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教学中有一个常见误区是重活动轻结果的“活动导向”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可能导致学生“只动手不动脑”,UbD理论的宗旨是以学习目标为起点逆向设计教学,促进学生达成有意义学习、深度理解、迁移运用,契合新课标倡导的课程理念。文章基于UbD理论,就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内容制定“测定水稻的耐盐性”项目化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理论以“促进学生真正理解”为目标,倡导以单元为单位、以“目标—评价—活动”的模式进行逆向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建构有意义的知识结构,发展核心素养。基于UbD理论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明确预期的学习结果,二是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三是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笔者基于UbD理论的核心理念建构了以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流程,并以初中数学“二次函数”单元为例,做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3.
UbD学习理论是一种以理解为主的学习模式,也称“逆向教学设计”。文章以贵州织金洞为例,将UbD学习理论引入“常见地貌类型”一节教学设计中,并建立评价体系进行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4.
抽象难懂的地理概念会给教学目标落实增加难度。UbD理论意为“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通过逆向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建构学习方法。本文以“海水的运动”为例,应用UbD理论进行逆向教学设计和实施,实践表明有利于促进地理抽象概念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UbD理论的初中化学项目化教学要求教师设计以大概念为基点的项目化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体验具身学习和深度思考,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基于UbD理论的初中化学项目化教学设计模式:在进行初中化学项目化教学设计时,依次确定实践目标、确定评估证据、进行活动设计;初中化学项目化教学模式实施时,师生需合作实施项目活动,并共同进行项目评价与反思。基于UbD理论的初中化学项目化教学的实践路径:遵循学习逻辑,科学设计初中化学项目化教学活动;重视证据获取,明确初中化学项目化教学评估内容;拓展学习宽度,构建初中化学项目化教学的进阶模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整体教学观念,论述以“终”为“始”逆向进行项目式学习设计的优势,并以“探寻莆田市木兰溪的治理”项目式学习为例,通过确定项目预期结果、确定项目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项目活动三个步骤,探索基于UbD理论的高中地理项目式学习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7.
以“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为例,应用UbD逆向设计教学理论进行单元学习设计,并应用于课堂实践。  相似文献   

8.
陈袖 《英语教师》2023,(18):64-67
简述UbD理论的内涵及实践原则。分析在高中英语单元教学中运用UbD理论的意义。以牛津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为例,阐述基于UbD理论的高中英语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策略。提出基于UbD理论“逆向”展开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能提高教学的整体成效,丰富英语教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UbD模式的“理解为先”的教学模式,为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发展为本”基本理念提供了实践思路。UbD模式下的学习活动的物质基础、社会基础和心理基础,分别指向学习活动的不同的价值;学习活动的三个阶段(层次),即经验材料的数学组织、数学材料的逻辑化、数学理论的应用,构成了数学学习活动的系统。以“正弦定理”的教学设计为例,展示了其设计缘由、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思路、教学片断及学习活动设计的意图等,并从学生发展目标与学习活动的对应、全面发展与活动方式的对应、学生个体建构与社会建构的结合、问题情境与学习活动的对应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0.
宋小宏 《化学教学》2023,(6):35-39+92
以UbD理论为支撑,对“化学反应速率”一课进行教学设计。研究表明:基于UbD理论的教学设计有助于达成“教、学、评”一致性,融合PhET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模拟的化学反应,能让学生更主动地融入学习,提高学生联系和分析宏观现象与微观可视化的能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相似文献   

11.
以“牛顿运动定律”教学单元为例,从确定预期成果、设计评价活动及制定学习计划三个阶段探讨了基于大概念的UbD单元设计.  相似文献   

12.
李叶  朱春良 《江苏教育》2023,(13):56-59+64
中职语文专题教学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即怎样使目标、教学、评价三者取向一致,怎样使学生拥有有效的学习体验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于传统的“目标—活动—评价”设计思路,UbD理论强调理解为先、评价前置。在中职语文专题教学中,可基于UbD理论,立足面向实际的真实情境任务,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STEAM教育强调运用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去解决情境下的驱动问题,因此其教学评价要从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进行综合审视。UbD(Understanding byDesign)理论将教学设计分为“确定预期结果—确定评估证据—设计学习活动”三个阶段,用UbD理论进行STEAM教育的评价开发,能让评价体系指向实践成果、沟通合作、高阶思维以及知识技能四个维度。以“制作口罩收纳箱”项目为例,教师设定预期的学习结果,制定评价量规,设置任务设计中的评价节点,探索在STEAM教育中开发评价工具与组织评价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UbD理论的单元逆向教学设计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基于合适的评估证据,确定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法.利用UbD理论指导单元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立足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转变评价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设计模式,立足UbD理论,以单元教学为载体,从确定预期学习结果、选择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等方面入手,采用逆向设计的理念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理解为先(UbD)”意为“促进理解的教学设计”,是一种以“理解”为主线的课程与单元设计框架。将其引入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循着“明确预期学习成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规划相应学习活动”的思路,搭建教学设计框架,引领素养导向的单元学习进程,促成“理解”的学习进阶,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UbD理论的基本思想和设计要素,构建基于UbD理论的单元教学设计框架,并以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相互作用——力”单元为例,结合核心问题和表现性任务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物理UbD模式单元教学设计,呈现基于UbD理论的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为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代龙 《物理教学探讨》2024,(2):90-93+96
通过对单元教学设计学习主题的分析和解构,把较为独立的课时教学进行关联和统筹,让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连续性的任务解决提升自身的学科能力,促进学科素养的落地。基于UbD模式的单元教学设计,遵循“以终为始”逆向设计理论,对现有单元教学设计模式进行改进,把教学评价前置于教学活动之前,在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之前就确定合适的评价措施。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为例,进行基于UbD模式的单元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关注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使得学生在单元整体学习中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同时,UbD理论强调“理解”、主张“逆向”、关注“整体”,与新课程标准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理念不谋而合.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单元整体教学和UbD理论的内涵,并结合UbD理论指导下的单元整体设计流程,针对“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整体教学展开探究,旨在探索一套全新的单元整体设计模式,并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周连妹 《学苑教育》2023,(10):29-31
UbD模式又称UbD逆向设计模式,UbD逆向设计模式的实施能够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全面培养综合素养。新时代素质教育提出了以“以素养为导向”的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这种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重新整合教学内容、重组教学要素、重新设计学习任务、重新评价英语学习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20.
UbD理论下以终为始的逆向设计,包括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等三个阶段。以初中物理“摩擦力”的教学实践为例,基于课程标准确立育人目标,聚焦目标设计评价和教学,使目标贯穿教学设计始终,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理解性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