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标:
  1.根据除法的意义,会用除法解决此类型的实际问题。
  2.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会从多余的信息中选取有效信息,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麦小燕 《考试周刊》2023,(37):84-87
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借助几何直观解决有余数除法问题,便于学生更直观地厘清数量关系,从根本上理解问题。文章探索小学不同学段解决有余数除法问题的几何直观策略,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等分除”教学的基础上,沿用熊猫分竹笋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包含除”的学习过程:通过比较,发现“包含除”与“等分除”的相同处和不同处,构建起除法含义与数量关系的联系;根据图式编写解决问题,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的不同除法含义;通过分层练习,加深除法理解。由此,促进学生对除法含义、除法运算和用除法运算解决问题的整体理解。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2.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3.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4.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难点:掌握除法算式的数量关系,理解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知识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
  (3)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同时领悟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鲍丽花 《生活教育》2012,(17):63-66
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历年来都是小学数学六年级教学的难点教学内容,属于"解决问题"板块。针对这部分内容,教材的意图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在掌握解题思路和算法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理解,渗透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比老教材的编排更注重知识的迁移和数学能力的培养,这对教师如何有效处理教材、制定教学目标提出了高要求,  相似文献   

7.
“平均分”是除法含义的形成基础,除法有“等分除”和“包含除”两种不同的含义。其中“,等分除”的教学实践过程如下:首先在用“相同减数连减”记录“等分”的过程中体会记录的缺点;其次寻找其中的关键数据,用除法算式优化记录过程,形成基于“等分”的除法含义,以及相对应的数量关系;最后通过比较,理解计算时采用乘法口诀求除法的商的意义。这样就能实现除法含义、除法运算与用除法运算解决问题在情境创设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单元整体教学为例,通过理解数学,构建知识的前后关联,理清数的运算和数量关系本质的一致性;通过理解学生、整合课时,明确学业要求和方法态度,实现学生整体理解与把握数的运算和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发展学生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等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等分除法、包含除法及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三种简单应用题,解法虽然不同,但所研究的数量关系都是每份数、份数和总数,只是条件和问题的位置更换而已。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弄清这一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克服混淆现象。我们设计一组综合练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乘法、除法的知识”教学内容分别为乘、除法口算与估算,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三个小节。《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还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11.
指导思想通过乘法应用题和两种除法应用题的比较对照,使学生在理解乘、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搞清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 1.说出下面算式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8页。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除法,理解除法的意义并会读写除法算式。2.在生动的情境中,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一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入手,认识比,学会比的读写,认识比的前项、比号和后项。2.理解比的实际意义,会正确写出两个倍比关系的对应比,并能联系实际,应用比的意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3.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4.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学重、难点]理解比的意义及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有一些分数除法应用题,表示单位“1”的数量是未知的,需要通过一定的逆向思维来寻找所求数量与已知数量之间的关系,这就使解决问题有了难度。如果利用比的意义,借助比在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认识除法算式及其读法。2.认识除法各部份的名称。(二)理解1.懂得“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2.能说出除法算式的意义及除法各部份所表示的含义。3.初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三)掌握1.能根据除法算式、运用实物或图形动手摆出来;能根据图形或文字叙述写出除法算式。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新颖的问题需要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形成和积累的,以有条理地整理信息、发现数量之间的联系作为策略教学的切入口.通过整理信息,明确和把握数量关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解决  相似文献   

18.
三册一单元“表内除法(一)”,是学习除法的开始,是以后学习除法的各种应用、除法定义,以及分数、百分数、比的准备知识。教学时,应要求学生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知道除法中各部分的名称;能够熟练地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初步了解乘除法的关系;学习分析数量关系,能够根据除法意义解答除法简单应用题。教学后,教师可设计下面的自测题让学生自测,以便了解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除法有“等分除”和“包含除”两种类型。在连除的实际问题中,求“单量”表现为“连续等分”或“整体等分”,而求“数量”表现为“连续包含”和“整体包含”。连除类型不同,结构内在相通。运用结构图式表征、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助于贯通观察方法、数学思考和有序表达,提升数量关系理解和连除运算能力,发展结构化的思维素养。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内容,旨在通过利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解决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发现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