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高速频道是2004年成立的以城际间豪华巴士视频电视为载体的移动媒体。本文分析了中国高速频道的媒体优势,并采用比较分析法比较了中国高速频道与公交移动电视两个移动媒体在受众特征、媒体环境上的差异,提出进一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这样一个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网络建构技术蓬勃兴盛、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电视媒体应当向移动化、社交化、平台化、数据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的、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顾此失彼。当下电视媒体影响力大不如前,不仅被各种新媒体赶超,而且面临着与报纸、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体共冋竞争视频市场的局面。作为社交化媒介平台上众多媒体中的一部分,电视媒体所生产的内容在汪洋大海般的平台信息中很容易被消融掉。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公交移动电视已由量的增长阶段,进入到了质的提升阶段,公交移动电视媒体间的竞争也由单一的渠道竞争演化成了复杂的内容竞争。节目编排已成为公交移动电视市场内容竞争的有力武器。针对我国公交移动电视节目编排中存在的诸如"新闻节目照搬传统电视,缺乏时效性"等问题,可从改变公交移动电视宏观管理制度和微观技巧上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4.
公交移动电视收视率调研成果的发布,标志着户外视频新媒体无论从媒体精准化评估上还是从广告投资回报角度上都可以借鉴成熟的电视媒体评估体系来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5.
<正>移动新媒体发展研究:移动终端媒体化移动媒体主要指以移动终端载体和无线网络为传播介质,实现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的传播和服务,是以手机媒体为典型代表的一种新的传播形式。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相比,第五媒体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  相似文献   

6.
试析公交移动电视的编排策略——基于公交受众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移动电视自2003年在上海诞生以来发展迅速,成了新媒体行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对部分城市公交移动电视的调查显示,市民对公交移动电视的认可度普遍偏低,在节目内容上过分依赖于传统电视媒体和在节日编排上连篇累牍地重复广告,广为乘车市民所诟病。内容的滞后已经成为公交移动电视良性发展的瓶颈。本文拟在调查分析公交移动电视受众收视行为的基础上,以节日内容的优化为主要内容探求公交移动  相似文献   

