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行车作为轻便交通工具,以其价格低廉,无噪音,无尾气污染,还能锻炼身体,使人健美而深受工薪阶层青睐.你可曾知道,小小自行车,里面蕴藏的物理科学道理还真不少. 例1 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路面上正匀速前进,地面对自行车前后两轮均有摩擦力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当你骑自行车在大道上行驶时,你是否考虑过身下两轮上所受地面摩擦力的方向是否相同呢?可从下面三个角度回答这个问题.(1)从摩擦力的作用看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如图1所示,当  相似文献   

3.
一、分不清摩擦力的方向例1如图,主动轮P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Q,A与B、C与D分别是皮带与轮边缘相互接触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点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与其运动方向相反B.D点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与其运动方向相反C.主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是阻力,从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是动力D.主动轮、从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都相反错解选A、B.剖析错解误以为B、D两点的摩擦力方向都是阻碍运动的,而错选A、B.因P是主动轮,皮带对B点的摩擦力方向与其运动方向相反,且为阻力,而Q为从动轮,靠皮带来带动,故Q相对皮带有沿顺时针方向运动的趋势,皮带上C点…  相似文献   

4.
蒋天林  孙杰 《物理教师》2002,23(3):58-59
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以交通车辆为例 ,说明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 驱动力例 1 .在平直公路上前进的自行车 ,则(A)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均向后 .(B)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 ,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 .(C)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 ,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 .(D)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均向前 .解析 :自行车的后轮为驱动轮 ,前轮为从动轮 .驱动轮所受的摩擦力为动力 ,从动轮所受的摩擦力为阻力 .故正确答案为 (C) .2 转弯与刹车例 2 .摩托车以一定的速度在一条宽阔平直的道路上匀速行驶 ,突然发现…  相似文献   

5.
判断平动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只要依据判定原则,并不困难;可是要判断像自行车前后轮滚动物体的摩擦力方向,却并不简单,有点无所适从.究其原因,要么是没有考虑轮子滚动时摩擦方式的多样性,要么是考虑了但又将问题复杂化,没有凸显问题的主要方面.本文有两个特别之处,一是分析车轮受摩擦时,分为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滚动摩擦3种类型;二是判断摩擦力方向时,将自行车分为匀速、加速、减速等运动状态分别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6.
<正>在分析静摩擦力的应用时,结合生活我们常常会让学生分析脚受到的摩擦力,自行车轮子所受到的摩擦力等.结论通常是脚受到的摩擦力往前,充当人前进的动力(如图1).自行车车轮的问题就复杂的多,笔者把骑车过程简单分为两部分:人使力时和人不使力时.对轮子的分析也分两部分:前轮和后轮.本文的讨论建立在假设车轮的运动是无滑滚动,即纯滚动.1.人使力骑车前进本人结合平时与一些老师的交流并在查阅一些资料后发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荷兰人是骑着自行车长大的,这话一点也不过分.荷兰孩子从两岁开始学骑三轮自行车,四岁学骑两轮自行车,自行车能陪伴他们度过50多年人生岁月.  相似文献   

8.
一、轮胎 1.轮胎上有各种花纹,如有宝石花纹、蝴蝶花纹、鹿角花纹、竹节花纹等.那么轮胎上的花纹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联系日常生活经验来分析:有两个瓶子,一个是瓶盖带花纹的,另一个不带花纹,带花纹的瓶子能拧开.不带花纹的瓶子使劲儿拧也打不开.轮胎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花纹的话,在路面上行驶可能就会打滑.这说明摩擦力的大小跟两个因素有关: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自行车外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自行车与地面间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自行车打滑.  相似文献   

9.
在一些粮食加工厂,电动机通电后通过绷紧的皮带带动磨面机、脱米机工作.电动机上有固定轴的轮子叫做主动轮,磨面机、脱米机上有固定轴的轮子叫做从动轮.在皮带传动中,两轮转动方向相同,但所受皮带的摩擦力方向却截  相似文献   

10.
快乐骑行     
<正>在“我的假期本领”分享活动中,笑笑提到自己学会了骑两轮自行车,又又也说自己会骑了,樱桃则说自己“学过,可是太难了,都摔倒了”。关于骑自行车的话题就这样引发了小朋友的兴趣,纷纷谈论起自己骑自行车的趣事。通过倾听孩子们的交流我们发现,骑车是他们喜欢的户外运动之一,他们经常在小区、周边公园骑自行车;班级有6人会骑两轮自行车,大部分幼儿会骑四轮自行车;幼儿知道骑两轮自行车时身体要保持平衡,但因为害怕摔跟头,所以敢尝试的孩子不多。从中我们发现了教育契机:一是,  相似文献   

