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万历《新会县志》,一般著录为万历三十七年(1609)刻本。笔者通过对国家图书馆和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本的研究,认为该志当成书并刊刻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国图本是崇祯间增刻本,后经清人抄补。复旦本为顺治十六年(1659)补板重刊本。  相似文献   

2.
沈津 《图书馆杂志》1989,8(6):56-57
明祟祯刻本阎红螺说礼《阎红螺说礼》三十三卷,明阎有章撰。崇祯九年(1630)刻本。四册。半页九行十八字,左右双边,白口,单鱼尾。题“古扬阎有章含卿辑并著男台生非台、晋生昭晋参较”。前有崇祯七年许遂序、九年阎有章自序。书藏美国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有章,《扬州府志》无传。据许遂序,“今之善说礼者为阎红螺氏,红螺家世显曲台,声称籍甚,  相似文献   

3.
福建朱美初于崇祯六年(1633)所刻的《坛经》,源自明代南华禅寺僧人泰仓在嘉靖十四年(1535)的刻本。这部《坛经》的发现,不仅是证实宗宝为光孝寺住持的重要证据,而且也是现存属于宗宝本版本谱系的最早本。德清校本属于它的流传本而形成宗宝本的又一系统。  相似文献   

4.
湖南在两宋时期,偏安南方,战祸稀少,洞庭鱼米之乡、农业手工业发达,雕版印刷盛行全省。据地方史志所载,木刻版书达数百余种,流传于今世的宋版书尚有南宋绍兴年间湖北提举茶盐司常德刻本《汉书注》一百卷,南宋乾道九年(一六五年)永州郡庠刻本《柳柳州外集》,宋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年)衡阳郡斋刻本《致堂读史管见》等。  相似文献   

5.
鲁迅在一九三三年二月为悼念柔石等烈士就义二周年而写《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并录入在烈士就义当时所作悼诗“惯于长夜过春时”七律一首,此诗郁怒情深、真挚沉痛,为世传诵。一般对此诗结句“月光如水照缁衣”中“缁衣”的解释,都引用许寿裳《亡友鲁迅印  相似文献   

6.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号辛楣,又号竹汀,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清季学术巨擘。他的著作历史上曾三次结集刊行:第一次是清嘉庆十一年至十二年间刊行《潜研堂全书》(钱氏家刻本);第二次是光绪十年刊行《嘉定钱氏潜研堂全书》(长沙龙氏家塾刻本);第三次是上世纪末,陈文和先生主编《嘉定钱大昕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钱氏诗文有《潜研堂文集》、《潜研堂诗集》、《潜研堂诗续集》。  相似文献   

7.
齐鲁书社     
《全国新书目》2013,(3):82-85
十三经古注(上、中、下)(明)金蟠葛鼒编校2013-1780.00978-7-5333-2758-3自唐宋以来,流行的《十三经》注本多为注疏合行,卷帙浩繁,翻检困难。为便于使用,明崇祯年间永怀堂刻本《十三经古注》删汰极其繁冗的唐宋注疏,保留汉晋古注,使后学者既可清晰阅读郑玄、王弼等一代经学大师的经典解读,又可免去注疏杂陈无从下手的困扰。这种简约的优势,尤其适合今人检索和阅读。  相似文献   

8.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江西奉新人)所著《天工开物》,汇集了中华古代技术的精华,记载和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方面的卓越成就,是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部科技史名著。由于封建主义的统治,《天工开物》在我国很长时间没有得到重视,曾一度失传。但《天工开物》内容之广泛,记载之详细,是中外科技书籍中所罕见的,因此它早在二百多年前就传到了国外(有日、英、法文的译本),我国也于一九二六年从国外得到翻刻本。现在国内外有十余种《天工开物》的版本。初刻本(涂伯聚刻本)刻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分上卷、中卷、下卷三册线装,插图一百二十二幅。这个版本文字和图  相似文献   

9.
正《明诗综》一百卷,系秀水朱彝尊(1629—1709)编选之明代诗歌总集。其中,卷八一上收录明遗民程用楫《雨宿桃源庵》《慈光寺神庙赐额》《月夜宿院中小阁》《汤泉》《喝石居》《祥符寺即轩辕宫》《初冬送友游浙》《巨门楼》凡八首诗作。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清乾隆二十五年教忠堂刻本《国朝诗别裁集》卷二六,均收录郑鉽(1675—1722)《月夜宿院中小阁》《送族弟瀛洲之官安县七十韵》《扰龙松歌》《夜光木歌》《题殉节录》《寒蝉》《题陈南麓都谏匡山读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汇辑舆图备考全书》进行全面研究,论证了此书的现存各种版本实际同为明崇祯六年版筑居刻本,探讨了此书四库禁毁版本问题,指出了《中国善本书提要》在整理方面、《四库禁毁丛刊》在选择底本方面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贞观政要10卷(唐)吴兢撰(元)戈直集论明成化元年(1465)内府刻本民国十九年翟文选手书题记《贞观政要》是一部记录唐贞观年间政事的史书。全书凡10卷40篇,曰《君道》、《政体》、《任贤》、《求谏》、《纳谏》、《君臣鉴戒》、《择官》、《封建》、《太子诸王定分》、《尊敬  相似文献   

