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垂钓》2001,(5):78-78
人们长期的垂钓实践证明:麝香具有特殊的香味和苦味,入水后特别香,能很快招来不同的鱼群,是诱鱼的奇药。用麝香熏制的大米(经科学处理)用于打窝,无论什么气候和水域均能发挥它“发窝快、留鱼久、上钩率高”的奇特功效。要想取得良好的垂钓效果,必须掌握好“麝香米”的正确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麝香饵在水中穿透力强,诱鱼快、上鱼多,是一种具有广谱性、经济实用的诱钓饵,不论是水库、江河等自然水域,还是鱼塘等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钓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品是挖掘麝香的诱鱼功效,根据鲤、草、鲢鱼的摄食精制而成。每个品种被设计成A、B两组,A组是选用大米、小米、玉米粉、麦粉等植物原料,用麝香水发酵,加入蜂蜜、山羊油配制而成。B组分鲤、草、鲢鱼又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4.
《中国钓鱼》2001,(7):45-45
“麝香米粉”以它独特的清香,对各种淡水鱼类有良好的诱聚作用。 1.用“麝香米”打窝,用蚯蚓或虾蘸“麝香米粉”做钓饵。 2.用“麝香米”拌豆饼(或菜籽饼)、玉米粉打窝,用麝香米粉按1比2比3比1加豆饼、玉米粉、小麦面粉和团挂钩专钓大鲫。 3.用“麝香米粉”撒在香蕉皮  相似文献   

5.
《中国钓鱼》曾介绍磨香诱鱼好,我常想一试,可是有两点原因使我一直未试。一是我自制的诱饵,可有效地达到诱鱼目的;二是麝香昂贵。 但在去年秋天,碰到一个很好的钓点,就是县物资局后面大河边有个木排,时有多年,而它是个浮排,船行排动木头滚,明明排下鱼多,可是不集中,打点诱饵却被船行浪滚冲走了,有多少人在这里垂钓,钓之不得,我也曾来这里几趟,获鱼极少。 有天,我灵机一动,用“麝香壮骨膏”剪成细片,拌在糠团里,打到木排下,贴在河底上,浪冲不走,而水上鱼星直泛.群鱼来浪冲也不走。我投竿两个小时,即获大鲫鱼1.5…  相似文献   

6.
酒泡米是广泛用于打窝的,它的优点是诱鱼效果快,其缺点是容易引来小鱼咬钩,且时效短,必须经常补窝。榨过油的糠饼,有米糠香味,在下窝前再倒点酒弄湿,则具有酒糠香味,诱鱼效果也不慢。它的主要特点是时效长。我们几个钓友曾用线穿着做过试验,一块3厘米见方的糠饼在水下诱鱼8小时后,提上来仍未被鱼吃光。而且它比米便宜,我们都喜欢用它打窝。 用糠饼打窝时,如窝点是硬底,容易被鱼拱动而移位,施钓时  相似文献   

7.
贺建成 《钓鱼》2011,(22):44-45
打窝诱鱼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打窝器打窝,主要打沉底窝,诱底层鱼。一种是丢投饵打窝,既能打沉底窝,诱底层鱼,也能打水面窝,诱上层鱼。丢投饵打窝是一种可以调节饵量,变换速度的诱鱼方式,它比打窝器打窝更灵活,更直接,适应范围也更广泛。块饵、粉饵、颗粒饵、活蛆、青草、酒米等,都可以用作丢投打窝诱鱼的饵料,  相似文献   

8.
我用鸡蛋皮、麦麸、碎玉米等寸戈做的“混合窝饵”,几年来,经过多次使用效果还真不错,具体做法是:鸡蛋皮200-250克,麦麸500克,碎玉米少许,曲酒适量(没有曲酒也可用少许麝香米粉)。把鸡蛋皮捏碎与麦麸、碎玉米混合,装入塑料袋里,再加曲酒和水搅拌均匀,把塑料袋口扎严实,“混合窝饵”就做成了,足够一个人用一天的。最好在出发前把“混合窝饵”闷上,让麦麸、碎玉米充分吸收水分及腥、香味,这样打窝子后发窝快,诱鱼效果好,如果到钓位现做,一是蛋清、曲酒没被麦麸、碎玉米充分吸收影响发窝;二是由于麦麸浸泡时间短,打窝后漂浮在水表面上容易被风吹走移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马建华 《钓鱼》2005,(24):28-29
悬坠钓的战术 1悬坠钓的诱鱼 悬坠钓的诱鱼就是钓手采用对鱼的味觉、视觉有强烈诱惑力的饵料,通过钓手的技术动作对钓点附近的鱼进行反复刺激,使其被诱集到钓点并产生强烈的索饵欲望的行为。为达成诱鱼的目的,首先要求诱鱼的饵料必须是鱼非常喜欢吃的饵料,饵料的味道可以比钓饵的味道更重一些,以便于尽快将就近的鱼诱集到窝内。  相似文献   

