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很少考虑体育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体育需要、体育基础与情感体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围着教师转,围着教材转,教师一板一眼地教,学生跟着一步一步地学练,完全  相似文献   

2.
朱淼 《快乐阅读》2011,(25):184-185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只强调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材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方法,统一考核标准,很少考虑互动体育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需要;体育基础与情感体验;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师的绝对权威,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的弘扬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围着教师转,围着教材转,教师一板一眼地教,学生跟着一步一步地学练,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在严格的课堂纪律约束下,学生"身顺而心违"成为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机器,课堂气氛沉闷,严重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英语教学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情形下进行的教学。教师"以教为本",学生围着教师转,师生围着教材转,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本学科教学,而忽视了课堂的主体——学生。教师将学科知识置于学生之上,教师眼中只有教材,而"目中无人"。久而久之,学生缺乏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个性得不到张扬,不能实现其在课堂中的个人价值。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意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探索适合学生学情的课堂教学模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只强调国家和社会的需要,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材内容、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教学方法及统一的考核标准,很少考虑教育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体育需要、体育基础与情感体验;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其绝对权威性,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弘扬和主体作用的发挥,致使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围着教师转、围着教材转,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中小学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那么作为课改浪潮中的体育教师应如何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一、改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  相似文献   

6.
正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无兴趣,学生学无乐趣。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7.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研究的核心问题.现在的课堂仍旧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教师左右着学习者的思维和学习活动的始终,学生课内跟着教师、教材转,课外围着作业跑,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改变课堂教学现状,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幸福成长的课堂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学校围着课程公转,教师围着教材自转,学生围着教师旋转,师生围着课堂周转,这个似乎百年不变的"教学法则",随着新课程的到来,如今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历来,都是课程、教材主宰课堂,学生只有按着课表、捧着书本,跟着教师执教棒"舞蹈"的份儿,说白了,就是学生只能一味去适应课程、教材。  相似文献   

9.
<正>学校体育的中心任务是体育教学,而目前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体育教师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迅速适应新形势,走进新课程。那么,如何更新传统教学模式,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呢?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新课程的要求,对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这一新课题谈谈看法。一、在思想上统一认识第一,切实关注学生成长。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得  相似文献   

10.
朱华锋 《考试周刊》2013,(59):126-127
<正>传统的体育课堂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开展活动,教师则又围绕教材进行教学,模式固定,程式不变,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学效率低下。体育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确立"健康第一"的理念,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放在首要地位,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堂教学的合作者,使  相似文献   

11.
徐猷 《中学生物学》2011,27(2):61-62
教师围着教材自转,学生围着教师旋转,师生围着课堂公转,这个似乎百年不变的"教学原则"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如今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浙江省教育厅提出了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让课程和教材适应、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打破过去教师围着教材转.学生围着教师转,师生围着课堂转的“教学法则”。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尤其是培智学校来说,更加显得任重而道远。笔作为从事十多年培智教育的一线教学人员,结合工作实践,对新一轮课改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教学活动是实现新课程理念的根本途径,真正的新课程标准产生于教学活动中,新课程要求教学行为:教师围着学生转,师生围着三维目标整合成素质转,教师为不同差异的学生提供服务,这样对物理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提出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 ,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 ,我认为必须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学教关系。  一、课堂上 ,不应该是学生围着教师转 ,而应该是教师围着学生转 ;不应该是教师牵着学生走 ,而应该是教师跟着学生走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我在阅读教学中先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 ,然后交流感悟 ,分三步进行。   1 用“你”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有的学生活泼开朗、聪明伶俐 ,喜欢朗读、吟诵 ,他们觉得大声读…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教材是至高无上的,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围着教材转,学生围着教师转,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因此,中职教育不能普教化,中职数学应是"应用数学",应该少考虑"抽象性"和"严密性",而要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多与专业知识、技能紧密联系,使学生学有兴趣,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6.
李勇军 《辅导员》2014,(15):80-80
<正>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书本、教师、教案为本位的,但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教材、教师、学生"三大要素有了重新认识。我结合教学实践和教研组研究的课题,对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和试验,从教材、教师、学生、课堂四个方面建立新型课堂。一、要逐步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打破教材是唯一课程资源的禁锢。教材只是知识载体的一个平台,教师应该站在新的高度利用这一平台,逐步从"教教  相似文献   

17.
<正>1.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教学理念新课程的教学强调要以学生为本,促进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的教学观主张教学活动以教师为本,师道尊严,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与主体,学生围着教师转,绝对服从教师。上课时老师讲学生听,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厌烦、疲倦,缺乏思维和积极性。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是师生平等、民主,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指导者、引路人。  相似文献   

18.
正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书本、教师、教案为本位的,但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教材、教师、学生"三大要素有了重新认识。我结合教学实践和教研组研究的课题,对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和试验,从教材、教师、学生、课堂四个方面建立新型课堂。一、要逐步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打破教材是唯一课程资源的禁锢。教材只是知识载体的一个平台,教师应该站在新的高度利用这一平台,逐步从"教教  相似文献   

19.
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实施新课程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历史重任,教师面临更大的考验与挑战,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努力、成长与发展。在探索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每个人  相似文献   

20.
许红 《教师》2009,(23)
学校围着课程公转,教师围着教材自转,学生围着教师旋转,师生围着课堂周转,这个似乎百年不变的"教学法则",如今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国家教育部新推出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课程应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应扩大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权;应注重课内外学习经历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