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国漫游记》是德富苏峰在继《七十八日游记》后写的第二部中国游记。1918年,德富苏峰的帝国主义思想日趋严重。《中国漫游记》的创作意图便是使日本人更加透彻地了解中国,同时为日本政策制定者对华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在《中国漫游记》中,德富苏峰更加细致、透彻地分析中国政治和各方面的优劣势,并分别给中国和日本提出了一些"建议"。这部游记是德富苏峰中国观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不干涉政策”——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争期间,美、英、法帝国主义者以“不干涉”或“中立”为名,纵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肆意进行侵略而他们从中取利的政策。例如九一八事变质,美国政府一方面宣称它“不承认”日本独占中国东北为“合法”,同时又宣称“美国絲毫无意干沙日本在满洲的合法条约之权利”,实际上它是以牺牲中国的东北来换取日本承认美国在华  相似文献   

3.
该文考察了三十年代德日侵华政策。认为在侵华问题上有两大矛盾,日本的独占野心与德国侵华构成尖锐矛盾,日本的军事进攻与德国的非军事进攻的侵略手段上构成矛盾。德日对华政策的差异及其产生的矛盾对中国战场产生了三大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法等帝国主义对德、意、日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1937午7月7日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10月,日本占领广州、武汉后,改变了侵华政策。英、法帝国主义在这年9月,为了保护自己、唆使德国法西斯东侵苏联,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出卖了捷克。接着。他们怀着同样的目的,为保持他们在中  相似文献   

5.
中共的日本战争赔偿政策深受国际、国内政治形式变化的影响。战后初期,中共反对美国主导的日本战争赔偿政策,反对以日本的赔偿支援国民党政府打内战。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坚持在国际框架内解决日本战争赔偿问题,以对抗美国主导的旧金山和会。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共着眼于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关键,调整对日政策,决定免除日本的战争赔偿。在与日本政府复交谈判中,中共坚持中国人民拥有要求日本战争赔偿的权利,抵制了日本政府借助日台和约否认战争赔偿的企图。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的《论政策》是一九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发表的.这时候,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决定性阶段,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尽快地结束对华战争,以便和德、意互相勾结,北攻苏联,南取南洋,实现它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侵略野心,一方面集中大部分兵力对解放区进行残酷的“扫荡”,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另一方面对国民党加紧实行政策诱降,停止向国民党战场的进攻.在国民党内部:以汪精卫为首的一部分大地主、大  相似文献   

7.
二战期间,以武力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把日本引向不归路,惨败的日本战后在保守派首相吉田茂的率领下,自主选择了“日美基轴和经济外交”战略,在亚太经济政策上主张:追随和依靠美国,以美日同盟为基轴,复兴日本经济;以“战争赔偿”重新进入东南亚市场;服从美国冷战战略,对中国实行“政经分离”原则,维持以贸易为主的事实上的关系。吉田茂的亚太经济政策为日本经济在战后十年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基础,但过分依赖美国,使日本不得不面对“半独立”、“半媾和”等日美关系问题,也延缓了对苏、中、东南亚政策问题解决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绥靖政策的实质是纵容和姑息法西斯。苏联同英、法、美一样,都对纵容和鼓励法西斯侵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苏联也应包括在绥靖政策推行国之列。苏联绥靖政策包括对日绥靖政策和对德绥靖政策。对日绥靖开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顶峰是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结束于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对德绥靖开始于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1940年苏联对德绥靖达到顶峰,在舆论上、行动上完全站在法西斯一边。但顶峰之时也是它该悄悄收场的时刻,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苏联对德绥靖政策的破产。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 30年代 ,国际舞台变幻莫测 ,“山雨欲来风满楼”。处于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中的苏联 ,西方有希特勒德国 ,东方有日本帝国主义 ,德日两国都把侵略苏联定为国策 ,它们在西方民主国家“反苏”的鼓动下 ,蠢蠢欲动。事关国家生死存亡 ,苏联必须利用和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力争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因欧洲局势比远东险恶 ,能否避免两线作战关键在远东采取的政策。为此 ,苏联政府一方面对日采取和平政策 ,加强远东军事力量 ,在东部边境筑起一道铜墙铁壁 ,让日本侵略者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 ,大力援助中国抗战 ,让中国紧紧顶住日本 ,使其无法“…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近卫声明的发表,标志着日本公然挑战《九国公约》对华政策的总原则,导致英日矛盾迅速激化。为此英国对远东政策做了较大调整,逐步放弃等待、观望的外交政策,走上援华制日的道路。英国调整远东政策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利用中国的力量牵制日本,阻止日军南下,确保远东自治领的安全;二是阻止日本与德、意联手,确保欧洲和英国本土的安全;三是为争取美国的支持与信任;四是鼓舞远东自治领的士气。英国的远东政策调整完全是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虽在客观上利于中国抗战,但同时也在合作中英道路上埋下了冲突的种子。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德穆楚克栋鲁普等蒙古上层势力为首的伪蒙疆傀儡政权,积极发展教育。在教科书方面,查禁原政权颁行的教科书,设置和调整教科书编审机构,陆续出版发行了不少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充分反映了日伪政权的统治意图,为使境内学校普遍使用新编教科书,蒙疆政权还出台了一些相应政策。该政权虽以“大蒙古主义”为口号,但终究摆脱不出奴化教育的尴尬。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侵略东北,班禅大师作为国民政府西陲宣化使积极进行宣化活动。他在信仰藏传佛教的蒙藏民族之间,在内蒙古民众直接受到日本侵略并且内蒙古出现自治运动的局面下,在民众中宣传中央的政策,并且注重了解民情,注重与各王公和盟长之间深入分析局势,在民族上层着手防止日本诱降。他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拥护中央维护统一,起到维系边疆民族团结,坚定抗战胜利信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日本关东军在侵占察南、晋北和绥远之后,围绕着对这三地区的统治方式问题,日本陆军中央部与关东军发生了分歧。中央军部主张将三地区作为特别区纳入华北伪政权的统辖之下,而关东军则主张对三地域合并统治,建立“蒙疆”政权。最终陆军中央部不得已只得承认关东军做成的“既成事实”。关东军之所以坚持将三伪政权合并统治是由于蒙疆地域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出于建立起维持该占领区经济基础之需要。  相似文献   

