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精神,山东省以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为契机,在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扩增普惠性资源、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保教质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压实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健全普惠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推动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迈向“幼有优育”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河南省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实施方案》,要求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县域内幼儿园专任教师与在园幼儿总数比例不得低于1:15.到2025年,全省三分之一左右的县(市、区)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国家认定;到2030年,全省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提出:"幼有所育"。针对当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天津市着力增加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本报告通过座谈调查、文献调查、统计调查等方式,对天津市学前教育发展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发现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一、发展现状截至2018年底,天津市共有各类型幼儿园2223所,其中公办幼儿园910所、民办幼儿园1313所。在园幼儿26.29万人,其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14.15万人、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12.14万人。  相似文献   

4.
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的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农村学前教育开始迈向高质量普及普惠发展。但对比普惠优质的目标,目前农村学前教育还存在乡镇中心幼儿园示范引领能力不强、教师专业素养整体不高、幼儿园课程质量亟待提升、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亟须优化等问题。象山县创新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通过组建“跨乡镇”学前教育集团,构建“1+N”集团化共生系统,塑造“合作共赢”的共生环境,培育“和而不同”的内生力量,持续推进县域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5.
宁化县聚焦“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目标,从儿童视角出发,整合全县资源,全面实施幼儿园提质扩量工程,构建高质量共同体,探索富有县域特色的学前教育“童+”品牌,努力发展普惠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一期行动计划”已经结束并取得了预期成效,“二期行动计划”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实施“二期行动计划”,要树立科学办园理念,促进学前教育内涵式发展;明确教师任职资质,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健全体制机制,保障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统筹整体规划,确保学前教育科学、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开始实施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攻坚计划,到2020年,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将达90%。208个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将全部完成整改,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到2022年,全市将建成全面普及、公益普惠、城乡均衡、开放多元、具有青岛特色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据悉,青岛现有幼儿园2241所,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为83.63%,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5%,这两项比例均处于全国领先位置。但随着全面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省把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解决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办好学前教育”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突出公益普惠,加大财政投入,加强规范管理,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学前教育质量,逐步实现幼儿“有园上”、“上好园”的目标,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普惠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潘科 《动漫界》2022,(8):76-77
党的十九大提出"幼有所育"的要求,并将其列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在城镇化快速推进以及三孩政策出台的大背景下,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需求,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全面建立广覆盖、保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县域学前教育质量尤为重要.教育部在《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中为实现"幼有所育"...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决策部署,抓住实施三期行动计划的机遇,全省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截至2022年,全省在园幼儿250.4万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以上,普惠园覆盖率达到91.6%,公办园覆盖率近64%,省市优质园覆盖率达89.6%,基本形成了公益普惠安全健康的学前教...  相似文献   

11.
2014年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建设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广东省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园两手抓的方式,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成绩初显,但是办园性质多样、机制尚未健全、利益冲突、监管较弱等原因造成政策落实不够理想,普惠园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袁莉 《甘肃教育》2021,(3):18-19
近年来,依托“革命老区行政村幼儿园建设全覆盖”“甘肃省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平凉先行先试”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等项目,县域学前教育虽得到快速发展,普及普惠水平大幅提升,但暴露出的短板弱项问题还是十分突出,面临的瓶颈问题亟待解决。作者通过深入调研,分析泾川县县域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回顾近年来学前教育的发展路径,指出目前面临的各种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有园上、上得起、上好园,松滋市利用政府主导推进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创造了一个适应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实际的普及+普惠+优质的松滋模式。  相似文献   

14.
宁夏教育厅等九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将达到9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2%,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力争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评估认定比例达到50%。《方案》提出,宁夏将从持续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健全经费投入与成本分担机制、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前教育治理能力、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等5个方面全力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成绩斐然,同时人口加速城镇化和二孩政策的开放使城区内学前教育需求剧增,城区内"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的问题依然凸显,家长对城区学前教育满意度整体不高。缓解城区学前教育现有矛盾、提升家长满意度需要从现有公办园合理扩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新建公办园、政府加强向优质民办园购买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力度、创新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6.
汪丞  周洪宇 《教育探索》2013,(2):136-139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入园难,入园贵”的现象愈演愈烈;办园体制与管理机制发生了变化;学前教育经费严重缺乏;幼儿教师待遇无保障,准入资格不迭标,培训体系不健全;社会力量办园缺乏法律规范等.《学前教育法》立法的重点包括:确立公益性、普惠性发展方针,制定免费学前教育路线图;建立“以公共财政支撑为主,多渠道投入相结合”的学前教育投入体制;明确办园标准,严格执行资格准入制度;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建立督导评估与问责机制;严格执行教师专业标准,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服务体系,建立一支量足质优的保教队伍;强化安全监管,落实安全责任.  相似文献   

17.
2021年12月9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部署要求,积极服务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前教育贫困表现出资源普遍不足和质量普遍不高的特点。学前教育脱贫攻坚需要有全局的视野与眼光,从统领整个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制定扶贫规划和策略。基于学前教育事业的现实诉求和发展需要,在学前教育脱贫攻坚过程中需采取普惠扶贫战略,通过普惠资金、普惠园所和普惠师资等普惠性资源建设,并以特惠作为普惠战略的必要补充,以便实现学前教育脱贫攻坚的目标,促进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十条")明确了学前教育的性质:"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共事业";明确了办园的方针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等。《安徽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也将学前教育纳入"民生工程","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公办幼  相似文献   

20.
《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十条”均提出发展学前教育应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则,强调要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在现阶段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有助于保障每个适龄儿童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平等,实现学前教育公平;有助于提供有质量保证的学前教育资源,满足大众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有助于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园率,推动学前教育的基本普及.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成为普惠性学前教育政策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