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即言语实践课",我们的语文课要在扎实的言语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采用多形式的读,提升阅读能力;抓住关键词句,提升感悟能力;利用文章补白,提升想象能力;渗透写作方法,提升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活动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交往作为活动的主要形式,就很自然地进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在交往中,言语交际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交往质量的高低。因此,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是很必要的。 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探索了  相似文献   

3.
孔凡成 《教育探索》2004,3(9):74-76
语文交际教学观是指在中国母语教学中,把语文教学看作是以提高学生的母语交际能力为宗旨的言语交际活动,并运用言语交际理论来指导语文教学活动的教学观念。语文交际教学观具有理论发展的必然性和实践的可行性;具有丰富的研究内容和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语文到底有哪些性质 ?根据这些性质 ,在语文教育中又应该采用哪些相应的操作策略 ?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一、语文的“工具性”与“实践”的教育策略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 ,工具性是语文的重要性质。为什么说语文具有工具性 ?因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标准》)。试想 ,如果离开了“语”和“文”,“交际”如何进行得了 ?既然语文是交际的工具 ,那么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就应该是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只有当言语能力发展了 ,“交际”方可成为可能。因为要“交际”,所以就一定要有“言语能力”。言语能力如何形成 ?靠“实践”…  相似文献   

5.
何惠、李东航从《语文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出发,揭示了“语文素养”包含的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知识和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言语交际能力、语言的积累、语感能力等;二是过程和方法,包括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学习的习惯、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等;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包括民族母语情结、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识视野、学习态度、思想观念等。  相似文献   

6.
提升语文素养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昕义 《成才之路》2011,(10):24-2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关于“语文素养”有一些重要的立论和命题,整个语文课标中,“语文素养”前后出现十多次。语文教师如何提升语文素养的内涵呢?  相似文献   

7.
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各种阅读能力,积淀人文素养,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言语交际能力的基础。因此,阅读无疑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多年以来,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立达中学在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走向生命相融的新境界——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对话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同样明示:“教师要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走向对话,是开放时代人类的选择,也是“教育即解放”这个时代命题对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人类所有形式的交往活动,都无法完全脱离言语,作为符号文化的动物,人正是依托言语而存在和生活,凭借言语而生长和发展。人的交往,其实就是言语交际,而语文教学则更是具有内在规定性和特定情境性的言语交际(即对话)。从精神内容上看,对话就是语文教学活动最深层、最内在的属性;从表现形式上看,对话则是语文教学活动中最能释放思维、情感和想像力的交际形式(即教学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语文对话教学才能使课堂走向生命相融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文以述志。”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学不但是“授业”、“讲道”的过程,更是个“育人”的过程。语文教学的实质是言语交际,语文产生与言语交际存在与言语交际情境中,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正如朱绍禹先生说的“听先与说、说先与读、读先与写”。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之同时,以渗透、涵泳、熏陶等方式,有机、有序地让心理健康教育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何为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标准》)这个解释列举了“语文素养”的外延,也就是“语文素养”的构成要素。《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有这么一段话:“通过九年的学习,学生应该具有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基本的语文素养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际展开。”据此,刘真福先生在《谈“语文素养”》(《语文建设》2003年第4期)中认为应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视为语文素养的三个方面,用这三个方面来统摄所列举的各个具体内容,这样才较为全面、稳妥。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属于知识和能力范畴;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属于过程和方法范畴;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都属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范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何谓“本色”?《现代汉语词典》日:“本来的面貌;原有的性质或品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学“语”习“文”是语文的首要任务,核心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语文能力,习得方法,养成习惯。本色语文就是立足于文本言语,营造良好的言语氛围,引导学生咀嚼感知言语,激活学生认知体验,生成学生的言语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2.
(接上期)三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小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语言交际 ,和成人进行语言交际的目的是有区别的。成人语言交际主要是为了表达思想 ,而语文课上学生不只是单纯地为表达自己的思想 ,他们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就是学习掌握这一交际工具 ,并能熟练地运用这一工具。学生在语文课上要通过交际活动提高自己语言交际的能力 ,即不但要学习、熟练语言交际的技能 ,还需要丰富、扩展自己的语言积累。如何掌握交际工具 ,婴幼儿时期主要是通过口耳相授 ,从口头语言开始接受语言交…  相似文献   

13.
孔子语文教育思想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的语文教育思想是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雅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为此 ,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语境知识 ,并要运用语境理论来指导语文教学 ,确立语境教学观  相似文献   

14.
言语实践,立足于语文课程的宏阔视野,指向语文课程的本体特质,指向语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更指向诗意的言语人生。其课程视角,从“儿童母语”走向“言语人生”;精神旨归,从“阅读本位”走向“表达本位”;内容甄选,从“教课文”走向“教语言”;实践路径,从品味“语言”走向习得“言语”。言语实践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站在了语文的本体立场上,观照言语生命的蓬勃成长,是自赎,更是新生。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语文的学习关系到学生语言与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阅读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其综合素养的必要条件之一。本文对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要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能力。本文提出让语文课更具语文味,必须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从关注结构布局、关注语言特色、关注表现手法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发现关注训练点,落实一课一得。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标明确把“听说训练”改为“口语交际”,更加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时能准确、合理、得体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使语文走向生活。新课标还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部分。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就能为其语文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之必需,教师不仅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还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通过各种渠道,采取不同方式,多给学生口语交际的机会,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遵循语文课察标准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既然语文素养包含这么多丰富具体的内容,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言语能力的实质与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发展学生言语能力的关键是科学认识言语能力的实质及其结构要素。言语能力的实质是对言语交际活动的进行起直接的、稳定的调节和控制作用的一种个体经验,其结构包括语音、字词、语法、章法等语言知识要素和言语领会(听话和阅读)与言语表达(说话和写作)等言语技能要素。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应把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言语技能的培养放在首位,不能离开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空谈言语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