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高职院校开展楹联文化教学,是一项具有原创性与挑战性兼具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活动。为了寻绎最为有效的楹联文化教学方法,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试验,并积累了一系列经验。文章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重点阐述了适合高职院校楹联文化教学的五种方法:着力夯实高职学生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素养;以《联律通则》为导向,规范楹联鉴赏与创作;体现人文性与职业性相统一的教学思想;积极创设多样化的学生楹联学习及才艺展示平台;用课程论文深化高职学生学习楹联的理性认知。  相似文献   

2.
当今各高职院校正逐步从以"社团活动、文艺活动"为主体的传统校园文化,转变为具有企业文化渗透的、引入素质拓展训练、面试情境模拟、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的校园职业文化。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提出高职院校校园职业文化建设可以从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制定规范可行的校园管理制度;注重师德与教风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进入非本专业的企业进行实习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崔芳 《职教论坛》2017,(5):43-46
从分析阅读推广研究入手,得出目前我国开展阅读推广的主力军是图书馆的结论。而高职院校具有培养人才的特殊性,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开展全员阅读推广。高职院校可通过物的载体设计、人的制度行为、校园社团文化活动渗透,将阅读推广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4.
从分析阅读推广研究入手,得出目前我国开展阅读推广的主力军是图书馆的结论。而高职院校具有培养人才的特殊性,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开展全员阅读推广。高职院校可通过物的载体设计、人的制度行为、校园社团文化活动渗透,将阅读推广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5.
校园音乐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和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就业核心竞争力,因而日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然而,由于中国高职院校的校园音乐文化建设总体起步较晚,存在着发展不平衡、重专业教育轻素质培养、音乐教育与音乐活动"两张皮"等问题。因此,还需从顶层设计、音乐教育、音乐活动和音乐文化品牌打造入手,积极探索加强高职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和面临的形势,提出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三项原则,分别从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教师、学生的主导作用、学生社团组织的建设以及校园活动等方面论述了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活动呈现缺乏整体策划,个性不突出,整体参与度较低,功利色彩浓厚等负面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文化活动缺乏时代性、职业性和创新性。高职院校应立足自身办学理念,挖掘学校文化活动底蕴,把握学生心理特征,促进企业文化融入校园,逐步形成具有时代性、职业性和育人性的学校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广大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生产和生活等校园文化活动中创造和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存在许多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从提高认识入手,明确建设方针,大力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及文化活动等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作为学校所拥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文化产品、道德准则等精神形态的文化氛围,是学校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一所学院的精神文化一旦形成,便可以振奋学生的情绪,调节学生的心理,规范学生的行为.因此,充分了解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大力加强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竞赛活动与校园精神文化互动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表明,体育竞赛活动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精神文化展示的窗口,并且具有促进高职院校文化多样性、特殊性的特点;校园精神文化使体育竞赛活动更具有凝聚力,应进一步拓展两者互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楹联文化进校园活动,旨在将传统高雅文化与现代专业文化相融合,引领当代青年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吸纳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他们向真、向善、向美,从而陶冶情操,提升职业能力和文化素养,成为全面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2.
对联起源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联既是化又是学。对联有两个源头:一是具有巫术性质的中国古代桃符、门神风俗;二是汉语言特有的对偶句学的演变发展。这两条线索不断向前发展,最后交汇融合,便产生了春联,现代意义上的对联则是由春联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3.
客家楹联是客家文化中的瑰宝,近年来与客家各种文艺样式同样获得长足的发展,其重要特色是具有意蕴之美。这大致可以从内涵丰厚,情韵幽远,格调高雅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阐明对联艺术的形式要求和特点,归纳总结了写作对联的构思、辞格等艺术技法,充分展示了对联写作的高超智慧。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语文基础型课程中渗透对联艺术教学,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对联知识基础,探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对联艺术教学”的基本途径和指导方法,使学生能有效提高对联的鉴赏评价能力,提高概括提炼能力,以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6.
杭州素有“楹联之都”的美誉,而西湖楹联是西湖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楹联不仅细致描绘了杭州西湖自然景观之美.还折射出了杭州西湖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7.
岳伟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6):149+154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为参与主体、以锻炼参与为手段的群体文化。它通过不同的方法和形式,把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各种文化有机地融入体育活动中。校园体育文化可以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氛围,对广大学生的举止行为产生较强的引导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特征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对联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殊文化形式,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对对联的解析也越显重要。本文在分析对联的目的及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借鉴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对对联解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楹联文化能够成为导游素养形成的重要资源,这是由楹联文化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文章以此立论,从几个方面阐释楹联文化对导游素养形成的意义:增加导游的人文知识底蕴,培养导游精湛的专业技能,有助于导游学会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培养高尚的品德以"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