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抓住文本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要注意营造氛围,以唤醒学生的思维;要抓住关键,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要联系鲁迅生平,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样教学,让学生在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中得到启迪,获得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小学语文课堂改革的深入,文本解读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更是语文教师的首要基本功。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教师要做好学生阅读的引导者,引领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汲取文本精华,感受文本之美,提高阅读能力。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一文中指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积极深入文本,开掘文本意蕴,凸显文本的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这是亟待磨练好的内功。  相似文献   

3.
目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强,影响了他们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凭借文本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空白处和重点处等让学生想象说话,把话说得具体生动、条理分明。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结构,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需要深入研读文本,引导学生展开多维度思考,建立阅读认知体系,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追索童质、启动多元对话、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内容核心,唤醒学生无限遐想,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文本解读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深入探究的基础。在文本解读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入文本中,展开自主阅读学习和体验。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民主的解读气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并结合生活认知,展开个性解读。这样,能让学生在深度解读中建立思维认知、形成学科能力、养成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6.
<正>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完成语言积累并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许多教师都加强了对阅读的教学指导,但取得的效果却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文本没有深入对话。而品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它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一、在品读中品味文本的语言本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要对文章细细品读,品出文章的真意。但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一些描写,是  相似文献   

7.
沈凌 《文教资料》2011,(4):59-60
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多重对话(学生、教师、作者、文本之间)的过程,教师不能轻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当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时,教师就需要及时有效地引导,这也是教学智慧的显现之时。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此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文本,打开学生的心泉,那么学生的思维智慧的泉水必将汩汩流淌。作者在教学课文《亲爱的爸爸妈妈》时,在质疑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的基础性知识和基本能力不能弱化,要做到扎实有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品词析句,感悟理解文本的形象,激情体验文本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石晓灵 《快乐阅读》2011,(23):63-64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是语文教师应认真思考、探索的重要问题。结合学习与实践,本人认为,要引导学生很好地深入文本,教师首先要对教材准确把握、深入理解,并且要"创造性的理解教材"。在课堂教学之前,还应重视学生的课前自读自思。具体到课堂教学之中,首先要注重寻找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突破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朗读;最后,要恰当辅之以多媒体。  相似文献   

10.
学生自读课文,常常只是停留在内容的粗略把握上。语文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的阅读走向深入,就要根据文本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还原文本背景、辨析文本原型、发散学生思维等,使学生的阅读具有深度、厚度、广度。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材的文本大多是经典范文,其构建呈现多元化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本的立意点、线索点、链接点、表达点,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和文本、作者展开对话,探索文本的深刻意蕴,感悟文本的人文情怀,使学生获得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2.
要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语文教师不应只注重外在的教学表现形式,而应以文本的语言为媒介,借助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语言文字的内核,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体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形象的感染等。通过实践操作,笔者认为以下四点策略作为众多深入文本策略中的一部分,具有简便、实用、操作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教学重点放在语言训练、人文渗透上,而忽略思维的训练和引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训练他们思维的辩证性;对文本拓展延伸,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整合课堂中的问题,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创新性。这样,就能使学生深入文本,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语文教学中,语言实践是指以教材文本为载体,引导学生潜入文本深处,进行听说读写等各项训练,使得学生在深入研读文本内在语言的过程中感知语言、积累语言,最终掌握语言表达的规律,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在强化自主意识中进行语言实践将语言实践的自主权交给学生,首先要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中最感兴趣的问题以  相似文献   

15.
链接学生生活,让学生更深入地解读文本,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主题链接、情节链接、语言链接、意境链接等途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解读文本。这样教学,使文本"契合"学生的生活,让生活促推学生的语文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正>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越发凸显,无论在教学中还是在教学研讨时,我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学得怎么样。我们希望课堂精彩一点,深刻一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讲得精彩深刻就可以了,而是要让学生学得精彩深刻。要实现这一点,我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有剧可演,让文本的文字变成学生的文字,让文本的语言变成学生的语言。1.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说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让文本的文字变成学生的文字。比如,  相似文献   

17.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仅存在着教师对朗读教学不够重视的问题,更存在着教师无效的朗读教学,从而导致学生不能深入文本,对文本理解模糊.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对朗读教学的重视,更要从教学本身出发,切实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品味和欣赏教材中的语言美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钻研文本,正确把握教材,从图文结合、文本范读、角色转换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深入品味文本中的语言,感受其中蕴藏的内涵和散发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让学生真正在教材文本中获得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提升,即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讲好故事"的方式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讲述故事时,要依托文本,构建框架,历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深入文本,强化学生感知,历练他们的体悟能力;要依托留白,拓展补充,历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这样,才能讲好故事,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0.
正如何在学生与文本解读之间架设桥梁?在《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一书中,作者闫学说,文本解读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要做"教学解读"。教学解读就是为教学而解读,要求教师在做文本解读时不仅要眼中有文本,更要心中有学生。《小学语文文本解读》选取了现行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各类典型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