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化学反应原理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运用项目式教学进行《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复习。以“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为什么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三个核心问题聚焦《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水溶液、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等核心知识的迁移应用,彰显化学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时事素材“碳达峰”“碳中和”为境脉,从真实情境中找寻学科德育与学科知识的契合点,借助多种教学方法逐层解决“‘碳中和’反应的限度是如何产生的?”“一定条件下‘碳中和’反应的限度大小如何?”“我们能改变‘碳中和’反应的限度吗?”“如何对‘碳中和’反应的条件进行优化?”等实际问题,以情境为依托,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学科德育教育的融合,实现由“学科教学”到“课程育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正>“化学平衡常数”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中的内容。学生已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相关知识,知道化学平衡的基本特征和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会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本文以此为起点定量研究化学平衡、表征化学反应限度、判断化学反应方向、揭示平衡本质,使学生对化学反应限度的认识由定性上升到定量,从而建构“化学平衡常数”的认识模型,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化学平衡是高考的必考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难点,也是化学反应原理的核心部分.化学平衡有什么样的特点?如何运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每位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化学平衡有两个基本特点就是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含量不再变化,这两点也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时是动态的,它会因为改变了反应物或者生成物的浓度、气体参与的反应的压强及反应体系温度而破坏了原有的平衡.而破坏平衡的规律是满足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  相似文献   

5.
化学反应速率是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重要部分,而新课标在该部分增加了“基元反应活化能”“反应历程”等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对动力学相关内容的学习要求。通过对化学动力学相关概念与内容进行适当地拓展与延伸,并且构建合适的复杂反应模型,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以更严谨的逻辑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发展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两大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77):2-3
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主要把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如图像或图表形式,重点考查热化学(或离子、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反应速率大小、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识别与绘制等。  相似文献   

7.
以“光反应和碳反应的探究历程”为例,运用基于论证式教学策略的生物科学史对该课进行教学案例设计,以期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发展,在合作探究及分析解决问题中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袁靖艳 《科幻画报》2023,(3):197-198
目前我国提出了“双碳”目标,即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彰显了我国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积极应对环境变化的决心。[1]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如何在“双碳”战略如火如荼推进的背景下,立足本职,将“双碳”概念融入科学课堂,将“低碳”理念在学生中普及开来,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尝试在科学课堂、科技活动中不断渗透“碳”相关知识,让学生逐渐理解“双碳”的内在原理,并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积极探寻绿色低碳的有效方法,真正践行绿色低碳路线,为“双碳”目标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以探讨新能源物质——氢气制取过程中的新物质、新方法为主题化情境,将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融入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理解和创新应用中,实现知识结构化;通过设置辨识关联、分析解释、创新设计等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建立真实问题解决的认识视角,实现认识结构化;在真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建立真实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型,发展高阶思维能力,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和反应进行的方向等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是在学习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有助于加深理解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反应,后续学习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实际上是化学平衡知识的延续,因此它还是后一章内容学习的基础.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并掌握通过实验测定某些  相似文献   

11.
证据是科学评判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基于证据开展学习可以诊断阶段学习成效。文章依据循证学习的基本原理,立足地理教学,调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知识,设计了“双碳”知识“概念—推理—组块—关联—原理—行动”的循证学习路径,以期实现“双碳”知识的符号化、意义化和实践化。  相似文献   

12.
正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的图像曲线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该类题目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多种图像,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有关的知识规律进行分析考查。题目往往变化灵活,涉及内容多,要求高,迷惑性强,特别注重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的考查。那么如何才能掌握化学平衡图像呢,我们要做好以下几点:1、掌握有关的概念与原理,尤其是外界条件的改变对一个可逆反应来讲,正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化学平衡如何移动。平衡移动原理化学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  相似文献   

13.
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的重要背景和网络时代知识学习的巨大挑战,阐述了“双碳”教育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的必要性。依据新建构主义理论,构建了高中地理“双碳”教育框架,通过分享、协作、探究、零存整取等教学环节,搭建了课内系统化知识与课外碎片化知识的互联桥梁,最终实现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双碳”教育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观念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勒沙特列原理是“化学平衡”一章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它在今年各地区高考化学试题中都已频频出现。2005年高考化学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查勒沙特列原理。一、考查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例1(全国理综卷Ⅱ)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在职业中学的化学教学中,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是包含溶解平衡、电离、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的一个平衡理论体系,而化学平衡则是这一平衡理论体系的核心,它是分析其他平衡移动的基础。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涉及到的两个问题,化学反应速率描述的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化学平衡描述的是通过化学反应有多少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即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平衡理论的基础,平衡问题实质上也是速率问题。在教学中,我们以可逆反应为研究对象,以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为理论基础,来分析化学平衡的移动。因此,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基础上,才能理解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由于教材中采用文字来描述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和化学平衡的移动,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本部分的内容,在教学中我采用图示法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和平衡的移动过程,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很准确的判断出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及平衡移动的方向。化学平衡的特征可以概括“成动、定、变”三个字,也就是说,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随着平衡体系条件的改变,化学平衡会发生变化,原有的化学平衡被打破,将建立新的化学平衡。下面是在反应体系的其他外...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地理学科的跨学科特性决定其与“双碳”目标实施具有很强的知识关联性,同时,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双碳”目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以湘教版教材为例,梳理教材与“双碳”目标契合的知识点,围绕“双碳”目标确立系列教学主题,并以“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主题为例开展主题教学,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设计“低碳出行”“低碳能源”“低碳种植”三个探究项目,引导学生在解决目标项目的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进行深度探索,在真实案例中理解低碳原理并提出降碳举措,培养学生树立低碳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17.
在生物学课堂场域中,以“制作生态瓶”活动为例,遵循学习的本质和规律等学习科学原理,以关注学生前概念的“学”为基础,以基于生物学科本质的“研”为落脚点,以重要概念为基本架构,平衡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通过互动交流与表达、基于项目和设计的科学实践,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学校知识的性质与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孙振东 《教育学报》2006,2(2):11-24
基础教育学校教学什么知识?如何教学知识?如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体现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路,影响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我国“新课程理念”受后现代主义等“当代西方新理论”的影响,在学校知识的性质、学校知识教学的方式以及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等问题上存在诸多模糊认识,体现了其在基础教育改革思路上有原则性失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为指导,超越后现代主义等“当代西方新理论”的知识观和教学观,坚持“教学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和“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才能保证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主题分析1.学科专业知识概述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原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继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化学反应的快慢与限度”之后的拓展与深化。《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学生知道反应的方向性,通过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认识化学平衡建立的特征及其条件,能够解释并预测化学反应的方向,认识调控化学反应进行的意义。该节内容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平衡移动后再建立新平衡,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这一节内容在新教材中的地位仍是十分重要的,它上承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平衡的建立过程,下启有关速率、平衡的“综合图像”分析和等效平衡,因此,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这一节内容.该节内容的重难点是理解并学会应用“勒夏特列”原理.会做“初级”速率、平衡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