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厦门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联合发起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传播学研时会,于1993年5月25日至30日在厦门召开,来自全国22个新闻研究、新闻教育和新闻宣传单位的35名代表出席了这次学术讨论会,共提交论文34篇。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主任明安香同志主持了会议。这次学术讨论会回顾了1982年和1986年两次传  相似文献   

2.
第五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于1997年4月21日至25日在杭州大学举行。研讨会收到50多篇学术论文。与会代表围绕主要议题“传播与经济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研讨范围涉及大众传播与社  相似文献   

3.
孙樱 《新闻界》2001,(6):29-30
2001年10月18日至19日,全国第七次传播学研讨会在南京召开。围绕创新与发展的主题,此次会议征集了65篇论文,内容涉及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网络传播、传播全球化、WTO与大众传媒等多方面的内容,选题范围广、应用性强,充分体现出当代传播学向社会各个领域全方位延伸的趋势。这是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性的传播学盛会,数十位专家学者在会上畅所欲言,阐述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气氛热烈。他们的立论角度多姿多彩,虽然观点不一,却都经过了认真的论证过程,为这次大会营造了良好健康的学术氛围。新世纪伊始,面临着信息传播全球…  相似文献   

4.
传播学是 80年代初从西方引进到我国的。 20年来,传播学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引起不少争论。本文试图对这一方面作一简要综述。传播学和新闻学的产生  关于“传播”一词,《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作了如下介绍:  “传播”是英语 communication一词的汉译,它的主要意思是思想、观念、意见的相互交流。 communication一词源出于拉丁语 communis,意即共同分享。因此,传播就是与人共享信息、观念、意见的过程。  关于“大众传播”和“大众传播媒介”,美国威尔伯·施拉姆和威廉·波特著、 1982年出版的《人、讯息和媒介…  相似文献   

5.
黄安平 《东南传播》2021,(10):111-116
学位论文能充分反映各学科的研究热点、方向和理论前沿.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试图探究2000-2019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硕博学位论文的研究情况.研究发现,大众传播和内容研究是新闻传播学硕博学位论文的研究焦点,传播类型和研究对象存在显著相关性;近35%的学位论文未使用任何研究方法,50%以上的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理论和理论使用,不到5%的学位论文涉及理论贡献;实证研究范式是理论贡献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6.
李贞芳  李燕 《新闻大学》2005,18(4):56-59
一、前言 Miller和Gandy(1991)[1]发现,1965-1988年《广播与电子媒体》、《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和《传播学杂志》三种大众传播类的期刊上,一共发表了351 篇研究传播的经济层面的论文,表明对传播业的经济学分析已渐成为大众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分  相似文献   

7.
肖像作为一种图像,在大众传播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广泛传播。本论文结合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学说,分析了肖像在大众传播中具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陈静 《新闻爱好者》2011,(24):22-23
肖像作为一种图像,在大众传播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广泛传播。本论文结合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学说,分析了肖像在大众传播中具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一、竭力推销资产阶级新闻理论西方国家明白,报刊、广播和电视在年轻的独立国家中是宣传和教育群众的重要工具,因此,它们不遗余力地控制这些国家的新闻界,让它听命于自己。在西方国家,有许多院校和机构研究发展中国家新闻学中所发生的变化。它们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是大众传播工具在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和文化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在这方面,它们出版了许多著作,其中有斯拉姆的《大众传播工具与国家发展》、索默拉德的《发展中国家的报刊》、巴尔顿的《非洲报刊》、施勒的《传播与文化统治》、卡特茨和韦德尔的《第三世界的广播事业》等等。这些著作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竭力贬低发展中国家大众传播工具的意义,同时大力宣扬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所谓正确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第三节大众传播研究的“控制分析”大众传播第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传播者”。大众传播研究将大众传播工具(以下简称新闻工具)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分析它在政治、社会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政府与它的关系。因而关于新闻工具的研究,名为“控制分析”。关于控制分析的理论,以下分两层加以叙述:一、新闻工具制度的理论;二,新闻工具的编辑方针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播手段的日益现代化,使得它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一节大众传播的一般作用一、文化传播的作用文化传播作用也称为社会遗产或遗传的传承功能,它是指通过大众传播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并不断教育成年受众、社会成员共享同一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遗产。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习、认同社会传统、社会经验、社会知识  相似文献   

