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篆刻是一门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它是在方寸之间展示汉字的形态之美、布局之美、结构之美的小众艺术,也是用一节课时间可以承载的艺术形式。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创生出的各种书法篆刻的App,如果稍加组合,运用到书法篆刻课堂中会怎样呢?在篆刻教学中有趣的尝试会给我们的书法、篆刻教学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正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精髓,其独特的雄浑之美、秀丽之色历来都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及课堂教育体系的完善,书体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1990年国家教育委办25号文件明确地指出了书法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而2013年2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将中小学书法教育提高到空前的高度,进一步说明了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学生认知风格的形成,离不开课堂教育的实施,而教育方  相似文献   

3.
作为书法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效课堂,激发学生书法兴趣,让学生体会书法艺术的甄纯至美、博大精深。本文基于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以书法学习为载体,对以书法载道、以文字育人进行了说明与阐述。  相似文献   

4.
《家教世界》2012,(23):19
中国书法能走向世界吗?洋学子能够理解并欣赏汉字之美吗?10多年来,我在美国大学和丹佛孔子课堂的教学实践颇见成效,得益于汉字的简练与直接,得益于书法能独特地将诗词名句、文化历史、哲学审美融于一体。中国书法成为了传播中华经典的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中国五体书法的分析,认为五体书法的和谐之美包括篆书纯净简约与圆转浑厚的契合之美、隶书雄阔严整与舒展灵动的互补之美、楷书厚朴持重与创新多变的交融之美、草书奔逸流荡与收放有度的顾盼之美,以及行书法度整然与神采飞扬的兼容之美等。它在很大程度上充分体现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中国书法的艺术精髓。  相似文献   

6.
费幼文 《学苑教育》2023,(8):12-13+16
具身体验与传统的离身式教学方式不同,它更注重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认知、身心共振。本文以一堂书法优质课为例,通过建构“景·情·趣·创·评”五段式具身体验课堂,引导学生“以眼察之,以言表之、以手创之、以身展之、以心悟之”,创设学生喜欢的“具身体验”书法课堂。  相似文献   

7.
关于禅宗和书法关系的研究,一般从禅宗和书法的相互影响去切入。本文尝试从另外一种角度,即禅宗美学的特质和中国书法艺术的内在理路的相通之处去研究。禅宗美学主要有四个特质:自由之美、空寂之美、圆融之美和顿悟之美,而这些在书法(无论是创作还是理论)的理路中都能找到。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和美术教师,我从2011年开始就将书法课题带入了美术教学,进行了大胆地实践与研究。在梳理书法与美术各元素的关系的同时,将美术的五大核心素养融入书法课堂,重构独具艺术性的书法教材,总结归纳出自己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引领学生从美学角度打开书法学习的大门,在书写中感受美、实践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9.
以《集王圣教序》为例,对王羲之书法的点画形态、结字造型、单字空间布白、笔法及结字空间造型等书法技艺风格进行简要分析,从而总结出王体"中和之美、自然之道"的书法风格。  相似文献   

10.
晋代书法与唐代书法作为我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两上高峰,在创作及审美追求上都各具特色。晋人书法呈现出平和自然、含蓄蕴藉的美的境界;强调情理统一,崇尚刚柔相济、骨肉相称、骨势与韵味和谐统一的“中和”之美,以“尚韵”著称。唐代则推崇雄强肥硕、豪放飞动的阳刚之美,以“尚法”见长。而这种创作及审美的差异性,则主要是由社会文化心理、时代风尚以及创作主体的情感好恶等主、客观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书法的价值不仅在于写得一手好字,更大的价值则在于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观察体悟,在欣赏中开掘书法之美;实践训练,在尝试中再现书法之美;多维互动,在评价中辨析书法之美,从而在强化书法教育中,提升汉字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生命化课堂以生命的发展为中心,体现教学的过程之美、意外之美和创新之美。文章以《济南的冬天》教学为例,阐述语文生命化课堂创造生成美需要遵循四个基本点,分别为重视经验、关注语言、坚持对话、鼓励表达。  相似文献   

13.
有人以书法展示文字之美,有人用诗句展示文字之美,还有人就是用洋洋洒洒的文章来颂文字之美了。我只有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语文课本,面对学生笑脸,开放我的思  相似文献   

14.
书法是一门艺术,内含诸多审美情愫。江苏省盐城市日月路小学以"写美汉字、创美人生"为书法教育理念,在小学书法教育中充分挖掘"美"的元素,打造"唯美"书法教育,让校园处处沐浴书法美的光泽,形成赏析美、创造美的教学自觉,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为学生美丽人生奠基。  相似文献   

15.
书法评论语体主要有两种,即论书的本体和喻体。其喻体主要是借助相关艺术语言喻书法艺术之法、书法艺术之美,以音乐语言论书法历来为论书的一种重要方法。书法由点画和章法构成,音乐由音符与和声、旋律构成,二者的组合规律相似;书法之韵与情的表现具有音乐关的特征;书法之关与音乐之关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同根同宗。  相似文献   

16.
问题情境设置的悬疑之美,教学语言营造的意蕴之关,课堂结构呈现的简约之美,实验探究体验的发现之美,打造美轮美奂的高效化学课堂,使学生在“以美启真”的过程中成为知、情、意、行多方面和谐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美学精神上简析书法艺术的和谐之美、自然之美、创新之美。这是中国传统的特有的一种艺术观念,即中国书法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8.
现在还需要练一手好字吗?很多学生口头虽然不说,心里却对老师反复强调练字的要求不以为然。我采用的方法是:以书法之美激发其热情,以书法之利坚定其决心。  相似文献   

19.
书法教育是传统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书求仕"、"书以养性"、"以书求美"是其重要的社会功能。儿童书法教育势在必行,要有教材,要进课堂;儿童书法教育的文字内容应与国学经典相结合,可以参考借鉴传统蒙学教材,将识字教育与书法教育结合起来;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动漫教材;培养懂得儿童心理的书法教师队伍,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营造并形成良好的儿童书法学习氛围,使儿童书法教育成为审美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书法与诗歌,是南北朝两朵瑰丽的奇葩,二者关系甚密.南北朝书法兴起于秦汉魏晋书法的基础上,其创作,北朝尚碑,故碑书尤兴;南朝禁碑,文人习书,仅在尺素之间,故隶草盛行.其书法之美趣为"力"、"韵"、"意",这既是他们书法创作的追求,也是他们用来衡量书法优劣的标准.南北朝诗人得此美趣之后,致力于诗歌理论的研究和艺术美的创造,并灵活处理了三者之关系,打通了书法同诗歌之关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