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明确学习目标 1.知道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理,掌握科学测量的步骤. 2.了解实验过程,掌握实验方法,学会根据图象合理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 3.了解实验中误差的来源,了解测量中减小误差的方法. 4.培养仔细观察,真实记录数据等良好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晓小 《科学启蒙》2009,(11):32-33
本期人物:理查德·费曼 科学语录:在对科学的学习中你学会通过试验和误差来处理问题,养成一种独创精神和自由探索精神这比科学本身的价值更巨大。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现代科技中的测量越来越关注,测量的精确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科学的进步程度。鉴于此,笔者就对MATLAB、Excel以及DPS软件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然后说明计算机软件处理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问题的有效性,然后又给出了利用这些软件处理问题的基本命令,供读者参考,以便更好得利用计算机软件科学的处理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小学科学的学习需要整理和掌握许多数据,以保证科学学习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科学教学中,可通过对误差数据的反思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围绕无效数据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数据意识;通过对实验缺失数据的弥补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从而引导学生学会用数据去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5.
武元英 《考试周刊》2007,(26):108-110
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的首要问题,但时至今日,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非但未得到解决,反而陷入了困境,甚至得出科学沦为与宗教、文学、巫术为伍的结论。划界问题、科学与非科学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全面、正确地指出和把握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希望本文能抛砖引玉,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问题的提出与猜测、证据的获取与实验、结论的得出与解释、评估交流与拓展等四个方面,讨论了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包含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串并联电路的分析、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方案的制订、数据的记录和处理、误差的分析及实验方案的改进和优化等内容,并谈谈本节课中落实物理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测量物质的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些常见物质(如不吸水的固体、液体等)的密度可以利用测量原理ρ=m/v进行分析,然而有些特殊物质易吸水,体积无法准确测量,由此导致密度测量不够准确,这就需要转变对密度测量问题分析的思路,找出产生体积误差的原因,从而科学消除体积误差,  相似文献   

8.
1 高中电学物理实验设计的原则 1)实验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首先,物理实验的设计一定要能够真实的、准确地反映物理本质,一定不能制造假的现象来蒙骗学生,做到实事求是,这就是物理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实验的科学性要求所用原理在理论上无错误,合理地区分误差和错误,物理实验虽然允许一定的误差存在,但是要认真地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给出科学的理论解释,设计的时候要尽量减少误差的产生.比如说,测量电阻的实验中,应该让学生明确由于电热效应使电阻产生了变化,为了减少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小学科学课程在名称、教学方法和目标定位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但对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关注始终没有改变。对“什么是科学思维”“是否能教科学思维?”“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充分说明了科学思维现象的复杂性以及培养科学思维的艰巨性,同时也展示了“人如何发展自己的思维”等问题上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课堂在很多情况下忽略了对探究数据信息的整理和分析。一方面体现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数据信息整理和分析的重要性,缺乏指导的有效策略;另一方面,学生不能通过对探究数据的整理和分析锻炼思维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因此,对于科学课堂上一些探究数据,尤其是误差的数据,教师应明确什么是误差,误差造成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处理这些误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教育的误区及其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教育经过百年的发展历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科学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影响科学教育发展的科学文化观、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科学教育理论、科学教育课程、科学教育方法以及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缺失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批判。  相似文献   

12.
高中化学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现状及实施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化学教育教学中开展科学方法教育已有30多年历史,但由于科学方法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体系不确定,实施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层次感,使得科学方法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实效性很差.探讨和构建科学方法教育内容体系,解决实施科学方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化学教学中开展科学方法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盛云生 《物理教学探讨》2010,28(8):26-26,80
本文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为例,从科学设计课堂问题和合理设计实验方案两个方面进行专题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实验原理.探究科学有效的实验方案.分析方案的优缺点。对于关键的加速度测量启发学生合理运用转化思想,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14.
在物理学习中,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但由于初中生的知识面较窄,生活经验尚不够丰富,在探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和困难,这就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运用联想进行探究。下面我以酒精灯火焰温度的测量为例,介绍如何运用联想,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学的实验测量中数据越精确越好,物理学科的数学化程度越高其理论就越完善;也正是由于物理科学的数学化,使其得到迅速的发展。但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不能丢掉定性分析,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往往也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讨如何从物理问题的定性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物理实验离不开对物理量的测量.由于测量仪器、实验条件、测量方法以及人为因素的局限,测量是不可能无限精确的,测量结果与客观存在的真值之间总有一定的差异,也就是说总是存在着测量误差.测量误差的大小反映我们的认识与客观真实的接近程度.虽然实验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误差是应该且可以尽量减小的.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与控制,有助于对学生进行严密的科学思维和能力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实验素养.  相似文献   

17.
国外研究者分别探讨了小学教师科学教学效能感的测量、影响因素、来源及其转变,但这些研究多基于西方文化背景,由于测量工具单一而导致一些研究结论不一致。我国小学教师科学教学效能感的研究还是空白,因此,应基于我国的实情和文化环境进行一些开创性研究。本领域的一些研究难题也昭示了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为例,从科学设计课堂问题和合理设计实验方案两个方面进行专题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实验原理,探究科学有效的实验方案,分析方案的优缺点.对于关键的加速度测量启发学生合理运用转化思想,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虽然已历经百年,但至今仍存在不少问题。要在新时期解决科学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必须厘清科学教育中的几个关系性问题:第一,科学与科学教育之间的关系,科学与科学教育分属两个范畴但又相互关联;第二,科学方法与科学教育方法之关系,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者做科学之方法,科学教育方法则是指导学生学习科学之方法;第三,科学知识与科学素养之关系,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追求之目标,科学知识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第四,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之间的关系,随着科学与技术之间相互作用的增强,科学与技术在教育中逐渐走向融合,但现时期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仍具有不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科学,合理,规范,是考试命题工作的关键要素;试卷的信度和效度,是测量考试质量的重要标准。文章根据电大学生的特点,提出编制一份科学的试卷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