10.
严明 《垂钓》2002,2(9):48-49
飞得钓法的优点是:可以远投数十米之外,又较为准确地投撒诱饵,达到诱鱼、集鱼与施钓相融一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手竿垂钓诱鱼打窝.一般是在钓点投些酒米、稽食之类诱饵。饵料落于水底后散开成平面铺于水底形成“平面窝”。平面窝打窝方法比较简单,是传统钓法最普遍、最常用的打窝诱鱼的方法,钓底层鱼效果较好。但钓中层鱼、上层鱼效果就比较差。有经验的钓鱼人为了提高效率,为了把中上层鱼引入水底聚而钓之,常常在“立体窝”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秦犁 《钓鱼》2005,(22):26-26
雾化是利用鱼饵的松散特征,使钓饵被水溶解后向四处扩散,并在钓点形成类似雾状的水质。尽管诱鲢鳙与诱其它鱼一样,都是垂直诱鱼和平面诱鱼结合,使鱼在不同深度集结,但聚鲢和聚鳙在钓饵是有差别的,而且两种鱼的聚窝速度以及泳层也不同,甚至鱼讯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贺建成 《钓鱼》2007,(8X):41-43
诱鱼也叫引鱼,诱鱼而钓就是引鱼而钓,或叫诱钓和引钓。是钓鱼技术中的一种主要手段,要想钓好鱼,多钓鱼,必须诱好鱼。不同的钓鱼方法有不同的诱鱼方法,使用哪一种诱钓方法,是由鱼情来决定的。诱鱼的方法有如下一些:先诱后钓,先钓后诱,边诱边钓,长诱久钓以及诱钓合一和钓饵诱钓等方面。现分别介绍如下,供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于翁 《中国钓鱼》2006,(2):34-34
一、诱饵:用500毫升左右的饮料瓶,装上大米,装到瓶颈收口处倒入一小包商品“麝香米”,摇匀后再倒入100克46度以上的纯粮曲酒,再摇一摇让米被酒都浸湿,放置两三天就可以用了,垂钓时每个窝子撒上30克左右就足够了,不要多撒。一个窝子出鱼要好就续窝继续钓,不然就换个窝子。  相似文献   

15.
在垂钓中,投撒诱饵打窝,是钓友们必施的诱鱼手段。除诱饵的诱鱼效果外,打窝的方式是否适合水情、鱼情,也会影响钓获量。近几年来,在我们吉林省辽源地区,兴起一种有效的打窝方法──送窝。送窝,即将诱饵通过水上运输工具,运送到钓点投放的打窝方法。因其具有诱饵集中,在钓点周围形成强诱鱼区,被诱引的鱼群集聚于钓点,发窝后会出现接连上钩的特点,所以倍受钓友们青睐。一、适用范围:大中型水库、湖泊,水面较大、较深的不流动水域。二、适应钓法:海竿、拉礁和长度手竿(6.3米以上)的深水垂钓。三、运送工具:小木船、汽垫子、…  相似文献   

16.
垂钓需打窝诱鱼,这几乎是所有钓鱼人都知道的常识。但不少人对“诱鱼”在整个垂钓活动中的意义重视不够,对诱鱼方法的掌握甚少,常常因为诱饵的运用不当、诱不来鱼而钓效甚差。有经验的垂钓高手们都极其重视诱鱼技术,他们把诱鱼当作垂钓活动的关键环  相似文献   

17.
华歆 《钓鱼》2003,(21)
传统钓鱼的特色是诱钓分离,先撒诱饵,在鱼引来之后再用精练的钓饵挂钩。所以,抱着传统不放的人只会在钓饵上动脑筋,常常忽略了诱饵的作用。商品饵诱钓同步,边诱边钓,鱼来得快,聚得多,但诱和钓并不统一。现象之一是钓点聚鱼很多,但咬钩信号杂乱,忙死了钓不上鱼;现象之二是钩沉不到底,半路上就被小杂鱼叨走了;现象之三是诱不来鱼,却有一条钓一条,鱼不多,但钓得实在。之所以出现这三种异象是因为钓手不识饵,只知道用鼻子去认识钓饵,不懂得合理钓饵状态是决定诱鱼与能否把鱼钓上来的关键。刚接触“本味”饵的时候觉得其貌不扬,颜色白不白、黄不…  相似文献   

18.
麝香野钓饵     
《中国钓鱼》2001,(6):43-43
麝香野钓饵是根据野塘、河流、水库水面宽,水质瘦,鱼密度小,鱼的品种杂等特点,以麝香米粉为基料,辅加动物血粉、山羊油、氨基酸精制而成。由于麝香在水里的穿透力极强,很快就能招引各种鱼群,麝香  相似文献   

19.
糟食饵     
张炎冰 《钓鱼》2011,(23):32-32
糟是指酿酒后剩下的渣滓。传统钓鱼用酒糟、酱糟打窝是因为米、豆、麦、黍经过蒸煮发酵后成了软而松散的碎屑,聚鱼快,所以打窝都用沤后发酵的糟食。鱼能被糟食诱来,且聚之不去是因为糟食软、轻,便于吸入,同时含微量的酒精作用于鱼的嗅觉。  相似文献   

20.
《中国钓鱼》2001,(7):44-44
钓鱼王公司生产的“麝香米”受到各地钓友的青睐。可近来,我公司在浙江渔具市场上发现了大量的假冒“麝香米”。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现将真“麝香米”的标志特点公布如下,敬请广大消费者购买“麝香米”时注意识别: 一、包装: 1.商标图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