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假球”现象是俱乐部与公众之间的一个非合作博弈结果.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越注重短期利益的俱乐部其打假球的动机也越强烈.因此,如要消除"假球”现象,使俱乐部成为长期参与人将是必然.  相似文献   

2.
“假球”:一种博弈论解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假球”现象背后存在着两个层次的博弈过程,一是俱乐部之间的合作博弈;二是俱乐部与公众之间的非合作博弈。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越注重短期利益的俱乐部其打假球的动机也越强烈。因此如要消除“假球现象.使俱乐部成为长期参与人将是必然。  相似文献   

3.
“假球”是90年代末的流行词,可以写进历史,供后人考证。 “假”字泛滥于绿茵,只闻其影,不见其形。去年东北一家报纸越俎代庖,号召各地足球俱乐部签订打假承诺书,虽未能一呼百应,仍有少数俱乐部积极回复。日前,由中国足协牵头,26家俱乐部共同签署打假承诺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消法的规定为基础展开研究,提出购票观看球赛的球迷具备消费者的属性。“假球黑哨”是足球俱乐部向球迷提供的“假货”,此种欺诈性行为侵害了球迷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知情权。建议球迷通过私力救济或公力救济的形式向涉案的足球俱乐部索取双倍惩罚性赔偿,以维护其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5.
假球”“黑哨”在中国足坛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现象。众所周知,“假球”“黑哨”危及联赛水平,伤及球迷感情,祸及球市兴衰,殃及中国足球声誉,可谓中国足球的一大“毒瘤”。“毒瘤”不除,中国足球或许永无出头之日“打假扫黑”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贾明学 《浙江体育科学》2007,29(1):47-48,51
运用经济博弈论原理与方法,针对我国职业足球联赛中假球日益严重的问题,从足球俱乐部与足协的角度,建立博弈模型,通过分析,提出了打击假球的具体措施,即加大惩治力度,使假球行为不敢发生;提高调查概率,使假球行为不能发生;降低调查取证的费用,增大足协打假的决心;利用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加强对假球行为的追踪报道。  相似文献   

7.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已经历了八载风雨、而中国的篮球职业联赛也步入了第七个赛季。2001年的足球甲B联赛出现“假球”现象,使足协痛下杀手:“一支球队降级、另4支涉嫌造假队伍的61名运动员、3名国内教练给予禁赛重罚。”此时,受到莫大冤屈的几家俱乐部站出来大声疾呼,凭什么只处罚我们,为什么不处罚裁判!他们不仅吹黑哨,而且还收受俱乐部的金钱与美女,我不服,我上诉!其结果就是受贿裁判被频见报端,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2001年,中国足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CBA进行的管理体制和经营状况的分析,认为CBA联赛赛制不确定;配套相关法律制度欠缺;准入门槛较低等问题;在球员转会、外援管理及俱乐部经营等方面存在不足。建议完善联赛法规,严打假球、黑哨等现象;建立联赛电视转播权制度和俱乐部盈利模式等体制,提高联赛的品牌效应、经济效应及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9.
最近,中国足球因“假球”、“黑哨”一事,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中国足球自联赛以来,因为有了升降级、因为有了名次,因为有了荣誉,所以,出现了所谓的消极比赛、不正常比赛。有时,一只无形的黑手左右着比赛的结果。现在,足协、俱乐部、球迷、媒体都对“假球”、“黑哨”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目的只一个,净化中国的足球环境。由此笔者联想到了集邮展览,以展品为例。在一次全国青少年邮展的展场,某领导对一位邮集作者提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足球经过多年的职业化改革,取得了长足进步。5年来,足球赛事火爆,足球观众如痴如醉,职业球员的收入也成倍增加。然而,就在如此大好形势下却隐藏“黑哨”、“消极比赛”、“假球”等腐败现象。这些现象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要惩治腐败已是亿万球迷的共同愿望。显然,中国足协一方面正在加强法制教育,而另一方面应尽快采取有效的管理办法,杜绝腐败现象产生。此时此刻建立一套《职业足球俱乐部信息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中国足协可通过因特网对每个职业俱乐部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经常调阅训练计划、恢复方案、比赛策略,以…  相似文献   

11.
对诚信、诚信缺失、文化、足球文化等定义本质上的剖析,结合我国职业足球中出现的“假球黑哨”、“青少年球员年龄造假”等诸多现象,得出中国足球文化中的诚信缺失;对中国足球中的诚信缺失原因进行分析并得出其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职业联赛是一条河,那俱乐部就是河上行驶的船,要是从船上胡乱向河里扔东西,这河就会污浊不堪。而我们国内联赛这条河里多少是有些污浊的。在2002年初的中国足球工作会议上,俱乐部制度建设不够健全和规范,联赛中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和不正当竞争及腐败现象,等问题被足协列为了2001年中国足球的重大问题。 2001年底发生的“裁判风波”,再也无法逃脱人们对“假球黑哨”的狂追猛打。当证据终于被司法者抓到手里时,“黑哨”立马现形,不过哨之所以变黑不是球员支使的,也不是球迷支使的,站在黑哨身后的恰恰是联赛的载体——俱乐部。  相似文献   