12.
传播学 受众研究 接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学受众研究接受分析郭镇之中国的大众传播事业,尤其是电子媒介,是突然之间发展起来的。在打开国门、放开眼界,拥抱了世界潮流之后,我们三步并作两步,迅速地挤进了这熙熙攘攘的电子的传播世界。十数年之间,我们经历了人家半个世纪的发展道路─—许多历史经验需要...  相似文献   

13.
政治传播学     
这是研究政治和传播两种不同却相互影响的社会现象的一门行为科学。西方从事传播学研究的学者认为,政治就是谈论,谈论通过语言、符号传递信息。政治语言就是一种符号的活动。这类活动,既有言辞的,也有非言辞的;既有文字的,也有非文字的(如图片、表情、姿态、音调等)。政治通过符号达到说服目的,方式则为:宣传、广告与辩论。这些方式离不开传播媒介的介入,大众传播媒介是影响公众政治态度和行为的因素之一。探讨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政治行为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政治传播学。在西方,目前政治传播学的研究范畴主要为:以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理论,研究传播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最近,青年传播学小组举行了“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问题”学术讨论会。会上,小组的新老成员就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理论在国外兴起的背景,研究的现状,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传播媒介对观念现代化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认真的讨论。此外,会议还听取了钟梦白同志关于“我国南方新闻传播面临的挑战与抉择及传播学研究的现状”的调研报告以及朱国圣同志关于“港台报纸对大陆报道内容分析”调查的介绍。部分因外出调研未参加会议的成员也寄来了书面发言。下面是小组讨论会的部分发言的摘要。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中期,特别是二次大战之后,传播学理论从传播本身伸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不少学者开始认识到大众传播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发展传播学应运而生.发展传播学的产生和自身发展都离不开早期传统传播理论的发展,其中以丹尼尔·勒纳,威尔伯·施拉姆、罗杰斯、英尼尔斯和麦克卢汉做出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6.
吕霓 《新闻界》2008,(1):36-37
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从受众如何使用媒介和社会如何干预受众使用媒介的研究,在信道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将传播效果研究推向了全球化的主题,从受众角度,治大众传播之恶、从大众传播之善,使这一学术研究的社会意义远大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播媒介是本世纪20年代广播电台出现后才产生的概念,它是指在传播途径上有用以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号的机械和有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等传播组织居间的传播渠道,具体分为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媒介(电影、广播、电视)。大众传播学所要集中研究的是其中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亦即新闻媒介。大众传播媒介的研究包括:大众传播媒介的演变历史,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  相似文献   

18.
朱颖华 《今传媒》2010,(8):62-64
一、关于议程设置理论议程设置(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是1972年美国传播学者M·E麦库姆斯和D·L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的。他们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这篇论文是通过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时期就  相似文献   

19.
当前,微信已经成为涵盖交友、聊天、缴费、转账等诸多功能的社交媒体.与以往的以单项传播为主、反馈有效性较差的大众传播相比,微信传播具有实时阅读、随时随地分享并评论、互动性强的特点,兼具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双重优势,成功抢占了用户的碎片时间,而朋友圈、聊天群等言论空间呈现出的众声喧哗的局面也反映出了微信对于当下舆论生态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年多来,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发展平稳,较明显的热门活题有以下四个:媒介经济、网络传播、广电改革、新闻法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大众传播业的全面铺开,以及网络传播对传统大众传播业的冲击,研究的重心明显地朝向“媒介经济”这个话题,涉及的具体问题颇多;其次,由于网络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