11.
说明 包括力和运动、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等 4章 ,g=9.8N/Kg。  一、填空1 .某同学在右手各用 12N的拉力拉弹簧秤 ,弹簧秤的示数是。2 .用 30N的水平向右的力推一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 ,小车静止 ,此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是 ;如果推力增加到 40N ,小车还是静止 ,摩擦力是 ;如果推力增加到 50N ,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推力增加到 60N时 ,小车做运动 ,受到的摩擦力是。3 .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停止踩脚踏板上 ,小车还要继续向前运动 ,这是因为自行车 ,但最终要停下来 ,这是因为自行车受到的作用。4 .一物体用细线…  相似文献   

12.
高中物理中学习的摩擦力有两种: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其中关于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同学们存在的疑问较多,本文试从以下这两类问题的分析中探讨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的判断方法.一例、1斜面上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判断物体A静止斜面上,已知斜面倾角θ及A的质量m,试确定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解析:分析物体A的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分解重力:G1=mgsinθ,G2=mgcosθ.由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知:f=G1=m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上.例2图1图2如图2所示,物体A、B都处于静止状态,A、B质量分别为mA、mB,斜面倾角为θ,求A…  相似文献   

13.
行驶中的汽车前后轮所受摩擦力方向的确定,特别是前轮所受摩擦力方向的确定是学生很难理解和判断的.本文把它和皮带传动的主从动轮类比,找到一种比较容易的判断方法.本文还说明了由于前轮、后轮和地面运动有先后因果关系,它们的转速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B.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C.描述力只要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了。D.力的大小用天平来测量。2.有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C.如果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D.如果有摩擦力,其大小一定与弹力的大小成正比。3.在力的分解中,有唯一解的条件是:()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B.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  相似文献   

15.
皮带传送装置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其在传动和运送物体的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学知识.下面举几例与传送带有关的力学问题. 1.判断皮带对轮接触处摩擦力的方向例1 图1是皮带传送装置示意图,A为主动轮,B为从动轮,关于A轮上P点和B轮上Q点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6.
一、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前观察和思考,体验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存在很多物理现象,可是许多学生没有认真地观察和分析这些物理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新课标》提倡的探究性学习,我在教学设计时增加了课前体验活动。比如,在教学“静摩擦力”前,我要求学生观察电动机通过皮带带动磨面机转动的现象,认真研究主动轮、从动轮上某点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轮子转动方向的关系,认真思考两轮受到的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是静摩擦力还是动摩擦力,并写出报告。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写出各种报告:有的学生认为主动轮与从动轮受到的摩擦力都…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摩擦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摩擦力在自行车运动中起了特殊的作用,下面笔者对自行车运动过程中涉及到的摩擦力问题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一、力学部分 1.(2005·上海高考题)对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 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轮带动B轮沿 逆时针方向转旋 B.B轮带动A轮沿逆 时针方向转旋 C.C轮带动D轮沿顺 时针方向转旋 D.D轮带动C轮沿顺时针方向转旋 【题说】摩擦力(特别是静摩擦力)的分析是力 学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本题将这一重要考点与实际 生产中的皮带传动相联系,加强了试题的区分功能, 增强了试题的信度.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若为主动轮,则A、 B之间必是通过下面的皮带传动(真正使B轮转动的 是皮带对B轮的静摩擦力),则此时A、B轮转动方向 相同,应为顺时…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运动的方向相反B.相互压紧,接触面粗糙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一定增大D.静止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材料的2粗.如糙图程度所无示,关在固定的圆弧面上的A、B两点,分别放上两个相同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小物块都处于静止状态,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A、fB,则A.fA图fB所示,左、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右两边木板所加压力都等于F时,夹在两板中间的木块静止不动。现在使两边的力都加大到2F,那么木块所受的静摩擦…  相似文献   

20.
在进行有关摩擦力的教学时,有学生坚持认为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积大小有关,并且还举例说自行车轮胎瘪了就很难骑.这自然是由于他们没有很好区分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所致,但是细究起来却又有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