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春节过年,主题是欢天喜地的。拜年,从大年初一开始,整个春节期间便是重头戏。什么叫拜年?古书上有载:“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拜见)亲友,或(有的)止遣(只派)子弟代贺,谓之拜年”。拜年的主题便是:尊老爱幼,广交亲友。  相似文献   

2.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庆里最为重要的民俗节日。在春节欢乐祥和的氛围里,有一个传达亲情、广播祝福的重要部分,这就是“拜年”。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国拜年的习俗由来已久。根据相关史籍记载,拜年是兴盛于宋代,定型于明代,并一直延续到今日。  相似文献   

3.
肖巍  张宣文 《父母必读》2021,(2):146-149
1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和孩子一起学说吉祥话,学习拜年的礼仪,还可以阅读和过年有关的经典绘本,了解关于春节的传说和讲究,过一个仪式感满满的中国年.  相似文献   

4.
普洱民族团结盟誓是新中国国家政权与地方族群在互动关系中以盟誓为纽带实现话语同构的典型。在誓言中全面表述了“民族团结”的内在意义和边疆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它对维护西南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拜年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以前,每逢春节,大家登门拜年,互赠礼品,相互祝福。随着科技的发展,拜年的观念和方式也有了新的变化。电话拜年春节时,我到外婆家拜年。  相似文献   

6.
过春节了,兔子妈妈非要带大嘴兔子去姥姥家拜年,可是她还要跟小伙伴玩呢。妈妈说:“姥姥给你压岁钱。”大嘴兔子问:“真的吗?”妈妈说:“当然了。”为了攒钱买游戏机,她豁出去了,放弃玩乐,决定去给姥姥拜年。  相似文献   

7.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春节拜年作为春节民俗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形式上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本文着重对近年采手机短信拜年方式盛行的原因及效果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今儿个真呀真高兴……”高兴什么呢?嘻嘻,因为要过春节喽。话说派斯博士小的时候整日里掐着手指头盼望过年呢——过年可以穿漂亮的衣服走亲访友;在长长的寒假中可以和“死党”玩个痛快;当然喽,“拜年拜年,给个压岁钱!”我们的钱包也变得鼓鼓的。  相似文献   

9.
往年过春节,“压岁钱”成了家里两个孩子的第一追求。一天到晚,孩子嚷嚷着给哪家亲戚去拜年,估算着可得多少“压岁钱”。年过  相似文献   

10.
农历春节里,中国人有“拜年”的习俗,习惯在过年的时候,把对来年的美好祝愿送给亲朋好友。这些祝语可以在给对方拜年的时候说,也可以写在贺年卡上送给对方。眼看着春节就要到了,小朋友们有没有想好要给哪些人送祝福呢?你们将会说出什么样的新年祝语呢? 快来看,已经有很多小朋友送出了很好的新年祝语了——  相似文献   

11.
《少先队小干部》2015,(Z1):34-35
春节的讲究拜年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来,打扮得整整齐齐,提上些许礼物,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守岁除夕之夜人们通宵不寐,聊天、放鞭炮、包饺子……古时,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  相似文献   

12.
说“微”     
舒翼 《教学随笔》2013,(11):19-20,27
<正>每到春节期间,总能收到一条条祝福的短信。不过今年似乎有了些变化,在手机短信拜年之外,还出现了多种送祝福的方式:微博拜年、微信拜年……近日,中国移动发布春节期间移动通信统计数据表明,春节七天(除夕至初六),中国移动数据流量猛增,同比翻番,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建国60年来,普洱边疆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呈现给世界的是民族团结、宗教有序、社会和谐、经济腾飞、边疆稳定的奇迹。适逢建党90周年之际,结合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60年纪念,思茅师专精心策划并用心举办"普洱民族团结学术文化教育年"活动,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认同"为主题,旨在追述历史记忆、总结宝贵经验、弘扬优秀传统,展示今天普洱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的边疆景象。  相似文献   

14.
郭赛霞 《福建教育》2005,(1A):51-51
春节我到一位朋友家拜年,吃饭的时候,朋友的孩子一失手,碗掉在地上,“哗啦”一声,碎了。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2009,(1)
农历春节里,中国人有“拜年”的习俗。爸爸妈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学会用电话向亲朋好友表达祝福,锻炼一下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哦。  相似文献   

16.
春节,喜庆气氛要持续很长时间——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活动;节中有给晚辈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筹“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那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间。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那网上春节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  相似文献   

17.
在网上给国外的亲人拜年,去冰城哈尔滨看冰灯……编辑大朋友选了小伙伴们的几个片断,但无疑是春节欢乐、祥和生活的“微缩景观”。  相似文献   

18.
一说起“春节”,石家庄市草场街小学五年级学生胡德玉就来了兴致,她不仅能说出“春节”、“守岁”、“年画”、‘拜年”、“春联”等民俗的由来,还能背诵几首历代名家写的关于“年”的诗词,俨然一个“春节知识小专家”:她说,这都是因为学校开展了“节日文化大餐”活动,现在,她和同学们都知道我国各个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等,还知道许多少数民族节日和世界各国的节日,都像传统节日知识的“小专家”。  相似文献   

19.
“过年喜”!这个辞汇有些土气,听来也较陌生,不过,它确实是白纸黑字出现在一个贪得无厌的镇党委书记的专用小本子上……过年,春节也!春节,本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一个传统佳节,老百姓谓之“过大年”。按照传统的民俗习惯,亲戚朋友之间,节前要相互送年礼,节日期间要相互登门拜年,拜年自然也免不了要捎上一份礼品,或是给个“红包”。毋庸讳言,这种民间的礼尚往来,同时给一些乘机行贿送礼或是巴结献媚领导的人大开了方便之门。看君可别小觑这春节给干部送礼的厉害!~个两个人送的也许不多,十个八个乃至几十个人送的礼加起来就十分…  相似文献   

20.
春节又叫农历新年,俗称“大年”。在这一传统节日期间,人们举行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拜年等各种庆祝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