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理念根据新课程教学要求,依照建构主义学习观和主体性教学理论,本教学通过演练活动,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习,激发学习动机,培养绘画兴趣。教学流程一、出示课题师:今天我们来认识红、黄、蓝的色彩世界。出示课题:红、黄、蓝的色彩世界(学生朗读课题)二、提出思考题师:为什么说红、黄、蓝是色彩的世界?带着这个问题看书第4页。(学生思考)师:告诉老师,桌面上的杯子里有什么颜色?生:红色、黄色、蓝色。师:下面我们来边实验边思考。三、学生游戏师:我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老师请出一个小组学生,示范说明游戏方法)方法:1、2、…  相似文献   

2.
一提示课题,引导质疑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古诗<登鹳雀楼>,课题中藏着两个生字,我们先来认识它们. (出示"雀""楼",指名读,齐读,组词) 师:这两个生字,我们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伸出小手,随老师书空课题. (课件出示鹳雀楼)  相似文献   

3.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年级 :高二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时安排 :一课时主要资料来源 :科利华电脑备课系统执教者 :潍坊第一中学 王向红※  ※  ※师 :上课。同学们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艾青的抒情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出示多媒体画面①。画面出现醒目红色课题及具有雕塑效果的怀抱乳儿的大堰河形象。)师 :诗歌是靠形象来表达感情的 ,所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发挥联想与想象 ,通过反复朗读 ,体会诗人的感情。(出示多媒体画面② ,学习目标 :( 1)体会诗人真挚的感情 ;( 2 )培养联想、想象能力 ;( 3)训练朗读能力。)师 :请同学们速读全诗 ,结合思…  相似文献   

4.
师:今天我们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老师写课题的时候你可以思考:看到这个课题,你会产生什么问题。(板书课题)生1:为什么说它是可爱的草塘?生2:这个草塘在什么地方?生3:草塘是什么样子的?生4:为什么课题在“草塘”一词之前加上“可爱的”这个词而不加别的词,比如“美丽的”等。师:这些问题问得好!学习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先看第一个问题,我们预习了课文,什么是草塘你能说说吗?生1:草塘里有草,很大,很绿,无边无际。生2:草塘是长满草的洼地。师:(出示绘有草塘的投影片,略作讲解)这个草塘在哪儿呢?(出示绘有中国版图的投影片,用教鞭指图讲解…  相似文献   

5.
一、入生活,谈“角度” 师:我们才学了角度这个单元,你怎么理解这个词?(PPT出示“角度”) 小结:角度,就是看问题的出发点,看问题从不同角度出发,就会跳出思维的定势. 二、释课题,知要求 师:(PPT出示《司马光砸缸》)一起读! 课题.师点出两个字“光、缸”,提示:后鼻音在一起读的时候很可能会读成“司马缸砸光”.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实录】一、学抓文路,初感索溪峪的"野"1.揭示文题。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生齐读课题)师:课题中有一个双引号,能理解吗?(出示双引号的用法)生:在这里是特定称谓或着重指出。师:到底是特定称谓,还是着重指出呢?生:(齐)着重指出。师:我们再读课题,让我们听出这儿双引号的存在,读——(生齐读课题)2.练习浏览。师:让我们走进索溪峪,谁来读一读学习要求。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出示小猪存钱罐,吸引学生注意力。师:“这是什么?看到这个你会想到什么?”生:……师:“你们有存钱罐吗?它有什么用?那么在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生自由说。师:“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师:“对!人民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另外,老师还请来了两位小朋友。”课件出示精灵画面(配音)AB:“嗨!小朋友们好!”A:“我是精精。”B:“我是灵灵。”A…  相似文献   

8.
师:这节课学习22课(出示课题,学生齐读“数星星的孩子”。) 〔没有写课次——“22”好。那是不必要的。一切不必要的文宇,言语,动作要尽可  相似文献   

9.
一、谈话引入 ,揭示课题1 .出示中国地图 ,让学生找到台湾并简单介绍。师 :我国的宝岛———台湾在哪里 ?(指地图 )台湾有哪些宝 ?(指名说———师小结并列题 )它有甘蔗、樟丸……还有很多珍贵的蝴蝶。 (出示课题 )2 .引出课题 ,理解“甲”。师 :“甲”在这里该怎样理解 ?(指名说 )“台湾蝴蝶甲天下”也就是。(一起说 )[以上的引入 ,是课外知识的丰富 ,爱国情感的陶冶 ,是学生学习此文积极性的调动 ,使学生准备好进入课文的状态。]二、欣赏画面 ,激发兴趣师 :你们想不想看看这天下第一的蝴蝶 ?(随着音乐让学生欣赏各种画面 ,单幅的——…  相似文献   