13.
江晨 《当代体育》2010,(1):38-39
在2009年的年终岁尾,班菲尔德获得阿根廷联赛冠军,他们疯狂的庆祝。只因为这是俱乐部100多历史上首次称王.越得不到的越想拥有,越难得到的越会珍惜,还有哪些俱乐部和班菲尔德一样,拥有“难得一冠”的回忆呢?  相似文献   

14.
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假球”和“黑哨”,尽管时至今日也没闹出个头绪,但它毁了一个赛季,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没完没了的这么闹下去,对中国足球、对新闻媒体、对广大球迷部没有好处,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共识,因此,在本次足球工作会议上,如何判定假球,如何打击假球,如何用制度去控制绿茵腐败个至于到处蔓延,就成为人们共同关注和讨论的话题。袁伟民界定“消极比赛”“假球”是绿茵腐败的内容之一,球迷痛恨之,媒介抨占之,中国足协也多次表明对“假球”要严厉打击,决不手软。但是,打击叫球”涉及许多法律问题,而且必须有确凿的…  相似文献   

15.
年复一年,中国足球职业化进入第7个年头。足协在饱受质询、疲于应付中维护着固有的格局;媒体在爆炒球队、教练的新闻中扩大发行量和引来更多的广告客户;俱乐部既“斗争”又“联合”地让真球与假球交相辉映并最终达到挖掘潜(钱)力的目的;球迷像宝贝一样狂爱呵护自己  相似文献   

16.
自足球职业化以来,假球、黑哨、赌球等丑闻频频在我们身边爆发,隋波“打假球事件”、渝沈“假球风波”以及最近的天津立飞七名球员集体赌球丑闻吸引了人们更多的注意,使不少球迷对所谓的“丑陋的中国足球”不再抱有什么信心。我们姑且不论国内的这类丑闻是真是假,看了现代足球诞生以来那些引起人们争议的假球事件及其幕后的真相后,相信我们能凭借一双慧眼,去洞穿一切假球的丑陋面目。  相似文献   

17.
欧洲赛场很少听到假球,这主要缘于科学的赛制。欧洲三大杯有规定:只有获得本国联赛前6名的球队,才有资格参赛。这就使各国联赛不仅争冠,保组有意义,争前6名也有了意义。另外,各国足球联盟每年向各俱乐部年终分成是按照名次有比例分配的,名次就是利益。相比之下中国甲 A 联赛只有争第一与保组有意义,其他意义不大,这也就难怪为什么中国联赛有那么多“假球”?,说明中国联赛问题是出在赛制上,赛制设计有缺陷,联赛名次缺少相互之间的利益关联。解决中国联赛问题的最好方法:赋于联赛“名次”更大、更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黑哨”、“假球”现象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黑哨”、“假球”现象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传统体育竞技观念在足球产业化的浪潮中,“激流勇退”。足球职业化既合乎世界的潮流,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是回应公民生活需求的时代产物。在利益驱动下,公平竞争的体育竞赛原则和以“重义轻利”为基础的体育道德受到挑战,从而产生了“黑哨”、“假球”等这些异域、异化的体育本土移植现象。转型社会中的体育转型活动导致转型中的法治面临两难选择:既要保障体育产业经营者的正常活动与效益最大化,又要保障体育产业消费者的正常服务消费活动与合理权益;既要为体育产…  相似文献   

19.
假球?有证据吗? 甲A最后一轮。 假球?有证据吗? 没有?没有还叫假球?所以当然不会有假球。所以关于甲A最后一轮或者几轮的“假球推测”毫无意义。 其实国安最倒霉  相似文献   

20.
虽然中国足协处罚决定的公布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各俱乐部所在地纷纷冒出了“黑哨”、“假球”的骂声,申诉纸状更是连篇至京,中国足协也不甘示弱,一再强调不怕申诉。但在事隔近一个月后,双方都已经开始平静下来,媒体似乎也失去了炒作的兴趣。目前,各个俱乐部的教练和球员是什么心情呢?长春亚泰:在等待足协最后的说法 亚泰队的主教练殷铁生依旧显得十分平静,对待足协本次判罚的态度也与前一段时间相同,他说:“这个判罚很突然,同时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遭受处罚,的确使我很惊诧。我接受处罚,因为足协是领导,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