7.
郑亚鹏  于瑞华  高娟 《传媒》2019,(1):35-37
在当下多媒体交互的时代,数字化、移动化、互联化已成为中国传媒产业的重要特征。电视媒体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推动下,已然成为服务受众的网络综合体。内容革新、理念创新、技术更新、产业布局融合发展将是电视产业努力的方向,也是电视媒体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曾抒羽 《东南传播》2020,(5):112-113
传统电视媒体受到新兴媒体的巨大冲击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为了保证主流媒体影响力、传播力,传统电视新闻节目亟待转型,打造自身融合传播品牌。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民生新闻栏目《帮帮团》对电视播出的内容进行优化,打造互联网短视频品牌"帮视频"和民生内容直播平台"帮帮团V直播"。本文以《帮帮团》的融媒体实践为例,探讨传统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如何建构个性化的移动直播平台和网络视频品牌。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媒体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电视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后,成为新闻内容传播的新媒介。如何移动移动电视媒介特定,发挥其在新闻传播上的价值性,是现代研究的新课题。结合移动电视在我国的普及现状,分析移动电视的新闻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加之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移动视频的消费门槛逐渐降低,并且视频内容不断向短视频方向发展,这种短视频的传播方式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而对于电视行业这种传统媒体而言,面对这一形势发展严重受阻,电视节目收视率明显降低.为了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传统电视媒体必须要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对电视节目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朝着短视频这一主流方向发展,最终有效提升节目收视率.鉴于此,文章重点就当前电视节目短视频化的传播和创新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兰州公交移动电视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菲菲 《新闻世界》2009,(8):117-118
近几年,移动电视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传媒经济中一个新的增长点,公交数字移动电视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兰州市作为中国西北部的一个重要城市,公交数字移动媒体也已成为普通市民在户外接触最多的媒体之一。本文通过对近200名乘坐过公交车的兰州市民(兰州公交数字移动电视的受众)进行调查,分析兰州市公交数字移动电视在实际收看效果、节目的设置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移动视频的消费门槛逐步降低,受众通过收看新媒体移动短视频获得资讯已成为内容传播行业的新形态。而与此同时,传统电视行业的电视开机率与节目收视率均不理想。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借鉴新媒体短视频的特性对传统媒体电视节目进行短视频化,从而提升电视节目内容的传播能力,以此达到节目内容传播效果最大化的传播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官方应用,带动了移动传播、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转型融媒体的发展,新媒体传播迎来了大爆发的时代。对基层电视新闻传播来说,将“大屏”的电视节目与“小屏”的短视频传播相融合,是提高电视新闻节目新媒体属性、避免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降低的重要手段。公众的阅读倾向是新闻传播的风向标,移动媒体的发展已经将电视观众转化为网络用户,探索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是基层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针对电视新闻的短视频化方向,探索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时代,在大数据、云计算、传感器等新技术的加持下,众媒朝向智能化、移动化方向发展。近年来,在视频直播领域,路透社推出视频移动客户端Reuters TV、美联社深耕视频直播业务,推出AP Direct、Live Choice等产品,法新社主打高清视频技术。当视频化已经成为移动端发展中的重要趋势,新华社在视频直播、移动化发展方面也取得突破性进展,从现场新闻的推出到现场云、现场+,不仅实现现场新闻的文图、视频、直播稿件,即拍、即传、即收、即审、即发,而且建设现场云平台助力媒体行业用户实现新闻供稿的创新发展。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副总编贺大为以《新华社:从传统供稿向云服务拓展》为题,分享了新华社在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的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8,(1):35-41
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是传统媒体转型的三条主要路径。移动化不等于媒体客户端,它是媒体产品的一次系统性升级,包括产品形式、产品结构以及支持它们的产品思维等各方面,与移动化相关的视频化生产也需要新思维。媒体的社交化有三个层面,即社交化传播、社交化生产、社交化运营,其核心都是用户角色的升级,社交化意味着用户成为媒体的渠道、生产力和可沉淀资源。智能化驱动了内容生产的新革命,也带来了媒体生态的深层变化。对于媒体转型中出现的"中央厨房"、平台化媒体、内容付费等新实践,需要从障碍因素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媒体扫描     
交通广播的发展空间潘力在《受众移动化到媒体移动化——交通广播的发展空间》一文中指出,在新闻传播媒介日益向移动化趋势发展的今天,交通广播作为移动媒体的先行者,面对着手机报、车载电视等新兴移动媒体  相似文献   

17.
移动媒体主要指以移动终端载体和无线网络为传播介质,实现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的传播和服务,是以手机媒体为典型代表的一种新的传播形式。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相比,第五媒体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四类媒体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又具有便携性、实时性、定制性、定向性和交互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移动视频融合了网络视频、手机电视与小型移动媒体的可移动性,从而重构了传统意义上视频媒介的收视空间。本文从梅罗维茨的媒介——场景——行为理论出发,梳理了移动视频使用过程中创造出的新的空间特质,并结合经验例证论述了移动视频建构的新型空间对人们收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传统公共空间/私人空间的物理空间基础上,通过移动视频媒介的使用,人们主动地建构了三种新的空间:私人空间中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中的私人空间以及深度私人空间。对应不同的空间,人们产生了不同的新的收视行为,使社会空间呈现出更为流动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末,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发布的2013年消费趋势报告指出,在新的一年里,传统电视将走向社交化。62%的用户表示在观看电视和视频节目时使用社交媒体,许多用户都是在家中使用移动设备观看电视和视频节目,以便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在网络上发表评论或分享视频,并得到网民的回应。  相似文献   

20.
如今,互联网正朝着移动化、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用户对内容的浏览习惯与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碎片化浏览的特征愈发明显,随之而来的是对碎片化内容的极大需求。如果能利用好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平台给予的便利,充分运用媒体资源内容做好价值再造,重点利用海量的存量内容进行短视频创作,则能为广电媒体融合发展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