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能说话不能动。谁动就是白骨精,谁动就是……"木头人的游戏你玩过吗?哈哈,来吧,这节作文课董老师带你玩"木头人"。  相似文献   

2.
正活动背景: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家长向我求助,说:孩子迷恋上了电脑游戏,希望能给予正确引导。于是我和孩子们进行了谈话,想了解一下孩子迷恋电脑的原因。洋硕小朋友说:"我最喜欢玩《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教室里面出现了此起彼伏的兴奋声音并且一发不可收。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小朋友中展开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班上99%的小朋友都玩过,且都很迷恋此游戏,并对游戏中的植物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我选择了"植  相似文献   

3.
正在幼儿园里老师和小朋友经常会玩一个叫做"请你照我这样做"的游戏,具体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和孩子们对面坐(站)着,老师一边说"请你照我这样做",一边做出各种动作或造型,如拍手、抓痒、看书、吃饭、洗脸、弹琴,又或者是各种动物造型等,然后孩子们一边说"我就照你这样做",一边学着老师做出相同的  相似文献   

4.
游戏,在一些家长那里成了一把双刃剑,它时而被指责为淘气、懒惰,时而又成为奖励的手段。当孩子玩疯了忘记其他时,家长就会斥责说:"你就知道傻玩傻乐。不认字、不学算术、不干正经事。"当孩子表现特别乖时,家长又会说:"你今天很听话,表现得真好,快去玩游戏吧!"其实,游戏是儿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手段。对于儿童的社会化成长的作用举足轻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蒙台梭利指出:"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游戏不仅有启智的功能,家长如果正确运用游戏方法,更能帮助孩子从中认识和体验真善美。  相似文献   

5.
木头人     
正7月28日晴你们知道什么东西不走、不笑、不说?啊,原来是木头人呀!白老师今天就让我们玩木头人的小游戏。我想:木头人不是不走、不笑、不说吗,那要怎么玩呀?噢,原来是让我当逗笑人,逗其他同学。我一上场,超超他们就笑了起来,小林又像猴子一样抓耳挠腮,一阵"笑声风波"过后,开始玩"木头人"的游戏了。开始了,超超故作镇定,小林很严肃但还是被我的笑话逗乐了,小林和妍妍轮着被  相似文献   

6.
一年级消除"适应困惑"阳光教育活动:我是快乐之星阳光活动目标以"我是快乐之星"为主题,通过"我让你,猜一猜;我对你,夸一夸;我和你,玩一玩"的活动和游戏的方式让儿童参与、互动,呈现孩子们的情绪与对周围人和事物的看法和感受,使老师在孩子的活动和游戏里了解孩子,并运用技巧协助孩子管理情绪、调整认知以及修正行为,使一年级的学生适应集体,乐于学习,乐于交往,  相似文献   

7.
正背景: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小班的孩子特别喜欢娃娃家游戏,因为孩子对家最熟悉,他能够在游戏中模仿爸爸或妈妈而感受到一种快乐和愉悦。情景实录一:在一次游戏中,娃娃家的"妈妈"(乐乐)正抱着布娃娃玩,她一边拍着布娃娃,一边说:"宝宝乖,宝宝睡觉啦。"而恒恒和浩浩正在争着谁当爸爸谁当客人,说话的声音很大。"妈妈"开口了:"我的宝宝正在睡觉呢,你们这么大声会吵醒我家宝宝  相似文献   

8.
正案例Case熙熙是一个乖巧的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很好,平常从不会和小伙伴发生矛盾。一次接力赛活动的时候,全班幼儿都积极参加,可她怎么也不愿意,还说她脚痛不能跑。后来我就找几个孩子准备和她一起玩接球的游戏,可她又推脱去找来琦琦,让琦琦代替她的位置和其它幼儿玩,她则在旁边看。我问她:"你为什么不玩我怕我接不到  相似文献   

9.
引子:从游戏到规则 你小时候玩过木头人的游戏吗? 几个小孩子围在一起,嘴里念完"一二三,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后,立即摆个姿势不再动.如果有人忍不住先说话、大笑或者动了,就会被淘汰出局,剩下的人保持不动,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游戏胜利者.  相似文献   

10.
木头人     
这天,我和孩子们一起玩木头人游戏。当说到不许说话不许动时,孩子们毕恭毕敬地坐好,活动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可不一会儿,几个小调皮就动了起来,嘴里还嚷着:累死了!我想,这种过于安静的方式对幼儿来说是不快乐的。于  相似文献   