12.
李博 《图书馆杂志》2022,(1):122-127
一般以为,《辉县志》自明至清凡修七次,其中明万历、天启二志仅孤本残存。实际上,河南省图书馆藏万历志为补刻本,其补刻至少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后,而所谓天启志并不存在,国家图书馆藏四卷残卷实为万历志之崇祯补刻本,相较前本,其中并有剜改,各方志目录、善本书目的著录均有待订正。从万历《辉县志》两种补刻印本可看到,志书历次重修之间存在诸多小型修补,这些补刻后印本也是方志纂修链条的一环,在编目和利用时应加注意。  相似文献   

13.
《翠娱阁评选行笈必携诗最》二卷 存一卷:1(明)丁允和品定(明)陆云龙评注《翠娱阁评选行笈必携词菁》二卷 存一卷:1(明)陆云龙评选(明)陆人龙校定明崇祯刻本一册每半叶九行,行十九字,白口,四周单边20.8cm×13.8cm  相似文献   

14.
明代《南京户部志》在明代官修国家机构衙门志书编纂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所知仅存两部,一部藏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一部藏于日本尊经阁文库。对两部《南京户部志》进行仔细比对、辨别,可以知道傅斯年图书馆所藏《南京户部志》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初刻本的一个残缺本,而尊经阁文库所藏《南京户部志》是在嘉靖二十九年之后经过10次续修增补的崇祯十年(1637年)左右的另一部《南京户部志》。这两部《南京户部志》的存在,充分证明了清修《明史·艺文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的明代《南京户部志》有关说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5.
《史通》自唐代成书以来,现存主要有明嘉靖十四年(1535)陆深刻本和万历五年(1577)张之象刻本两大刻本系统。明嘉靖十四年,陆深据旧蜀本重新校刻《史通》,稍为精善,其后遂出现大量翻刻本。上海图书馆藏"明刻本"《史通》一部,实为嘉靖时四川地区翻陆深刻本;"嘉靖十五年陆深蜀中刻本]"、"顾广圻校跋嘉靖十五年陆深蜀中刻本"两部,实均为明嘉靖间吴越地区翻陆深刻本,皆非陆深刻本。  相似文献   

16.
曹伯启《汉泉曹文贞公诗集》有五部元版传世,历来皆被定为元后至元四年(1338)曹复亨刻本。本文首度揭示五部元版中实存两种不同的版本,论证了其中南京图书馆藏本为后至元四年集庆路儒学刻本,为初刻本,而其他四部为至正年间曹氏家塾的再刻本,纠正了学界长期以来的鉴定错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该书版本源流。  相似文献   

17.
古往今来,为编辑立传者,屈指可数。然最近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山西历代名人传》中,给金代平水晦明轩张存惠立了传,称他为伟大的出版家,高度评价了他的一生。张氏晦明轩在金代和元代之间,刻了许多巨著,刻工技艺堪称上乘,为历代版刻家所推崇。更为感人的是张氏严谨的治学精神,给后人留下深刻影响。他所编辑的《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一书就是好的例证。《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原名《证类备用本草》,宋代(1068年)成都华阳人唐慎微所著。传至金代泰和年间已二百余年,本子刊刻杂乱,错漏皆多。山西平阳(今临汾)人张存惠氏于金泰和年间(1204年)把它作了大量的增补订正工作,其书成了传世的不朽之作。历经元、明、清、民国、新中国达七百余年,都有刻本、重刻本或影印本,而且传至日本有日文刻本。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影印本为精装本,是以金平水晦明轩本为底本影  相似文献   

18.
《诗话总龟》,(宋)阮阅编,是今存宋人编辑的三大诗话总集之一。原名《诗总》,成书于北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长期以抄本行世,直到南宋高宗绍兴年间,闽中始有刻本,改名《诗话总龟》。从此,《诗总》即以《诗话总龟》之名见于诸家著录。宋刻《诗话总龟》久已亡佚。今见传世最早刊本为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月窗道人刻本,鄱阳程珖校。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单边。前有海盐张嘉秀序,郴阳李易序,次集一百家诗话总目,次  相似文献   

19.
张鹤鸣(1551—1635),字元平,号凤皋,晚号飘然翁,颍州(今安徽阜阳)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通过会试,至二十年参加殿试成为进士。初授山东历城知县,天启元年(1621年)十月仕至兵部尚书。因误用辽东巡抚王化贞,导致明军在广宁溃败,于是辞官告归。天启六年二月,因魏忠贤荐,起用为南京工部尚书,十二月改为兵部尚书。后崇祯帝铲除阉党,张鹤鸣受到朝臣连续上章抨击,自求隐退,被诏加太子太保返乡。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李自成部攻颍州,张鹤鸣组织抵抗,城陷被杀,年85岁。其家人六次受到封赠,而封赠诰敕原件在崇祯八年兵乱中焚毁。封赠诰敕的文本,多保存在其后人多次续修的《张氏族谱》(今存民国26年刻本)中,尚能构成比较完整的任职轨迹。这些诰敕文本,所载内容不仅与明代的封赠制度吻合,而且与(顺治)《颍州志》中的记载一致。兹按时间顺序依次辑录刊出,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0.
考证《四库提要·麟溪集》作者郑太和非明朝人,而是元朝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所收 版本非“成化十一年刻本”,从该书刊刻及记事情况考定当为郑氏后代相续增补重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