14.
明治维新后,日本便开始积极谋求向外扩张势力。在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过程中,"满蒙"始终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为了攫取"满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届日本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满蒙政策",以达到独占"满蒙",进一步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目的。研究日本"满蒙政策"的演变过程,不仅有利于对"大陆政策"问题的探讨,同时对深入研究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地区史,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日本蒙古浪人盛岛角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3年,盛岛角房来中国,曾在绥远及鄂尔多斯的喇嘛庙内“修行”两年,被称为“日本喇嘛僧”,是有名的“蒙古浪人”。盛岛作为日本军部及外务省的“蒙古谍报勤务员”,曾两次赴外蒙古从事间谍活动。以张家口为基地广泛收集有关内蒙古各地的情报,并经常“随军服务”,积极为日本的满蒙侵略政策效力。1933年盛岛角房以民间人的身份担任关东军驻西鸟珠穆沁旗特务机关长,此期间他竭力拉拢并向关东军推荐德王。1936年1月阿巴嘎特务机关长在任时密谋策划了暗杀尼冠洲事件。1936年10月绥远抗战时,他任关东军百灵庙特务机关长。卢沟桥事变后“退居二线”,日本投降前任伪蒙疆政府参议。1946年病死于日本。  相似文献   

16.
伪蒙疆政权建立后,日本为掠夺该地丰富的矿产及农畜产资源,急欲“开发”蒙疆,日本人大量涌入该地。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劳动力亦从华北其它地方涌入蒙疆的张家口、大同、宣化、厚和、包头等地,一时间住宅需求剧增。此外,随着工矿业建设规模的扩大及商业活动的发展,商业用房需求扩大,城市基础建设亦提上日程。为此,日本在该地设立了“蒙疆不动产股份有限公司”,垄断性专营住宅、商业用房及城市基础建设等工程,以保障掠夺性开发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20世纪30年代的内蒙古自治运动和日本对华侵略、准备对苏作战的双重视角考察蒙疆政权的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本文认为:蒙疆政权出现的背景是国内民族矛盾激化以及蒙古自治运动的爆发,但是这种内部纷争由于日本关东军这一外部势力的介入而进一步恶化,使得一部分蒙古族势力走向民族分裂的道路。当时的日本军支持德王建立蒙疆政府并不是真心帮助“蒙古独立建国”,而是出于自身的战略目的。德王建立“大蒙古国”的目标并没有实现。蒙疆政权可以说是一个带有蒙古族色彩,掺杂有国内民族问题,而为日本军部所掌控的亲日地方政权。  相似文献   

18.
蒙古联盟政府的教育理念,摇摆于民族主义和“民族协和”两者之间;日本人对蒙古教育事业的统治,并没有按着计划实施到每一个角落,它有局限性,日本占领蒙疆也终归失败。在复杂的社会风云中,蒙古知识青年选择了加强推动小学建设,使内蒙古西部的初等教育有了发展。事实上,日本人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利用成吉思汗精神,把它融进“东亚新秩序”理念之中。以蒙古知识青年为主体的民族主义也有它的局限性。知识青年反对日本对蒙疆地区的侵略、占领,但是他们并没有全面否定日本语。而在接受先进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时候,他们把日本语当作一种手段积极使用。他们这种实践活动也证明,他们想超越成吉思汗崇拜这种“血统性”、民族主义思想给他们带来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扶植成立了伪蒙疆政权,并强调其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特殊性,从而凸显日本"开发建设"蒙疆的必要性。而当时该地域的临战形势,必须"欲建设、先统制"。即对生产领域以及流通领域实行强制性的政府计划指导、控制、干预行为。实施统制经济,目的是有效地控制该地区的经济命脉和最大限度地掠夺日本所需要的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20.
日本建立伪蒙疆政权后,为了维持这一地区的殖民统治,鸦片收入成为支撑蒙疆政权的主要经济来源。为了确保鸦片收入,担负起向当时其他日本占领区内提供鸦片的任务,日本在蒙疆地区推行鸦片专卖政策,按时间顺序分别为公司专卖制、组合转让制及政府收购制三个时期。笔者通过对各个时期鸦片政策的分析,介绍日本蒙疆鸦片政策的形成过程,揭露其维持殖民统治,“毒化”中国人民,削弱抗战力量的罪恶阴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