11.
周霞 《教育导刊》2005,(3):44-45
"邮递员"游戏是我在实施整合活动"给你一封信"之后,利用孩子们对送信的兴趣生成的一个游戏活动.刚开始玩时,小朋友兴趣浓厚,争先恐后地想当邮递员送信.但玩了几遍以后,小朋友对这游戏感到厌倦了.怎么会这样呢?通过观察,我找到了幼儿厌倦的原因: 一是由于该游戏一次只能是一个小朋友当邮递员送信,其他小朋友等待时间过长,因而出现心理疲乏.  相似文献   

12.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具。他是个穷孩子,也喜欢。看着别家的孩子拿着小木马,扛着冲锋枪,喜气洋洋地玩警察抓小偷时,他也想参加。小伙伴理直气壮地说:"要玩可以,你当小偷,我当警察。"  相似文献   

13.
有趣的游戏     
今天一上课老师就宣布:"我们来玩个游戏!"我一听,兴奋极了!心想:这个游戏是什么呢?好不好玩呢?复不复杂呢?正当我猜想时,老师揭晓了答案:"这个游戏是‘一二三木头人’。"太棒了!我最喜欢玩这个游戏了。老师宣布了游戏规则:当老师说完"一二三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所有的同学要在一分钟之內不动才能赢,动了就输了。游戏开始了,老师就像孙悟空一样对我们下了定身咒语,每个同学都纹丝不动。我一脚踩在地板上,另一只脚跨在椅子上,脸上摆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吴成昆同学双脚微微张开站立着,手放在背后,身子绷得紧紧的,  相似文献   

14.
他们能行     
"老师,我们要玩捉迷藏!"(孩子) "不行,你们怎么玩呢?"(老师) "……" 这个古老的游戏是那么有吸引力,我孩提时代就钟爱,若是其他的孩子提出这个要求我都同意,可是惟独他们,我不能答应.因为他们是一群失明的孩子,决不行!  相似文献   

15.
大班孩子非常喜欢做“木头人”的游戏,但在游戏中很多孩子常常故意犯规,甘愿接受惩罚。过于简单的游戏过程使孩子对接受惩罚的兴趣远远大于对游戏本身的兴趣,这就使游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为此,我把这个游戏作了改进,在孩子们念完儿歌后,我故意东瞧西看,寻找一动不动的孩子,然后走到他面前说:“点点点,点木头,把你这块木头点成人。”然后,我的手指在他的额头上轻轻一点,他就被点活,可以到处活动了。在我把所有“木头人”点活后,游戏便结束了。这样一改,孩子们不再故意犯规。为了被点活,他们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动作。可是,游戏做了几次后,…  相似文献   

16.
<正>上周末,表弟带着他五岁的女儿来家里玩。一进门,我三岁的女儿就把玩具搬出来,说要和姐姐一起玩。可没几分钟,女儿就哭着跑过来告状,说姐姐不让她玩,"姐姐说所有玩具都得她先玩,玩够了才能给我玩。"我劝女儿":姐姐是客人,你是主人,你应该让着姐姐。"女儿懂事地点点头,停止了哭泣,这事儿就过去了。后来,两个孩子又去小区健身场玩。表弟的孩子看见别人玩什么她就想玩什么,非得叫别人从玩的器  相似文献   

17.
一天,妈妈对我说:“阿斐,我和你玩个游戏好吗?”说起玩,我就来精神了。“我们玩的游戏是交换我们的角色,也就是你当妈妈,我当女儿。”妈妈说。听了妈妈的话,我高兴地想:这游戏真好,让我来当一回妈妈,如果她不听话,我可  相似文献   

18.
换位游戏     
儿子生日前一天,我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你提吧,我尽量实现。儿子高兴地说: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孩子和家长玩换位游戏。就是爸爸当儿子,儿子当爸爸。我说:这个游戏新鲜。明天你生日,你说了算好了。我给了儿子100元当活动资金。  相似文献   

19.
正请将这篇文章给爸爸妈妈看。如果写一写"笑",你打算怎样选择呢?我估计有的小男孩会选择"游戏打通关了,我得意地笑"之类,果然,有个小男孩说:"我约同学在家打游戏,他打不赢我,我都快笑死了。"有个小男孩选择的则是:"我追小鸡,把小鸡追到水塘里,我哈哈大笑。"一些孩子批评他说:"哪能这么没人性啊?"我说:"那如果写元旦联欢会上,同学们玩起了贴鼻子游戏,大家很开心,哈哈大笑。或者写和父母玩  相似文献   

20.
正一、激趣导入师:当你有悄悄话要告诉同伴,又不想让旁边的人听到时,你会怎么办?生:偷偷说。生:捂住别人的耳朵。师:你们做过耳语传话的游戏吗?生:没有。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体验一下吧!(学生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二、开心玩一玩师:在游戏活动开始前我们要明确活动要求,我宣布游戏活动的规则:参加游戏的同学快速分成两组,每组9人,每组推选一名组长和一名"侦探"。每组除"顺风耳"外的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