10.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 生:<迎接绿色>. 师:(板书课题,提示"迎"的笔画,生跟着书空)大家预习了吗?老师先来出示一些生字、词语,看看你们能否读正确. (出示:钢筋满楼清香水泥鲜嫩滴翠蜂巢视觉污染蓬蓬勃勃)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片段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生齐读课题)师:在上一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来自法国的世界著名昆虫学家,他就是——法布尔。(出示法布尔图)瞧,这就是少年时的法布尔。你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胡婕 《黑河教育》2013,(3):28-28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1.回顾已学过的长方体特征,认识正方体师:刚才同学们课前一分钟展示的是我们上节课所学的长方体的特征。(生汇报,师填写表格)师:想一想,我们从几个方面对长方体进行了研究?(出示三个方面:面、棱、顶点)师: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呢?(汇报前置性作业中的"课前预习")师: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认识正方体。(板书课题:正方体的认识)2.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师:同学们,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这些生字还认识吗?自己读一读。(生自读生字,师指导读音。出示:“窥伺、大模大样、供养不周”)师:差不多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指名读)特别指导“供”的读音)(出示:净角脾气)师:谁来读?(指名读)  相似文献   

14.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开始学习第十章《三个世界的形成和演变》。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美苏争霸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为三个世界的并立。“三个世界”指的是什么呢?请××同学念教材288页下方的注释。(学生朗读,教师小结)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形势的一个显著变化是第三世界的兴起。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第三世界的兴起”。幻灯打出“第三世界的兴起”阅读思考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5.
一 提示课题,引导质疑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古诗《登鹳雀楼》,课题中藏着两个生字,我们先来认识它们。 (出示“雀”“楼”,指名读,齐读,组词)  相似文献   

16.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活动引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少年雏鹰争章”活动有哪些章吗?你得过什么章?生:活动有礼貌章、安全章……我得过文明章、阅读章……师: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大家看,这是什么章?(出示课件:“信用章”图片)怎样才能得到“信用章”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讲信用》。(板书课题)2.看课题质疑,探究学习方法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什么是讲信用?生2:为什么要讲信用?生3:怎样做到讲信用?生4:讲信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生1:读课…  相似文献   

17.
片断一:随文识字师:请小朋友认真听课文录音,注意文中画线的字、词。(课件出示文字材料,配乐范读)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特殊的邮票。(出示贴有16个生字的邮票模具),它上面的字是这节课要认识的生字。我们先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的生字(课件出示一、二自然段的文字材料),请小朋友快速看屏幕,记住画记号的词语,然后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把其中的生字词在书上画上自己喜欢的记号。师:老师卡片检测认读效果。“来信、地方、事情、工作、盼望。”(老师判断前鼻韵母是否读得准,轻声是否读得好听,平舌音是否正确,在正音的基础上,再去掉拼音分组检测)师:记住了这些字的读音,再来扩充“我的词语库”。(出示“我的词语库”模具,将五个词语搬进词库里)师:小明想爸爸的时候,总盼望收到爸爸的来信。小明收到信后,发现了什么?请大家边听范读边注意看文中变色的生字。(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文字材料,生字变色)师:请同学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先自由认读信封里的生字词(课前发给学生装有第三段生字、新词卡片的信封);再同桌两个人一组考考对方,注意相互听音、正音;最后由学习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师:下面我们用对口令的方式检查学习效果(师出示“伟”字卡片)问:...  相似文献   

18.
一、检查预习1.指名读课文,老师适时指导、纠正。2.齐读。3.导入:《识字2》所有的词语都与什么相关?(桂林山水)二、创设情境,学习词串(一)学习词语“碧水、秀峰、倒影”1.出示漓江山水图。(配乐)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最美的地方是漓江。漓江到底美在哪儿呢?生:它的水特别绿,特别清,两边山也特别多。水里有山的倒影,青山绿水,美丽无比……2.出示词语:碧水。师:这么清、这么绿、这么美的水,我们就叫它——碧水。(师指名读)师:你读得真好,老师好像看到了清澈的漓江。(男女生比赛读)3.出示“碧水、秀峰、倒影”图文。师:水美,山…  相似文献   

19.
一、导入新课,看图猜恐龙的名字,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师:同学们,通过前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约两亿年前,美丽的地球曾经被一种强大的爬行动物所主宰,它们就是——(师指黑板,学生读:恐龙)师:喜欢恐龙吗?猜猜看,这些恐龙叫什么名字?(课件出示雷龙图片)生:梁龙。生:蛇颈龙。生:细鄂龙。生:雷龙。师:到底谁猜对了呢?(出示“雷龙”字样,猜对的学生跳起来欢呼,师抚摸着该生的头)你真聪明,恐龙知识真丰富!师:再猜!(出示梁龙图片。)这个准能猜对!生:梁龙。师:你怎么知道?生:因为梁龙特别长。师:说得对。(出示剑龙图片)它是谁?生:剑龙。师:这个呢?(出…  相似文献   

20.
一、引入,初步感知茅盾的故乡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天窗》(老师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词,读通了课文,还了解到这篇文章是中国著名作家茅盾爷爷的作品。(板书:茅盾)师:(课件出示书上插图)看,这是小茅盾的家,同学们,拿小茅盾的家和我们的家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生:我家里有电视、电脑等,他家里只有一个天窗。师:(课件出示图片)小茅盾1896年出生在浙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