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德建设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目前部分高校教师存在敬业意识淡薄、精力投入不够、重业务轻道德、育人意识淡化、示范作用欠缺、学术道德意识淡化等问题.为此,必需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从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模范的师爱形象、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机制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教师师德水平.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高校师德中存在道德意识淡化,缺乏敬业精神,育人意识淡薄,单纯传授知识,师表意识淡薄,示范作用降低等诸多不和谐之音。因此,理顺师德领导体制、完善师德教育制度、健全师德评价体系、强化师德激励机制、健全师德监督机制,是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高校师德中存在道德意识淡化,缺乏敬业精神、育人意识淡薄,单纯传授知识、师表意识淡薄,示范作用降低等诸多不和谐之音,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有教学科研与师德熏陶的不和谐、学生教育与教师教育的不和谐、业绩考核与品德考核的不和谐。因此,理顺师德领导体制、完善师德教育制度、健全师德评价体系、强化师德激励机制、健全师德监督机制是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高校师德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也出现了角色意识淡化、敬业爱岗精神弱化、学术道德腐化等问题。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加强自身修养和完善师德建设机制,来构建新时期的师德建设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存在育人意识淡薄、政治热情淡化、爱岗敬业精神不强、人格表率作用较差等问题,本文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进而提出高职院校必须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并从加强师德理论教育、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的相关机制、加强师德实践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师德水平。  相似文献   

6.
王忠 《宁夏教育》2011,(9):29-29
一、加强师德建设,促进教师思想发展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师德建设。面对有思想、有个性的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培训,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的教育;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师德实践,来促进教师思想道德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可组织专题报告、师德演讲活动,可以开展"优秀教师""乐于奉献奖"的评选活动和"教坛新秀"等各类专项表彰活动激发教师加强自身道德建设的内驱力,以此深入推进师德建设,使教师真正明白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重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职业与角色、职业道德与角色道德两对概念进行辨析表明,教师的角色成分强于职业成分,教师道德不宜定位成职业道德,若把师德定位成职业道德,会弱化师德的主体性作用,淡化教师个体的角色意识,导致师德建设被其他道德建设所掩盖,导致在具体要求层面师德出现模糊性等问题。把师德定位成角色道德可以有效规避前述问题。师德这种角色道德的教师职能的实现主要靠角色扮演来体现,具体体现为一种多元化角色的道德主体,角色道德背后存在一种特定的角色利益,也有其特定的角色道德内涵以及实施范式。  相似文献   

8.
加强体育教师道德素质建设,适应学校体育的发展,必须以严格遵守现行法律、法规及制度、条例对教师的道德要求为前提,以树立新的体育观念为出发点,以消除制约道德建设的因素为主要措施,并在加强师德宣传、教育,建立并落实师德规范及评价新体系的同时,形成学师德、讲师德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师道德意识得到不断强化,道德行为不断规范,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青年教师渐渐成为我国教育师资的中坚力量,他们学历高、见识广、思路活,容易与学生沟通,无疑为我国现代教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然而,当今社会乱象丛生,青年教师人生阅历浅、道德意识淡薄,很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导致师德师风不正,甚至个别青年教师道德失范,给学校教育敲响了警钟,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不容忽视。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崔磊 《考试周刊》2011,(84):10-11
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某些高校教师群体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出现敬业精神、为人师表意识淡薄,理想信念、政治思想意识淡化,只教书不育人等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方向,确立了指导思想、建设方向和行动规则,提供了理论价值、理想价值、精神价值和道德价值等四个层面的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11.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体现了教师个人、教师群体与社会主义事业利益的一致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目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师的敬业意识淡薄、示范作用欠缺、精力投入不够、重业务轻道德、育人意识淡化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既是教师师德修养的目标,又是教师教育活动中要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学校师德建设的方向.完善的师德规范只有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内化为教师的师德意识,进而成为教师的师德行为.新时期教师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趋向多样化,学校的师德建设是一个塑造人格的系统工程,必须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从战略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新的突破,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2.
芦净 《文教资料》2011,(15):164-166
师德建设有利于加强思想教育、建设良好校风、提高教师素质和促进学生成才。但在少数政治课教师身上存在着政治信仰不坚定、理论知识不扎实、教书育人意识缺失、职业认同感缺乏、人格魅力欠缺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挑战。加强政治课教师师德建设.在内容上应该包括坚定的政治方向、严谨的治学精神、良好的道德风范、无私的爱生之情等方面;在途径上可以从师德教育、思想内化、习惯养成和管理制度诸方面着手去做。  相似文献   

13.
加强教师恩想道德建设,始终是教师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形势,加强师德建设的关注点、着力点不同。当前,师德建设要通过唤醒教师的生命意识,激发其爱生爱职业情感;通过丰富教师的生命体验,提升道德境界;通过尊重教师的生命状态,强化专业精神。师德建设最终要达到提升教师职业情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这一特定群体在师德师风方面表现出政治思想意识淡化,敬业精神、为人师表意识淡薄,只教书不育人等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明确了指导思想、行动指向、动力来源和行动规则,具有理论、理想、精神和道德四个层面的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15.
师德建设要注重提升教师职业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始终是教师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形势,加强师德建设的关注点、着力点不同。当前,师德建设要通过唤醒教师的生命意识,激发其爱生爱职业情感;通过丰富教师的生命体验,提升道德境界;通过尊重教师的生命状态,强化专业精神。师德建设最终要达到提升教师职业情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高校师德建设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职责,其职业精神和道德情操非常重要。而加强师德建设也是教育使命和教师职责的必然要求。本文根据笔者对部分高校师德状况的调研结果,分析了社会对大学道德建设重视不够、高校对师德问题认识不清晰、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对高等教育的真正涵义领会不深以及对高校教职工关心不够等问题。从大环境的支持投入、提高教职工思想认识、建立协调机制、与学生德育教育建设相结合、加强师德培训和实践、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加强师德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吴木生 《教师》2008,(5):5-6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的总和。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群体性。随着时代的的发展,师德不断被赋予特定的历史意义和时代内涵,新时期的师德集中体现了教师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高度一致性。师德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当前,加强师德建设已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在此,笔者就新时期如何加强师德建设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教育强国语境下的师德师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师德师风是为师之本、树人之要、兴国之基。当前部分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政治意识、使命意识、修身意识、奉献意识不够强等问题。建设教育强国,需从加强学校党建工作、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主体责任建设、建构考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待遇、加强以教学为中心等方面入手,完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进而打造一支师德师风优良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9.
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敬业意识淡化、“信念”出现动摇;人生价值取向“中性”,精力投入减少;“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师范教育示范作用降低;集体观念纪律观念弱化等问题,本提出了理论教育、榜样示范;制度规范,政策引导;自我修养,实践完善的对策,对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考试道德建设是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部分大学生的考试道德水平下降,其原因主要是考试机制的问题、学生思想状况的问题、师德问题。提高大学生考试道德水平,就要加强考风考纪教育、改革考试机制、加强师德建设、加强考试管理、对考试道德有问题的学生要严肃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