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课堂,在学校管理的领地中,要么成为被校长忽视的角落,要么成为校长大有作为的空间。校长对课堂的不同认识与态度,影响着学校管理的品质与效能。“课比天大”,认同此理的校长们,心系课堂,情系课堂,围绕校长看课的价值取向、技术策略开展了现场对话。  相似文献   

2.
“一个有经验的校长,他所注意和关心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听课、分析课、评课是校长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校长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教学引领人”,就必须紧紧抓住课堂这一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领域和中心环节。那么,校长的“水手”角色应如何担当呢?  相似文献   

3.
丁正后 《教书育人》2012,(14):49-50
课堂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是师生成长与发展的第一抓手,是学校优质运行的关键时空,课堂效益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水准,也如实反映了学校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校长及其管理团队具备了课堂领导的专业权威和话语权,学校内涵发展、科学发展才会成为现实。一、磨课领导:打造校本文化,提高课堂预设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茂 《教师博览》2006,(5):14-15
教育管理者离课堂一线的距离有多远?校长如何才能成为学校的教学领导者?美国校长的“走课”功夫也许会给我们带来不少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校长要总揽学校全局,大小事务缠身,因此,很难在教学管理中事事亲历,样样过问。对教学第一线教师的课堂情况,除了自己抽空听听个别教师的课之外,多数则是通过中层干部和对一些教师的调查了解而掌握的。当然,这些获得的情况虽也较真实,但由于是间接获得,必然有“水分”的渗透而致打折。显然,这对校长把握学校的真实的教学现状并以之谋划学校未来发展与教师发展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鉴于此,笔者认为,校长在繁忙之余,应更多地关注教师的课堂——学会“观课”。  相似文献   

6.
当前,各级各类学校的教研活动如火如荼。作为学校领头羊的校长走进课堂,亲近教学,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有利无弊。那么,校长以何种视角看课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笔者以为,校长不妨从下面四种视角去看课。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的学校管理中,我们发现一些校长管理能力突出,专业能力过硬,务实肯干,但是,管理效果不佳。表现为一是领导内部不团结,要么明来暗去地争斗,要么表面一团和气,买则离心离德,管理人浮于事,校长自己唱独角戏;二是一些骨干教师要么意志消沉,缺乏战斗力,成为学校事业的旁观者,要么则惹不起,躲得起,纷纷远走他乡,学校原本师资捉襟见肘,现在又雪上加霜;三是学校决策失误频频(因为个人的决策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8.
慎防校长专制对学校发展的伤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的学校管理中,我们发现一些校长管理能力突出,专业能力过硬,务实肯干,但是管理效果不佳。表现为一是领导内部不团结,要么明来暗去地争斗,要么表面一团和气,实则离心离德,管理人浮于事,校长自己唱独角戏;二是一些骨干教师要么意志消沉,缺乏战斗力,成为学校事业的旁观者,要么则惹不起,躲得起,纷纷远走他乡,学校原本师资捉襟见肘,现在又雪上加霜;三是学校决策失误频频(因为个人的决策能力有限),发展规划失度,经费使用失当,挫伤教职工积极性,后患无穷。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校长专制造成的,校长专制现象在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越是在落后地区,…  相似文献   

9.
《广西教育》2013,(22):F0003-F0003
本刊讯5月10日,"合作课堂群英会——2013年全区实验学校"校长论坛在南宁举办,16所中小学校的校长、学校所在地的教育局局长,带着实践的经验、收获和思考,就"合作课堂"教改项目的推进和管理展开交流与探讨。"合作课  相似文献   

10.
“这位校长不寻常,拎个马扎进课堂,呕心沥血为教改,高效课堂美名扬”。这位“不寻常”的校长名叫钱洪涛,2007年至今,一直担任银丰学校的校长一职,因为他每个礼拜都会拎个马扎听十几节课,  相似文献   

11.
"既要把校长当作校长,又要不把校长当校长"的观点让校长的管理智慧得到辩证演绎。"把校长当作校长"需要突显校长作为管理者的行政决策力和落实力;"不把校长当校长"则旨在强调校长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的人格魅力,其角色定位是沟通者、服务者与激励者。  相似文献   

12.
校长深入课堂,如同厂长走进车间。世人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然而,如今校长深入课堂却成为问题了。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据笔者了解:有的校长过去兼课,现在什么课也不教了;有的校长过去经常深入课堂听课,现在没有时间去听了;有的校长过去就不怎么深入课堂,现在索性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校长,个人的成功和学校的成功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周彬,一名长期执着于学校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年轻学者,对此有着独到的见解:校长的成功,是校长个人的成功,衡量校长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是看校长本人在学校管理岗位上的职业满意度和升迁速度;成功的校长,更多表现为学校组织的成功,衡量学校组织是否成功的标准,是看学校组织是否取得规模上的扩大或者质量上的提升。当然"校长的成功"与"成功的校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之所以要将两者有意做一辨析,是希望校长都来思量"成功"的深刻内涵,并努力实现校长个人成功与学校发展成功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走课”是近几年美国中小学校长改善教学领导的一种有效方式.是指校长或学校管理者为了改善教学实践,在一个焦点问题的引导下,频繁地走进课堂,以非威胁性的方式观察课堂活动的一种方法。“走课”与传统的课堂观察活动不同,主要表现为时间短,关注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具有非评价性、非威胁性及合作性等特点。“走课”的发展应用为我国中小学校长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思路,有助于校长更好地发挥教学领导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校长的“课堂工作法”是校长通过抓好课堂教育教学工作,进而带动学校整体工作质量提高的一种工作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三做到:(1)在思想上重视课堂。(2)将管理重点定在课堂。(3)将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0节,这是一个“硬性”的量。校长要挤出时间,深  相似文献   

16.
熊仁先 《湖南教育》2009,(11):43-44
抓教学、引领课堂是校长管理好学校的核心工作。校长该如何引领课堂?我认为,一般需要跨越“三重门”。 一、课堂引领的方向之“门” 校长要引领课堂,就要正确把握课堂引领的方向。南开大学首任校长张伯苓先生说:“办学首先要知道,须造哪类人,当用何种方法。”这就是先辈们成功引领学校的经验,是我们要传承的对办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说:“经验使我深信,听课和分析课--这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经常听课的校长才真正了解学校的情况。”校长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有利于不断总结和推广成功的课堂教学经验;有利于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了解教师的备课状况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情况;有利于掌握教学管理的主动权,改善管理效能,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校长听评课应做到“六看”:一看教师的敬业精神;二看教师的教育理念;三看教师的教学水平;四看教师的教学技能;五看教师的课堂效果;六看教师的仪表。  相似文献   

18.
学校管理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校长是否在做正确的事,即确定的目标是否切合学校发展实际,二是校长能否将事情做正确,即选择的方法是否有利于目标的实现。这其中,决策就成为学校管理的核心,成为校长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我认为,校长决策要做到"六忌":一忌因循守旧。  相似文献   

19.
“校长推门听课”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一种手段,有利于学校校长深入一线课堂,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推进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提升.“校长推门听课”是推动每一位教师构筑理想课堂的手段,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提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更是推进学校“以师为本”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校长推门听课”也时常面临尴尬,管理者只有化弊为利,才能使“校长推门听课”真正成为一种学校管理文化,为课程改革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20.
校长是学校的领头雁,学校管理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领导艺术与管理艺术。领导管理艺术的内涵非常多,本文主要就学校管理中校长的"勤"与"懒"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