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新生的入门教育至关重要,所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药卫生改革,认真做好中药学专业新生的专业思维教育,使中药专业新生从起步阶段,就逐步培养起良好中医药思维,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中医药的创新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宁夏是一个国内中药界公认具有显著特色的天然药库。宁夏中药行业是宁夏的优势产业,中药产业可望成为宁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创产业新优势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自治区正在加快构建完善包括中药农业、中药工业和中药商业的产业体系,跨入国家中药现代化特色科技产业基地。目前自治区各类中医药部门均需要一大批中药专业的技能型人才来从事中药的标准化栽培、质量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剂、包装、销售、仓管等岗位的工作。因此宁夏高职院校开设中药制药专业,符合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河南中医学院成立于1958年,中药系设立于1959年,是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率先兴办的2个中药系之一,2005年5月更名为药学院。中药专业是国家教育部门认定的特色专业,中药学实验教学伴随中药专业的创办而开展。1996年为适应21世纪中药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提高实验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实验教学的  相似文献   

4.
省属高职院校中药学专业核心培养目标是为省域中药行业企业(含中医院)输送高素质中药特色技术人才。当前,江苏省中药行业对中药鉴定技术人才、中药炮制技术人才、中药制剂技术人才和中药调剂技术人才存在强烈需求。而江苏省高职中药特色技术人才培养在产出和过程方面存在困境,制约了上述需求的满足。有必要面向省域中药行业开展高职中药特色技术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包括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医药政策导向、紧密对接中药行业岗位人才需求、强化中药特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精用校企紧密合作的人才培养平台、深耕以“三教”改革为内容的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开办中药特色技术学徒班等,为高职院校培养中药特色技术人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招生及在校生规模的扩大,对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发展既是机遇,同时也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为此,本文仅对中医药高等院校招生规模扩大的现状、困难及解决对策作一肤浅分析,以期匡正。一、现状中医药学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又以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诊疗方法、卓越的临床疗效饮誉海内外。特别是近些年来,传统中医药学治疗范围的扩大,在某些疑难重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显著疗效,以及中药天然药物的优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乐于接受中医药治疗。中医药人才的社会需求日益扩大,1999年中药专业被国家列为紧缺行业,中医的医疗成本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药种植行业、中药炮制行业、中药制药行业及中药其他行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中药在国内、国外有较大的需求增长。国家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出台了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中药学专业学生有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机遇。牢固掌握专业知识技术,慎重择业,扎实起步,善于听取意见,保证科技的投入,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赣东北地区是连接闽、浙、皖、赣的重要区域,一口通商时期该地区曾出现过境贸易的繁荣,其社会经济相应得到了一定发展。五口通商之后,随着上海取代广州而成为全国进出口贸易中心,全国贸易格局和商路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以前南北纵向的贸易路线转变为以上海为中心的东西横向贸易路线,赣东北地区的区位优势开始丧失。与此相适应,该地区的商路、市镇和社会生活均开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刘丽恒 《成才之路》2009,(26):88-88
笔者通过介绍中药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及高校中医药英语的教研现状,分析高职英语教学大纲和高职中药学专业学生的特点,阐述了开设《中医药基础英语课程》的必要性。同时针对职业市场的需求和高职中药的专业特点,从教学目标与内容、课时与教材面、师资与教学三方面阐明在高职中药专业开设此课程的可行性,认为这门课程的开设适应中医药国际化的时代需要,有助于培养实用性人才,提高高职中药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真正体现了高职英语教学的基础性、适用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9.
赣剧源于江西赣东北地区的一种古老戏曲剧种,后流传整个江西乃至全国。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曾经盛行一时的戏曲音乐开始面临衰亡。而在赣东北地区依旧保留了一部分受众群体,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密不可分。笔者于2014年3月7日跟随鄱阳县赣剧团舞台工作者及演员们来到鄱阳县对开谱仪式音乐进行了为时两天的田野调查。  相似文献   

10.
从实验教学考核新体系角度出发,构建中医药开放式实验教学新模式并付之实践,考究其实效性。本研究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性的封闭式实验教学模式,促进对学生中医药思维的培养,延续中医-中药同根同源,增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全面提高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将中医药专业建设为我国特色专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是我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分析了东北地区的原料优势和食品专业的行业特点,阐述了发展建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思路,在专业发展、教学改革、人才培养、队伍建设上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学习思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不同的思维模式对专业的感悟不同,对于中药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树立中医药思维是掌握专业知识的关键。而在中医药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模式中处处都存在着传统文化的印记。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建立中医药思维模式,有助于提升中药专业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运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传统文化贯穿于中药专业的课程中,同时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传承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发展中药教育,提高在职中药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技能,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委员会审定。南京中医学院在近年来举办中医函授大专班的基础上,于今年又举办中药函授大专班,并于九月初正式开学。中药函授班学制三年,开设课程15门,其中基础课5门,专业基础课7门,专业课3门,并增设部分讲座。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与辅导相结合,通过中药函授教育,使学员较系统地掌握中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重点掌握中药制剂、中药炮制、中药鉴定的理论和操作方法,达到中药专业大专水平。各门成绩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大专学历。  相似文献   

14.
<正>饶师范学校创建于1939年,是赣东北地区小学和幼儿教师的摇篮。2005年挂靠上饶师范学院,成立上饶师范学院小学教育师范分院。学校位于上饶市行政新区,位置优越,设施齐全。开设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英语教育、计算机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七个专业。学前教育为省级精品专业。学校为上饶市唯一一所定向培养农村教师的院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1人,高级讲师40  相似文献   

15.
<正>"十一五"以来,在国家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大背景下,设计产业在东北地区得到长足的发展,创意设计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成为东北地区又一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为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注入新的力量。政府和地方高校极力推动人才培养,纷纷开设相关专业。然而,在用人市场上却出现"一才难求"的困境。一方面,大量的设计专业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设计产业人才需求缺口巨大,企业无法找到合适的人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药学专业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西医院校的整体资源优势的同时,突出中医药特色,对目前中药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此外加大了实验室的开放力度,扩大了中药专业实验室的受益面,另外针对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了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前提下,规范了中药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为培养合格的中药专业人才搭建了合理的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7.
专业推荐     
药学院各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中药学专业:培养能从事中药鉴定、中药制剂、药品开发、研究及中药生产管理和营销方面的人才。就业方向:药检所、中药工商企业质检部门、医院制剂室、制药企业生产技术部门等。中药学基地班:培养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医药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并为相关学科输送高质量研究生生源。就业方向:国家重点部门和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等;医药企事业单位从事中医药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本校)为例,利用产业工作现场调研、岗位顶岗调研、访谈调研、问卷调研等形式,深入了解地方产业、行业需求,了解岗位工作标准。从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的角度,邀请行业专家对专业进行诊断总结,达到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专业建设要求,在搭建产学研用的一体化平台、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课程建设方面提出实践方案,培养出受行业欢迎的优秀毕业生,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19.
综合大学《中药学》课程在保证核心内容教学的基础上,应重视补充和拓展一些课外内容,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医药元素、中药品名变迁和中医药典籍记述和歌诀等,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黄初冬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2):183+185-183,185
为了适应现代医药学模式和我国卫生服务的发展求,需更多复合型高技能中药专业专门人才,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突出高职中药专业特色,以中药专业技术实践应用能力训练为主线,搭建实践与产业相融合的实训基地体系,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构建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全方位、立体化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中药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中医药人才的需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