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结合《电工技术基础》这一课程展开探讨,思考《电工技术基础》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形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为行动指南,以国家标准《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标准》所规定的会计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为分析对象,按照“分析专业课程结构——拟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挖掘提炼课程思政元素”的逻辑步骤和路径,探索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并形成《财务会计基础》一门课程思政建设实例。  相似文献   

3.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不断重视和强化,“育人”先“育德”的教育理念不断在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体系建设中得以体现。作为职业型人才培养的先锋阵地,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建设中的思政建设尤显得重要和迫切,“育人”“铸魂”“成才”“立德”已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为此,本文以《畜牧基础》课程为例,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契合,努力实现课程与思政理念统一、思想同步、步调一致,保障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同时,实现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符合育人目标,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电工技术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对《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实行模块式教学。本文从模块式教学模块的内涵、划分和实践三个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实施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为更好地把思政元素融进专业课的课堂,提升思政元素的育人效果,以"建筑设备与识图"为例,围绕高职教育的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和行业发展特点,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对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进行探索与实践,为高职院校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动漫产业的飞速发展,为高职院校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人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平台。作为高职院校,如何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音视频编辑》课程为基础,分析《音视频编辑》课程的创设背景和教学目标,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解析课程标准、重构专业内容、融入思政元素,以教学案例详细阐述《音视频编辑》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旨在为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也为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的融合提供参考思路和方法,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重难点,直接关乎着育人质量。《叶片机原理》课程作为工科当中十分关键的核心学科,想要真正践行“新工科”战略,就应深入挖掘《叶片机原理》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真正将显性知识教育和隐性德育紧密结合,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稳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践行育人目标。本文对新时代背景下《叶片机原理》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和目标进行分析,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叶片机原理》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各高校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非思政课)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开展课程思政。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有效路径,同时结合实例加以说明。高职英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通过中西文化比较,深度挖掘和解读课文和时事热点中的思政元素。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融合理念,从修订教学大纲、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师能力、完善课程建设、优化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六大维度融合创新,实现了电子商务与多学科的融合、思政元素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课程设计与“两性一度”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模式的融合、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有效解决教学中的“痛点”问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迎来了黄金阶段。但从教育效果来看,仍旧存在一些不足,如学生社会适应力不足、职业道德规范不突出等,这些不足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因此,学校需要通过强化思政课程教育,来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改变以往思政课程“满堂灌”的做法,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兴趣。新《职业教育法》的顺利出台,给高职思政一体化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基于此,本文以高职思政课教学为例,探讨了新《职业教育法》实施带来的影响,分析了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酒店市场营销学”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文章从课程思政视域发出,在分析高职院校“酒店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出高职院校“酒店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建设路径,以此为课程建设、专业发展、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要求在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论文以《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思政教育为例,从该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思政的现实境遇,制定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教学目标,进而对在课程思政案例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使该课程的思政教育案例教学能够得到持续优化和改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3.
“专业思政”是以专业为载体,发掘专业特点和优势,通过专业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专业建设各要素全过程。文章以旅游管理“专业思政”为例,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的五大重点出发,建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思政”元素共享资源库,促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摄影》课程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新媒体时代摄影技术不断发展,手机摄影功能不断强大,图片在文化传播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摄影》课程,在遵循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求镜头背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三观,实现“三全育人”,为培育新一代具有高度政治素养的青年摄影师奠定基础。本文以《摄影》课程为例,指出《摄影》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提出树立《摄影》课程思政意识、培育《摄影》课程思政能力和课程思政的融通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意义的论述,提出该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和原则,着重对该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提出三个方面的思考,即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课程思政教育手段、课程思政教育运行载体,旨在研究如何将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思政教育工作有效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背景下,为探索符合数学教育实际和思政教育目标的落地模式,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宗旨,对基础文化课高职数学教材建设改革提出了几点可行的建议:课程思政系统化,分析学情选内容,知行合一重实践,加强数学文化、课后作业思政元素的融入与保障,并在调研分析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一套适合财经类高职院校基础文化课的数学教材,期望对提升当前高职基础文化数学教育质量有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对培养有斗志、有担当的新能源专业人才具有引导作用。文章以《生物质能利用原理与技术》课程思政设计为例,分析总结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缺少体系化的思政元素库、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无法有效穿插、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改进机制缺乏这三个现状。由此提出了生物质能课程思政“SEE”教学体系,建立以构建课程思政为出发点的元素库、创新课程思政教学及引导方式、完善课程思政考核及评价体系这三阶段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从而推动课程思政元素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在高职院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育作为国家战略部署向全国推广。文章基于课程思政视角,分析了“三教”改革的现实意义和存在困境,提出教师改革应聚焦思政能力提升、教材改革应凸显思政元素挖掘、教法改革应着重思政方法创新的“三教”改革新思路,旨在通过推动“三教”改革,形成课程思政的团队合力,提升“三教”改革和思政教育的效果,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潜移默化和全面贯穿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渗透到高职学生课程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基于“三全育人”视角,在阐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基础上,厘清“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的内在联系,通过深入分析和剖析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当今高等人才培养发展过程中,思政教育日渐重要。要在其他专业课程建设中融入思政方面的教育元素,并能做到全方位的有效渗透,来开展针对性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方面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田径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亦应对相应的教学资源特征等方面有充分认识。首先要认识到课程思政融入相应课程的具体特点,并明确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思政元素,促进相应内容的融入,让田径、课程建设与思政教育齐头并进,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