、做现成模拟题的办法复习。这种方法用久了,学生很厌倦,复习效果极差。上学期期中,我决定转换一下复习方式,让每个学生当一回“老师”,要求他们围绕已学过的三章内容,在30分钟的时间内出10至15道题,题型不限,最后评出不同层次的好题。  相似文献   

10.
及时复习巩固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我将每周一定为复习课,专门复习上一周所学内容。在上复习课时,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抽题回答法备课时将所要复习的内容按知识点设计成专题写在纸条上,每张纸条上只写一道题。上课时让学生自己来抽题,然后到黑板上写出答案,再由教师讲评。由于抽题的未知性较大,题目难度不宜过  相似文献   

11.
新教材中的向量知识内容丰富,融思想性和工具性于一体,它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已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在2003年高考数学试题中,直接或间接考察运用向量知识的题就有三道,可谓是一次"闪亮登场".对向量部分的复习备考,如何达到知识与能力双丰收,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认为,要把学生真正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教师应舍远求近,立足课本,充分利用教材中那些知识与方法蕴含丰富的题,挖掘其潜在功能,如进行一题多解、多变等.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系统地复习知识;另一方面,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复习效率.下面,是我在向量复习课中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2.
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重要环节,毕业班的数学复习课更是举足轻重。然而纵观当前教学现状,情况令人担忧,大部分教师认为复习课就是做题目,成绩的高低就是复习质量的优劣。普遍存在两种不良现象:一是不会复习,常常“满堂灌”,从概念到公式,从计算到式题,喋喋不休滴水不漏。二是形式单调,大搞“题海战术”,从课堂到课外,从白天到黑夜,大题小题难题易题题题不止。这样复习下来,教师教得疲惫,学生学得受罪,以至产生“高原反应”:学生不再对数学产生兴趣,在复习中成绩反而有所下降。针对这些现象,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让复习课重新…  相似文献   

13.
如何上好复习课既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目前,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在复习工作中要么简单重复,画线圈点;要么把自己投入到题海里,缺乏创造性的复习,加重学生的负担。复习时采用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进行复习,能起到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减少复习时间、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复习课教学应注重一个"串"字,通过串知识点,使知识连成片;通过串"典型图形",使知识的紧密度更高;通过串"试题的关联题",使分析试卷更有效。精选习题,拓展提高,达到一个"活"字,选取能够一题多变、一图多换、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的题目让学生去研究,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达到提升数学复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在上复习课时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目前,教育教学改革风起云涌,尤其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对复习课的探讨相对较少。纵观当下中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大多是走"旧知回顾——巩固练习——单元考试"的熟路,教师领着学生泛泛地回顾基本概念、公式、性质、定理等,而后再进行一一对应的巩固练习。这样貌似落实了双基,实则是低层次的"一法一题、一点一题"的框式训练,一旦抛开既定的知识背景即无所适从,能力的培养严重滞后,使学生陷于题海中不能自拔,教师也累得唉声叹气。无疑,这与当今的教育改革极不适应。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复习课教学的做法,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复习课中,选编好例题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每一节的教学效果。怎样来选编这种课型的例题呢?首先,必须根据各个阶段复习的内容和侧重点而定。但是,不论是单元复习、期末复习、还是毕业总复习,在选编题例时都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一)概念性强。选例要重视基础,基础离不开概念。学生只有理解了概念的内涵,才能准确地把握  相似文献   

17.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的感觉。的确,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使学生觉得有“新鲜感”,又不像别的课那样有章可循。进入复习阶段,基本上都是复习旧知识,如果教师终日埋头于复习题,练习册,测试卷之中,学生埋头作题,教师埋头批改,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一天下来,教师精疲力尽,学生无精打采,对复习题特别不感兴趣,认为枯燥乏味,认为做题很累。那么,如何让上好数学复习课呢?  相似文献   

18.
复习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更明确加、减、乘、除的应用,能根据它们的意义。通过分析弄清题里的数量关系,正确判定用什么方法计算。并在对比中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复习过程: (一)口算式题、应用题基本训练。(略)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 ,而复习则是巩固知识 ,提高智能和拓宽思维的有效手段。在中考复习中 ,语文科的知识具有多层次、覆盖面广的特点 ,采取机械的重复学习或简单的找漏补缺是不能奏效的。近几年来 ,笔者采用“目标教学法”进行中考语文复习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分块检测 ,获取信息。把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归纳整理成几大板块 ,复习每个板块前 ,设置适量的检测题对学生进行摸底考查 ,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检测题要有针对性 ,要求学生掌握什么、掌握的程度 ,要在检测题中体现出来。例如“语法———句子”这一…  相似文献   

20.
应试教育下,学生对知识的联想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有一定欠缺,尤其是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如何让学生的答题思路更加清晰,是高考复习需要攻克的难题。由此,我们探索出学生说题这一途径,让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以新的方式对高中的政治知识进行有效复习,并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