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洋务运动对我国早期民族工业的促进作用 1.洋务运动冲击了传统观念。对民族工业的诞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走的是一条特殊的道路,它不是封建社会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而是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杨益 《历史学习》2004,(11):6-6
许多高一学生在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上》(2002年审查通过必修本)关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时,容易出现一种误解,即认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是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继续。而产生这种误解的原因是没有准确理解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中国近代资本主义间的关系。而要弄清二的关系,就必须把握好教材中的两个问题:第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摧残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截断了其独立发展的道路;第二,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包括官僚资本、买办资本和民族资本三种形式。三者有各自不同的产生方式,有相互区别的发展道路。多样化的资本主义构成,反映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道路的艰难与复杂。 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西方资本主义侵入中国,中国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不管它与明清以来的国内资本主义萌芽有多少联系,它的产生并非这种萌芽顺利成长的结果,恰恰相反,正是借助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殊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才得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和政治生活中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表明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进展,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开始逐步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诞生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它的发展道路与资本主义正常发展道路不同,没有经过如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的那样由资本主义简单协作、手工工场到机器大工业三个发展阶段,加之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对它的摧残,使这个新的生产力一开始就带有不可避免的先天不足和强烈的反抗性。随之而产生的民族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发展,与国际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政权展开了不断的搏斗。斗争的  相似文献   

5.
联系初中学过的历史知识可知 ,鸦片战争前 ,资本主义萌芽已在一些生产行业中产生并缓慢发展 ,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重要社会条件 ,加上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诱导作用 ,促使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于 19世纪 60~ 70年代投资近代工业。以中国近代工业兴起为标志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民族资产阶级出现了。因此 ,中国资本主义不是欧风美雨的产物。这是外因论 ,实质是宣扬“侵略有功” ;其产生的重要社会条件 ,也不是如课本第 3 5页指出的“鸦片战争以前……资本主义萌芽已在一些生产行业中发生”。因为…  相似文献   

6.
1842年至1894年的中国近代经济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是资本主义近代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长。中国具有成功走向近代化的有利因素,但由于封建统治的顽固不化与外国资本主义的严重冲击,阻碍了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的成长和发展,使私人资本主义逐渐衰落,中国丧失了第一次近代化的机会。第一次近代化机会的丧失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代国外政治思潮的传播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受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政治思潮影响产生的君主立宪制、多党制、议会制和总统制一一破产,证明了资本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中国行不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源泉。  相似文献   

8.
中国资本主义史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关系到正确认识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全貌及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中国化问题。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问题,又是研究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中国近代经济史探讨的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与特点诸问题。本文仅从如何理解资本原始积累出发,对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产生及其特点等,提出一些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近代工业是在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下,被动地艰难畸形的起步与发展。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及通商口岸,以结构不合理、规模小、资金少、技术薄弱为特点的近代工业。有一定的数量和基础,但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压制、打击,以及国内封建势力的迫害,使得中国的近代工业无法走上一条正常的发展道路,进而影响、制约了中国近代化的整个进程。  相似文献   

10.
洋务派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全面系统地接触近代科学技术的一个政治派别。他们在洋务运动的“实践”中形成的近代科技观,承认近代中国“技不如人”,认为近代科技是国家富强之本,主张全面仿效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是实用主义的科技观。这直接关系列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近代工业是在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下,被动地艰难畸形的起步与发展。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及通商口岸,以结构不合理、规模小、资金少、技术薄弱为特点的近代工业。有一定的数量和基础,但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压制、打击,以及国内封建势力的迫害,使得中国的近代工业无法走上一条正常的发展道路,进而影响、制约了中国近代化的整个进程。  相似文献   

12.
专题复习目标   1.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认识洋务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2 .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 ,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及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3 .概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进程 ,总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代逐步产生和发展的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是在远没有具备广泛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下,通过引进外国技术与管理得予实现的。这就决定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本文通过盛宣怀、张謇、陈启源创办企业道路的比较,分别指出他们各自的实业之路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作用及不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鸦片战争使中国经济被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传统的自然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起来,中国开始了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阶级结构、思想观念、文化意识及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变化。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产生了。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陈炽、郑观应等是早期改良派的代表,重商是其经济思想的共同特点。由此而表现出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市场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兴起。其促进和推动作用是勿…  相似文献   

15.
明代中叶,中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近代中国却没有在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反而,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近代起,一批又一批先知先觉的中国人艰难地在黑暗中摸索,试图寻找一条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样的探索最终都没能成功,各种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一破产,中国最终由半殖民地半封建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回顾这一历程,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认识国情,不无稗益。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中期,欧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突飞猛进。而中国依旧在封建农业文明道路上徘徊。从那时起,崛起的欧美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次侵略战争,使中国逐渐沦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一部中国近代史,首先是西方列强赤裸裸的侵略史和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儿女挽救民族危亡、探索近代化道路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8.
一、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近代中国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表现为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并且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本专题主要内容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然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出现和经济独占情况下,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具体内容有:(1)闭关政策的打破和自然经济的解体;(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和发展(包括殖民地经济);(3)洋务运动和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4)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产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开始到终结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民主革命从发生、发展到胜利的历史。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但在不同时期,主要矛盾也发生着不同的演变。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内容包括四方面,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面对屈辱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斗争的历史;又是先进的中国人民探索各种救国道路,直至最终取得民主革命伟大胜利的历史;同时,还是中国近代化及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产生和缓慢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关于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有三处,分别出现在“导语”和第一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导语”中的表述为:“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